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从茅山来·主题教育】于漪:做了一辈子老师,一辈子在学做老师
文摘
2024-03-19 20:29
江苏
中国之声特别策划《奋楫者》,致敬改革,致敬奋斗,致敬伟大时代。今天讲述两代人民教师于漪、陈军接续教书育人的故事。1977年10月,上海教师于漪受邀通过电视向全上海直播一堂语文公开课,男女老少围坐在电视机前屏息聆听她讲课文《海燕》,那是48岁的于漪在三尺讲台的高光时刻。也是在那个10月,恢复高考的消息如一夜春风,吹暖了大江南北。△于漪在上课那一年,15岁的安徽少年陈军刚升入高一,“学校里的整个氛围对高考那是崇敬得不得了。”对并不遥远的人生大考,他满怀憧憬。△1977年12月,中断十年的高考正式恢复。那时的陈军还不知道自己将来会站上三尺讲台,而于漪在陈军的年纪,已经笃定地知道,她要当“了不起”的老师。于漪至今没忘,读中学时国文老师赵继武教“茕茕孑立”的“茕”字,他把“茕”字在黑板上写得大大的,“最后一笔,是一竖。再穷,脊梁骨要硬!”穿着长衫的先生,在讲台上坚定挥手的动作,让于漪深深地感觉到“当老师是了不起的”。从此,她就在心里告诉自己:做一个老师,实实在在地能够把一代代人培养成为有文化的人,国家和民族就有希望了。初上讲台的滋味: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毕业后如愿成为人民教师,于漪先教历史,后教语文,初掌教鞭的滋味,于漪总结为八个字: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不知道学生会问什么问题,有时候一点钟睡觉,五点钟就爬起来了。”早早起床就是要写下讲课要说的每一句话,如何开头,怎样提问,哪里停留,她在心里揣摩了一遍又一遍,生怕讲错一个字。△于漪在灯下备课陈军也体会过同样的忐忑。从芜湖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刚到宣城寒亭中学教语文,他就被委任为教研组组长。20岁的青年,不知从何教起,心头满是慌乱。他翻遍了教学杂志,学习别人的教学方法。“于老师是1978年评上特级教师,是我崇拜的偶像。”陈军通过期刊杂志,认识了于漪。△于漪在上课
困境中的陈军按照杂志上于漪的学校地址,惴惴不安地写了一封长信,倾诉自己在教学上的诸多迷茫。20多天后,他居然收到了于漪从600公里外的上海寄来的回信。至今,陈军依然清晰地记得于漪对他的叮嘱:不要走偏锋,视野要开阔一点,博采众长。也是从那时起,陈军开始研究点拨教学。△于漪与青年教师交流
“不抄教学参考书,不吃别人嚼过的馍”,这是于漪给自己立下的规矩。曾随堂跟踪于漪3000多节语文课的一位青年教师发现,即使多次讲授同一篇课文,于漪也从未重复过自己。“以生命来认识生命,以一棵树摇动另外一棵树”,在于漪看来,课要上到学生心中,老师就需要全身心投入。于漪常说,师爱超越亲子之爱,学生就是老师的天下,她坚持“教育不能只谈育分,不谈育人”。在她看来,就和树木分不同种类,有桃树、梨树、苹果树,孩子也一样,无论是哪种性格,都是很美的。作为老师,应该牢记“教育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你一定要发现孩子的优点长处,去呵护他”。20世纪90年代初,于漪在《弘扬人文,改革弊端》的文章中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这一观点被21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的课程标准所采用,从此改变了我国语文教学的模式。根据多年教学经验,于漪先后完成了《中学语文教学探索》《中学语文备课手册》等多部著作。和很多青年教师一样,陈军把这些书放在手边,不知翻看过多少遍。陈军在上海工作了27年,如今是上海市市北中学校长,但他从未离开过教学一线,如今依然坚持每周上课。和于漪多年不间断的书信往来和面传心授,也让陈军在三尺讲台探索出更多的教学新体验。他鼓励学生要“敢于疑思问”,要“学习说真话,写直文”。在他看来,一个老师的价值“是点燃学生的大脑,而不是禁锢他的思维”。对陈军的探索,于漪竖起大拇指赞赏。她叮嘱陈军,当老师,不仅要有技能、技巧,还得有宽广的胸怀,这才是新时代的“大先生”。于漪曾跟陈军感慨,“大”字看似简单,但细看妙不可言。“大就是人,人是顶天的,一横就是生了两个翅膀,拥抱祖国、拥抱民族、拥抱世界,‘大先生’就是要有这种情怀。教师的生命是在学生身上延续的,教育就是一代一代的传承。”于漪的这番话,陈军也牢记在心。600多万字论文专著、2000多节公开课、培养三代特级教师,这是于漪近70载教学生涯的“成绩单”。受此启发,陈军又琢磨出了新办法,他的课,全校教师不分科目随时推门可进,堂堂都是公开课。于漪家里的墙上挂着一幅书法作品,上面写着四个大字:滋兰树蕙,她说这时刻在提醒她,要把学生教好,让他们成长、成人、成才。“每个孩子都是宝贝,国家的宝贝,家长的宝贝,要把每一个孩子教好”,直到2018年获评改革先锋称号,于漪还是感慨,“做了一辈子老师,一辈子在学做老师”。鲐背之年的于漪没有停步,花甲之年的陈军也在迎接新的挑战中痛并快乐着。他说,学生一茬又一茬的变化,老方法不一定能解决新问题。“信息技术时代,对我的教学挑战更大了。我怎么能够增加我的吸引力?这是我每天备课最最痛苦的地方,如履薄冰。”让陈军颇感幸福的是,每次用心上完课,好像压力瞬间又消失了,跟学生在一起,像重新焕发了生机,“有时候很得意洋洋。”▌本文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ID:zgzs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