读书交流
读书是教师的标志,也是学校的希望。3月28日,在教科室纪桂明主任的带领下,茅山学校“石中花”读书班举行了3月份的读书交流活动,陈小华副校长、邢新俊副书记和全体青年教师参加了活动。
教育的智慧从哪里来
姜韵影
本月我阅读了王晓春老师的《教育的智慧从哪里来》,书中的一些思想让我受益匪浅。在这本书里,王晓春老师列举了许多教育案例,并逐一进行分析、点评。有时甚至还会支上几招,帮助年轻教师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每个教师都想成为受学生喜爱的教师,认为有一颗爱心就能解决绝大多数问题。然而,当付出很多,却收效甚微时,不免陷入迷茫。王老师在书中告诫我们:教育中爱是重要的,但是智慧同等重要。所以努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才是能让一个教师不断成长,永葆活力的秘诀。要想获得教育智慧,就得养成研究的思想和习惯,遇到问题要多想想问题产生的原因,继而才能研究问题,以求更好地解决问题。书中提到的一个教育案例叫作《找骂》:只要是女老师在班级内上课,小明同学就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吸引教师和全班同学的注意,这免不了要挨老师的一顿“臭骂”。但是,与其他同学们的反应不同,小明同学似乎很享受这样的对待,真是匪夷所思。后来,当小明同学惹到班主任管老师身上,他身上的谜团才算是解开了。他的父母离婚了,小明同学得不到母亲的关爱,他的“找骂”行为是求关注,希望从女老师那里得到一点被妈妈关心的感觉。这样的故事读起来真让人心酸。王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很多老师都领教过这个孩子,但是好像没有人研究过他,甚至没有人提出一个最普通而又最重要的问题:“他为什么会这样?他心里在想什么?”是没有研究的工夫和精力吗?不是。是没有研究的习惯。老师们更习惯于“教育”这个孩子。而所谓“教育”者,批评也。然而批评并不是一种研究方式。批评最多是一种带情绪的管理方式。当你不知道某种事物的真相的时候,批评它,只能进一步掩盖它的真相,而不会使它的真相显现出来。没有研究的教育,是盲目的、情绪化的教育,是教师素质提高的最大障碍。看到王老师的点评,我不禁开始反思自己的班级管理方式。我感觉自己是抱着一种敬畏的态度对待学生问题。认为凡事不可简单化,漠视学生的主观感受,自己处理问题的方式也是简单化的,有时候总是进行浅层次的分类,简单化的处理。批评更是常用武器,学生往往被训得一脸懵,也失去了再跟老师平等交流的时机。教育智慧的获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保持一种研究的心态。我们可以以下一件问题为出发点,试着先问一下“为什么”,再用探究的态度去研究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姜
韵
影
教育箴言:面对真理,站在学生之前;面对疑惑,站在学生之中;面对成功,站在学生之后。
用爱去感染孩子
蒋楷文
李跃儿老师所著的《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让我了解到了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用心去爱孩子,用情去感染孩子。我被书中的思想教育着,我被书中那浓得不能化解的爱融化着。
书中有一句话,让我回味多时:“在现实当中,成人对于孩子,大都只注意他们的身体和学习,却很少注意背后的那个心灵。他们这样做就会像一个无情的割草人一样把把美好的东西割掉了,把孩子天生的、美好的品质给扼杀了。这样下去,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的心理问题就会越来越多,人格、品质也会出现问题。” 没错,关注孩子们的心灵,应当是安全防范教育的一部分,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灵关心却是越来越少的,老师和家长所关心的大多是孩子的进步,孩子的退步等等。孩子真正要的是什么,孩子的内心又是如何的,却无人问津。
书中提到李跃儿老师在对5岁的杨一凡的教育过程中时时刻刻都关注着她。从孩子的各个方面着手,仔细观察着孩子的每一个点滴,用心去感受孩子的真实想法。这让我认识到在现代教育过程中,我们也要秉承着这样的理念,从各个方面观察孩子,观察到孩子真正要的是什么?从而进行适当的活动。很多孩子是内向的,他们的表达能力常常会跟不上自身的需求,想要什么?需要什么?只是看着你。
在《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这本书中,作者并不简单要我们一心一意去爱孩子就行了,而在爱的基础上,要有智慧的爱,爱是有很高的文化的。就如李跃儿老师所说:“作为老师,首先,要有看见一个孩子,就爱得眼睛都拔不出来的爱心。但是光有这一点是绝对不行的,光有这一点是不能做一个合格老师的。因为这样,你会爱得不到位甚至错位,爱出许许多多的不好的后果。”因此,我们要用心去感受、了解、熟悉孩子。 李跃儿老师是个有着一颗真爱之心的作者,她是用心去感受生活,用情去滋养生活、用爱去升华生活的一个人。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我也要做到这一点,相信这样孩子们的明天会是一片灿烂的阳光。
蒋
楷
文
中共党员,青年教师,不忘初心,坚持用心教学,不负使命。
把时间当做朋友
严怡
成功从来都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过去不是,现在不是,将来依然不是。基于比较的成功观,是伤人的、害人的。事实上,对年轻人来说,成长比成功更重要,而且,这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才是人人都值得追求的事情。而成长其实只有一条路——积累。
只有脆弱的人才不断需要安慰。现实是残酷的,生活是艰难的,无论什么样的时代,无论对哪一个层次的人,都是如此,对大多数年轻人来说,更是如此。人的理性建立在接受现实的基础上,不能接受现实,一切成长都是虚妄。只有坚强的人才能接受现实,只有接受现实,才有可能开始运用心智作出理性的决定,进而才有可能做时间的朋友。
要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自己。人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却又各自生活在自己的那个版本之中。改变自己,就意味着属于自己的那个版本的世界将会随之而变,其中也包括时间的属性。开启自己的心智,让自己能够用最可能准确的方式思考、观察、记录、总结、分享和行动,那么自己的时间就会拥有不同的质量,进而整个生活都必然因此焕然一新。
严
怡
2017毕业于南京晓庄学院,热爱生活,喜爱阅读和健身。2022年度考核优秀,2022年度被评为“作业批改之星”。
生命的意义
叶昕怡
对很多人来说,他们会怀疑,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关注他人或合作,这真的对吗?今天我将就目前已读的部分做一个分享。人生最根本的东西在于对他人的关注以及集体协作。在这里不得不提一句,那就是承认集体中优秀个体的存在。集体要求其中的个体要能良好的团结协作,但这并不意味着高效能的个体理应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任务,合理分工,各司其职,尽职尽能,这些是优秀的集体所必不可少的品质。举个例子,班级体中老师们要求孩子们高效完成打扫任务,在布置时一定要有安排,有组织,但做完了自己任务的同学是否必须帮助他人,这并没有定论,因为老师布置任务时不会厚此薄彼。在此之下你应当被考虑的更多的则是个体的效能。效能低的孩子大多做事拖延,实质原因在于缺乏对集体的责任意识以及关注重心有所偏差。即他们更多关注的是自己,归根到底太过个人化的意义其实毫无意义。所以我们要鼓励孩子们学会合作,将目光更多放到对他人的关注与关心上,至少让他之后不会成为一个冷漠的人。
叶
昕
怡
茅山学校初中部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箴言:花开花落是风景,起起伏伏是人生。要用爱助力成长,在学生心里种花,给他们不一样的美丽景色。人生种种,允许一切如其所是。
纪桂明主任在讲话中鼓励青年教师要善于抓住机会,勇于体验,不要怕错,对于青年教师来说,有不断试错的时间和机会,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
陈小华副校长作总结讲话,他勉励青年教师要善于反思,及时自我修正,永葆教书育人初心;要树立平民教育的思想,始终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加强学习,注重研究,及时总结,优化教育教学的策略和方法,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