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将“AC建筑与文化”设为星标公众号
不错过任何精彩资讯*
由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中国建筑学会联合主办的“江苏·建筑文化讲堂”第十三讲将于10月25日在常州青果巷举办。本次讲堂由上海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章明担任主讲嘉宾,作题为《“人民城市〞理念下的公共空间营造》的演讲。
大师的建筑文化课即将启幕,精彩的分享与探讨机会难得。小编在此提前为大家“做功课”,简要介绍大师的部分设计作品。
Forum Information
主讲嘉宾
/ 章明 /
上海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同济大学长聘教授、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主任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演讲主题
“人民城市〞理念下的公共空间营造
讲堂时间
2024年10月25日14:30
讲堂地点
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
(常州市天宁区东下塘74号)
Keynote Speaker
章明,上海市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现任同济大学长聘教授、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主任,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章明大师长期聚焦城市建成环境再生、城市基础设施复合、工业景观修复和城市水系生态化生活化转型的设计与研究。先后主持设计了上海杨浦滨江南段公共空间、苏州河滨水公共空间黄浦段、绿之丘、杨树浦电厂遗迹公园、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织补区域修缮整治工程等项目;曾获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金奖、世界建筑节WAF年度大奖、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地区景观奖杰出奖、国际景观双年展罗莎·芭芭拉大奖、RICS(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中国奖年度城市更新项目冠军、AIA第五届中国年度杰出设计奖、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大奖金奖以及全国勘察设计行业奖一等奖等国际、国家及省部级奖项共计140余项(其中国际奖28项);主持多项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出版《向史而新:城市有机更新视野下上海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等多部专著,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
部分设计作品
苏州河南岸(黄浦段)滨水公共空间景观提升改造工程
绿之丘
杨浦滨江公共空间示范段
上海武夷320城市更新项目
常州市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织补更新设计
泵坑艺术空间
杭州滨江公共空间
涧石驿与停云驿
南京东路街道社区
综合生活服务中心改造
城市,假如我们把它当做一个有机生命体,它就一定会从年轻走向中年,走向老年。设计师要做的工作就是如何能够让它始终符合其发展规律,保持一种相对健康的状态。城市发展是一个历程,是历史的叠合。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城市的有机更新强调人和社会、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强调“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 章明
杨浦滨江公共空间示范段
上海 | 2016年
2018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金奖
2018WAACA中国建筑奖WA城市贡献奖佳作奖
2017-2018年中国建筑设计奖(建筑创作)园林景观类一等奖
2019年度WAF世界建筑节城市景观类别奖及年度景观大奖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杨浦滨江示范段是杨浦滨江公共空间的启动段,对杨浦滨江公共空间的建设乃至整个45公里黄浦江两岸贯通工程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设计保留了老码头上遗留的工业构筑物,采用有限介入、低冲击开发的策略,在尊重原有厂区空间基础和原生形态的基础上进行生态修复改造,同时配以轻介入的钢结构景观构筑物,形成别具原生野趣和工业特色的景观环境。利用水中基础设施的结构作为栈桥的结构基础,实现了断点的贯通。同时将正在工作的基础设施纳入景观设计的范畴,让人们可以欣赏到原来难得一见的角度和景象,也为景观设计和公共活动增添新的内涵。
绿之丘
上海杨浦区杨树浦路1500号改造
上海 | 2019年
2020年度WAF世界建筑节评审团特别推荐项目奖
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地区景观奖(IFLA ASIA-PAC LA Awards)杰出奖、卓越奖及荣誉奖(高层绿化类卓越奖)
“绿之丘”原为烟草公司机修仓库,始建于1995年。由于缺乏明确的工艺价值,也不具备明显的建筑特征,这座六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板楼对滨江岸线造成巨大的压迫感,也阻隔了城市与江岸的联系。决定保留该建筑进行改造,使之成为一个集市政基础设施、公共绿地和公共配套服务于一体的城市滨江综合体。
改造后的烟草仓库成为“绿之丘”,设计利用现状中烟草仓库北侧规划绿地延伸城市一侧的退台,形成缓坡,接入城市,在坡上覆土种植,建设公园,在坡下布置停车和其他基础服务设施,让人能够在不知不觉间从城市漫步到江岸。整座建筑的上半部分同样覆盖着绿植,通过悬挑的楼梯和坡地以及江岸连接,使得整个建筑犹如一座巨大的绿桥。同时,将其内部进行细分,形成“绿丘中的小房子”,用于公共配套服务用房,实现了一般既有建筑的可持续利用。
苏州河南岸(黄浦段)滨水公共空间景观提升改造工程
上海 | 2020年
2021年度教育部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园林景观一等奖
2022年度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科学技术奖规划设计二等奖
2022年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公共设施综合开发项目提名奖
入围三联人文城市奖公共空间奖
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地区景观奖(IFLA ASIA-PAC LA Awards)/文化和城市景观类卓越奖
上海市城市更新优秀示范项目/(公共空间类)二等奖
苏州河南岸黄浦段东起外白渡桥,西至成都路桥,北临苏州河,南至南苏州路,是上海市苏州河岸线的重要门户,具有展示形象、承载文化信息、容纳公共活动的特质,岸线总长约3公里。
项目基于“六大维度”的营造理念,一是系统化空间营造,不止是从平面铺装、种植思考问题,而从立体的角度去看待空间。二是讲历史文脉的延续,一个场所的魅力来自于这里曾经发生过的活动,这种记忆和时间的叠加会产生丰富的体验。三是城市基础设施的更新,将这些冷冰冰的基础设施通过设计变得有温度感,更好地融入街区。四是生态修复,营造小的生态循环系统。五是重要节点的营造,“以线串珠”把中间的重要场景串联起来。六是公共艺术的叠加,让艺术成为城市空间的点睛之笔,而不是仅仅留在艺术馆中。苏州河黄浦区段改变了上海的城市公共空间格局,让这个“城市起居室”充分发挥了它的作用和价值。
泵坑艺术空间
上海 | 2019年
罗莎·芭芭拉国际景观奖/入围
2021年度教育部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园林景观一等奖
2021年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可持续特别奖
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太地区景观奖(IFLA ASIA-PAC LA Awards)/文化和城市景观类杰出奖
泵坑艺术空间位于上海杨树浦路2800号杨树浦电厂遗迹花园内,原是英商投资建于1913年的杨树浦发电厂。场址内留有烟囱、鹤嘴吊、输煤栈桥、传送带、清水池、湿灰储灰罐、干灰储灰罐等作业设施,2015年黄浦江公共空间工程计划启动后,这片区域逐渐从“闲人免入”生产岸线,向文化和生态共享的生活性滨水开放空间转型。
在充分尊重原始状态的基础上,泵坑的保护性改造通过有限介入和艺术植入,使原本封闭于地下的工业空间重见天日,使原空间的震撼力更充分地在改造后的艺术空间中展现:坑壁、钢楼梯、驻留的艺术品相互并置,新旧交融的场景回应城市工业记忆。
上海武夷320城市更新项目
上海 | 2021年
RICS(Royal Institution of Chartered Surveyors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中国奖年度城市更新项目冠军
上海市城市更新优秀示范项目(保护建筑类)三等奖
武夷320项目是一项面对上海高密度中心城区复杂环境的更新项目。设计以历史叠合为前提的建筑风貌改造、以社区共享为出发点的公共空间营造与以多元共荣为目标的复合功能引导为主要设计策略。在物理环境的更新上,保留了基地最初的历史叠合感和空间丰富度,并将地块锚固于更大范围的城市街区,优化片区的慢行体验,提升场所的共享属性。
升级的菜场、新增的绿地以及入驻的新型业态,极大提升了地块的产业能级。同时,设计保留了社区化与亲民化,旨在将其打造成为一个集“烟火气”与“时尚感”并存的场所。
常州市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
织补更新设计
江苏常州 | 2022年
教育部2023年度优秀勘察设计/传统建筑设计二等奖
青果巷位于常州市的中心区域,是常州最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街区由东南大学段进院士主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设计,东南大学朱光亚设计大师主持一期保护修缮设计,通过有效的保护工作,助力常州市在2015年成功申报历史文化名城。
常州市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织补更新设计基于东南大学的整体街区保护规划而展开,延续东南大学整体历史街区规划设计空间脉络,设计形成一条贯穿东西的完整“曲巷”,与历史青果巷“直巷”相辅相成,直曲相济,形成与一期保护修缮区域新老结合的空间对话关系,织补进来的新的建筑作为新业态的载体,成为活化街区的触媒。
南京东路街道社区综合生活服务
中心改造
上海 | 2023年
改造对象原为建于1989年的上海无线电仪器厂,1999年扩建作为商用宾馆。设计通过打开建筑的西北角,拆墙透绿;结合原有的结构,设计挑出的钢结构平台,形成一条自下而上逐步开阔舒朗的漏斗状景观楼梯,苏州河畔的绿意从岸边可延伸到屋顶露台,屋顶空间同步对公众开放,让人们可以自由徜徉、休憩赏景,享受温暖舒适的城市关怀。改造后成为现在的南京东路街道社区服务中心(零距离家园)。2023年度获评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优秀案例 ——“睦邻驿站”美好创作奖。
中石化一号加油站改造
上海 | 2020年
中石化一号加油站位于苏州河边上滨河景观带之中,其原址为1948年建成的中国第一个国营的加油站。原有加油站的模式为经典的超市办公加上钢结构罩棚的模式,缺乏公共性和通透性。
设计中对于原有的加油站模式进行了部分突破,形成一个公共通透、动线合宜、功能复合、当代语境的基础设施加油站建筑。建筑改造为一高一低的两组,高的一组折板容纳了二层站房的功能,一楼为超市,二楼为咖啡厅,略矮的一组覆盖了加油的区域。加油站被命名为“苏河折”,在这个富有历史记忆的场所,这种当代性设计或许成为其“文化加油站”的合理注解。
现场报名预约二维码即将开放,敬请关注“AC建筑与文化”公众号后续推文!
金秋十月,相约常州,相约青果巷,走进“江苏·建筑文化讲堂”,现场聆听建筑文化课。
现场之外,将由我苏网、荔枝教育、建筑名苑、哔哩哔哩、新华社现场云、中国网·网家家、网易新闻、新浪微博、百度、Viva畅读、今日头条、一直播等平台同步对讲座进行网络直播,敬请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旨在与社会大众分享和交流,不以盈利为目的,部分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和网络。如有涉嫌侵权,敬请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更改或删除。
“江苏·建筑文化讲堂”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和中国建筑学会共同主办,整合业界、学界、文化界、媒体等多方资源,邀请院士、设计大师、知名专家和文化学者,与社会大众面对面交流,分享建筑文化之美和设计之道,旨在引导全社会更加关注建筑创作与建筑文化,推动建筑文化普及。
主办单位
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中国建筑学会
承办单位
江苏省建筑与历史文化研究会
江苏省城乡发展研究中心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教育频道
支持单位
常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常州市晋陵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建筑》
《世界建筑》
《时代建筑》
科技名苑
我苏网
江苏·建筑文化讲堂
长按二维码关注
▲精彩回顾 | 江苏·建筑文化讲堂第十二讲在南京举办
▲精彩回顾 | 江苏·建筑文化讲堂第十一讲圆满举办
▲精彩回顾 | 江苏·建筑文化讲堂第十讲圆满举办
▲江苏·建筑文化讲堂第九讲全回顾 | 冯正功大师:延续·传承与创新:当代建筑的探索与实践
▲江苏·建筑文化讲堂第八讲全回顾 | 王建国院士:保护传承 技艺同行 激活共享 ——建筑遗产保护的几点思考
▲精彩回顾 | 孟建民院士主讲江苏·建筑文化讲堂第七讲
▲江苏·建筑文化讲堂第六讲全回顾 | 崔愷院士:生态·绿色·可续
▲江苏•建筑文化讲堂第五讲 | 李兴钢:胜景几何——与自然交互的建筑
▲江苏•建筑文化讲堂第四讲 | 单霁翔:让文化遗产资源“活起来”
▲江苏•建筑文化讲堂第三讲 | 何镜堂院士:地域·文化·时代—漫谈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与建筑风貌塑造
▲江苏•建筑文化讲堂第二讲 | 王建国院士:城市特色风貌的形成与营造
▲江苏•建筑文化讲堂第一讲 | 程泰宁院士:文化自觉引领建筑创新
欢迎关注 点亮在看 分享本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