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爸简介
羊咩城男性市民,纳税人,XG新粉,二刀流胶佬,心理学科班出身,二胎工具人,停更的粤语主播,重度美颜爱好者,熬夜挑战赛落败选手。
逛过很多学校。跟很多家长是朋友,也有不少黑粉。坏学校的仇恨对象,好学校的隐形战友。自认为三观正,不收学校公关费。写公众号为生,但不以金钱为首要做人目标,为此经常被老婆骂。
以中立客观为基准线,不夹带私货。态度恶劣,内心温暖,疗效显著。欢迎关注,与我同行。
在门团会员群里,各个年级的家长都有,很多家长新加入会员也总是有些无从入手的感觉。
关于这方面的基础知识,可以在门团课程里,在“【汇总】温馨提示”这个目录下面,找到《如何定位,家长要做什么准备》,《再次讲定位,解决底层逻辑》这两个语音课程进行重点学习。
对于大概的择校择班框架,我的建议是可以首先根据娃的条件、自己的家庭条件,以及所在区的政策要求,选择大概3到8所的目标学校。具体的择校框架可以参照下图。
(一)四升五前,要及时评估关注孩子的学习能力
择校首先要根据孩子的实力合理的确定目标,所谓的ZDB,不是把低分的学生培养成高分学生,而是把高分学生聚集在一个班里利用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共同进步,而高分学生,往往是具有超过普通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的。
所以,我个人觉得选择学校,首先得考虑孩子的学习能力,这个可以从几方面进行判断。
首先是孩子的校内成绩以及排名,因为期末成绩是查不到的,可以看看孩子平时单元测的成绩,以及每次单元测班里大概有多少孩子能被老师表扬奖励,那些被表扬的孩子大概是什么分数,这样就能大概知道孩子的校内的学习能力。
校外方面,建议五年级的孩子可以去试试wmo、大脸猫,这两个活动都是线上参加的,难度也不算太大,可以让孩子试试大概能拿到什么成绩。
学习意愿,是指孩子是否愿意上辅导班,平时能否主动完成校内外的作业等等,主要是看看孩子是否有意愿、有能力在学习上进行追赶、超越。
(二)从五年级下学期开始,学习了解各区的升学政策
广州十一个区之间,升学政策差异是很大的,门爸在“温馨提示”里已经讲的很清楚了,家长可以重点听一听《11种主要路径》、《11区区内机制》《各种筛选形式的内在思路是什么》这几个语音。
结合语音讲的政策环境要求,了解目前孩子小学在读的这个区,是直升还是摇号?对口的小学是否设置ZDB?
如果这两方面都有限制,还可以关注各区的教育公众号,根据自己的户口、房产情况,看看是否符合返区的要求,如果返区的话可以怎么升学。
如果学校是以对口直升为主、没有明显的ZDB,或者ZDB要求高于孩子的实力,那就建议要重点考虑一下民办初中了。
(三)尽快和家人达成共识
如果不考虑住校,那建议选择交通路程在30分钟以内的学校;如果接受住校,可以选择的学校就多了很多,那就要结合开放日参观,现场了解学校的环境和风格。
还是拿我家的娃来说明一下吧,我们家孩子四年级校内不太理想。在SJ前,一直也有在XES上课,但学习习惯不太好,成绩不太理想,且已经产生了畏难情绪。
五上疫情居家那段时间,发现他上线上课的效果极差,就算我在旁边看着,也是各种开小差、心不在焉。别说做笔记、错题本了,就算是作业也是完成的非常马虎且拖拉。
语文很抗拒写作文,而且也不愿意去辅导班。英语的话,虽然一直也有上课,但是背单词一直是大问题,ket第一页的单词就说太长了,背到哭也记不住……
根据娃的这种情况,我对他的目标学校进行了评估。
孩子实力:看校内成绩,娃的实力肯定是不足以去名校的,还是现实一点,争取五下六上期末都能3科全A,希望能靠校内成绩,去到三四梯度公办比较好的班型。
校外方面,争取拿到一到两个还行的数学奖项,以及英语争取达到KET优秀,再力争过P,希望能做一份还算有竞争力的情书。经过和他多次谈心后,他也愿意多上课多刷题。
政策要求:我们是老三区,公办可以摇号,也有机会去到一些名气不大的学校的ZDB;区内民办的选择不多,但区内民办的条件、环境等硬件情况,肯定是比不上外区民办的,但区内的民办的口碑和成绩还算不错。我们还是希望尽量不住校,能及时关怀到他的健康成长。
家庭状况:家附近就有地铁站,交通还是比较方便的;经济上也能承担民办的学费,平时上校外辅导班的经济压力也还不算太大;但家里还有一个妹妹,租房陪读的话就不太现实了。
根据种种考虑,我们在五上就给娃大概明确了四五家学校作为升学目标,以区民办为首要目标,同时尽量争取区内公重。
设立目标简单,难的是实现目标。为了提升他的学习意愿,我买了《灌篮高手》和switch游戏机。让他看《灌篮高手》,是希望他能有两个认识:
二是天赋、努力、成绩之间,并一定有对应关系,但天赋和努力是取得成绩必不可少的条件。
switch是给完成每周任务的放松和奖励,事先和他商量好,设置了奖励的条件,完成相应的任务就可获得游戏时间作为奖励。
之所以买游戏机,是因为游戏内容比较可控,不会像网络游戏、手游一样会需要买装备,也不容易受到网友的影响。在后来,这游戏机还成为了他呼朋唤友进行社交的重要工具。
为了提升学习能力,我根据孩子和家庭的情况想了不少方法。
在语文方面,通过门爸群友的介绍,找了一位老师进行辅导,辅导了一段时间后,娃感叹“原来一直感觉语文是很枯燥的,其实语文还是挺有意思的”,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后,娃的语文从原来长期的B、C,慢慢稳定到A;
英语方面,试了几个背单词的APP,最后选了一款叫“拓词”的APP,这款软件的好处是比较容易上手,有错词复习巩固的功能,而且有坚持打卡的奖励,连续打卡一定天数后,还寄了块奖牌过来,让娃还得瑟了好几天。
除了课内的学习,我还让娃坚持参加学校的团体运动的训练,希望提升他的精气神。通过种种措施,加上参加冰心杯很快就收到了奖牌、证书,随着得到的正反馈越来越多,娃的状态也开始越来越积极向上,完成校内作业的效率也越来越高,不再像以前一样经常要拖到8、9点。
但没想到,娃一直有在拓展的数学反而成了拖后腿的项目,不但数学杯赛很难拿到奖,五下的数学还拿了个B。我和他一起分析了原因,也请教了很多老师家长,都觉得是做练习做的不够,看着好像都会,但一做都错了。
于是,通过群友的介绍换了数学老师,也跟着娃上课上了一段时间,发现他有两个很突出的问题,一是思维是非线性的,嘴比脑子快,喜欢抢答,听着像是会了,但做题做着做着就容易乱;
另一个是专注力不行,例如老师讲解分五个步骤,他在前两个步骤还能听的很认真,到了第三、第四步就容易开小差没听进去。在刷题的时候也发现,他做题只做熟悉的、见过的题目,看着不会或者没见过就说不会。
就这几个问题去问了很多人、学了很多方法,初步的判断是,娃还是聪明肯学的,但还缺少勤学苦练,之前总想着用巧方法,但对需要重复训练的苦功夫,还缺乏足够的训练。还有些问题,是要通过大脑的生长发育逐步解决的,但这时候已经到了六上了。
尽管从五升六暑假开始,各种活动消息就满天飞。但我也一直没有参加,一方面是觉得按照门爸的时间轴,肯定后面还会有大量的活动;另一方面,也想先把娃的能力给提升上去,免得活动结果不理想影响信心。
拿了这张民办的票后,我们一方面是尽量投公办的情书、填链接,还专门买了本小笔记本随身携带,随时记录各种重要信息。但除了一所非组内学校有组织过进校内参观外,公办基本都没有任何的消息动静;
另一方面,我们也有选择性的参加民办活动,选择的原则是就近的学校,或者是门爸白名单里更到一梯度的民办,但结果也不理想。
到了6月底,仅存的选择其实就两个:有票的老三区的民办;或者是摇号摇中的公办,进了公办之后看看有没机会进CZD。
最终我们还是选了民办,原因有几个:一是娃本身不抗拒甚至还有点向往寄宿生活,学校也不算太远,来回上学也还算方便,有什么事情我们也可以及时照应到,再加上家里的二娃也马上要升四了,我一个人实在是搞不定两个娃;
二是民办的管理比较严格,可以隔绝手机的影响,不用每天晚上和他妈抢手机,每个班人也不多,老师应该能抓的比较细致;
一是无论在小升初这件事情上投入多少时间、精力、经济成本,当成一种业务兴趣爱好就好,不要上头,就像股民研究大盘走向、钓鱼佬研究水域生态、中年人研究养生一样,研究的再透彻,也未必有理想的收益,甚至可能越研究亏得越多,正如门爸说的,教育是消费,不是投资,不是投入越大收益越大。
二是小升初择班择校要搞明白底层逻辑。我也进了不少群了,真正能把小升初的底层逻辑搞清楚并且说清楚的,暂时就看到门爸一个。
举例而言,为什么有的家长需要捐赠费用,有的不用?收取这个费用的原因和逻辑是什么?貌似没有多少机构能说清楚的,反而是各种不负责任的揣测。
更别说很多机构直接拿中考成绩、甚至集团高中的高考成绩划分初中梯队,这种因果错乱的不专业行为,其实是在糊弄不明就里的家长,只会让升学环境变的更混乱、复杂。如果把底层逻辑搞懂了,家长择校择班的思路才会更清晰。
三是家长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责任人。和很多家长聊过,很多家长都觉得自己实在是没法管教自己的娃了,还是找个严格管理的学校让学校管吧。
我个人经过这几年鸡娃发现,孩子的很多问题其实都是家长造成的,家长作为最应该关心、了解孩子的人,如果都家长放弃,那如果孩子真的遇到问题,谁来给孩子托底、让孩子不至于滑向深渊呢呢?
学习是为培养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成绩和学历只是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家长在鸡娃过程中,其实也是持续学习和改进的一个过程,如果家长遇到困难都放弃了,还能指望孩子会学到什么好的示范和影响吗?
对于这点,我的体会是要给孩子找到合适的学习节奏,每天能保持进步,虽然进步的步伐可能慢一点,但日积月累下来,其实已经好于很大一部分普通人了。
经过这三年的学习,我觉得小升初不是捷径,而是家长为孩子进行的一次示范和演练,就像暑假旅游,如何通过提早收集信息,了解各个景区的人流量和旅游体验,提早规划好最合适的路线和时间,从而让孩子有更舒适、更精彩的旅游体验。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