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题解读 ‖ 程泰宁院士:回应时代 用设计激发公共空间的无限可能

文摘   2024-08-01 17:03   江苏  

  * 欢迎将“AC建筑与文化”设为星标公众号

不错过任何精彩资讯* 




引言













第十一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竞赛主题为“特色公共空间 多彩品质生活”。为帮助参赛者更好地理解大赛主题,启发设计思路,大赛组委会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省设计大师围绕赛题进行系列解读,为参赛者提供解题方向和参赛建议。


本辑赛题解读嘉宾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程泰宁担任。



Chairman of the Vetting Committee


程泰宁,建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东南大学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筑境设计主持人。


程泰宁院士长期致力于中国现代建筑发展道路的探索,关注中国特色的建筑设计理论体系建构,先后提出“三个立足”“三个合一”以及“语言、意境、境界”等打通美学与哲学界面的建筑创作理论。主持设计国内外工程200余项,多项作品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励。建筑作品集被收入国际知名出版机构澳大利亚IMAGE出版集团的“世界建筑大师系列”,成为该系列收录的第一位、目前也是唯一一位中国建筑师。


今年已是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举办的第十一个年头。经过持续的发展更迭,大赛已经拥有了很广泛的行业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我很高兴担任本届大赛的主任评委,也很高兴有机会与大家分享我对赛题的理解。



01

精心精细的公共空间设计

是提升人居环境品质的

关键路径



今年竞赛主题的核心是“特色公共空间”。我觉得这个主题非常契合当下时代发展的关键命题。


我们常说,人们对一个地区的直观印象,往往主要来源于公共空间的品质。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常说“城市的精华在于它的公共空间,如它的街道、广场和公园等等”。


如果公共空间不舒适、维护不善,或者给人一种不安全感,那么它很容易变成社会眼中的“负面空间”“灰色空间”。在我国过去四十年快速的城镇化过程中,不少地区的公共空间存在功能单调、资源不均,空间品质、开放度、连通性和使用率不高,空间“公共性”“场所感”不强,人和空间的互动并没有更好实现等问题。


今天,中国进入了城镇化发展的中后期阶段(城镇化率已达到66%)。许多国家和地区在这一时间节点,把品质提升作为城乡建设的重点,注重通过设计推动建成环境的改善,为居民提供更舒适、更富吸引力的空间环境。


在中国城市发展转型的背景下,空间的人文属性、公共属性和艺术属性正在被重新认知、呼吁和强调。从行业发展看,我们已从过去的快速大规模建设时代转入到了需要精心精细设计的时代。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公共空间必须实现从有到好、到美的转变。在推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设计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所以,我特别高兴,本届赛题适逢其时地给予了设计师、社会大众重新认识公共空间的存在方式和价值,重新思考高品质公共空间设计建设的契机。



02

用创新的设计语言

致力推动设计与时代命题、

社会发展的紧密联动



创意设计的维度是多元的,可以是功能创新、技术创新、场景创新和方法创新等。


首先,随着时代的发展,我认为,公共空间的定义、价值和功能也在不断变化和拓展,充满了各种可能性。


建议创作者可以大胆地发挥创意,把想象力、创造力与现实空间相融,不断拓展认知边界、技术边界和责任边界,让公共空间更充分体现生活、风情、个性、魅力,让公共空间更富吸引力和生命力。


其次,公共空间与人的日常生活生产方式紧密相连,不仅要满足社会日常发展的需要,更要成为提升生活品质、促进社会交往的载体。



因此,建议设计师以不同的视角真实客观地切入城市、乡村,摸清使用者、运营者、维护者等不同人群的需求,用心发现当下公共空间的现实问题和困境,有针对性地、力所能及地推动公共空间改善、推动社会治理作出改变。


创作者既可以选择身边容易被忽略的空间类型,也可以关注不同的人群需求,如老龄人群、Z时代的新新人类、儿童等;既可关注新经济、新业态对空间的新要求等等,也可以选择从未来想象和技术变革切入,链接思想与实践,努力推动设计创意创新与社会发展议题的紧密联动。有条件的还可以与相关主体一起参与设计。




上海滨江公共空间更新设计

南京小西湖街区更新设计


最后,我也想特别指出,无论何种题材、何种空间类型,设计都应注重人与空间链接、人与空间互动,致力于让空间承载更多公共生活的可能性。


如我们在六工汇项目中植入了大量新功能(文娱、办公、商业、休闲)。小朋友可以在这里玩轮滑、打球、做游戏,成年人可以在这里休闲聊天、市集交易甚至举办露天音乐会,各式各样的行为在这里发生,这个空间就成为了一个很好的城市舞台。


首钢六工汇:

回归街区 再造城市空间活力


六工汇购物广场东侧商业轴线组织


六工汇项目位于北京西部石景山区,首钢园区两湖(群明湖和秀池)片区中部,总建筑面积约223753平方米。该项目曾是2022年冬奥会赛事主办地之一。为推动首钢的更新发展从“体育+”全面进入“城市+”,项目通过锚点设计的方式来重新定义这一公共空间,植入了文娱、办公、商业、休闲功能,实现了基地从服务小范围专业运动员到服务广大体育爱好者和周边居民的后奥运转变。


用车轮和铁轨丈量的工业厂区转变为用脚步丈量的城市街区:基地中包含了五一剧场、加速澄清池、二泵站、风机房、制粉车间转运站、沉淀池、冷却塔、水泵房等大量的工业遗存。这些遗存的保护利用采用了“一遗一策”的总体方案,以差异化的“量体裁衣”思路,力争每座遗存都能回归到邻里尺度的街区当中,真正参与到城市空间新陈代谢的大循环,遗存成为场所本身,成为街区活力的组成部分,渐进式地实现城市空间的价值重塑。


六工汇购物广场东立面(二泵站、7000风机房和插建新建筑的并置)

由冷却塔沉淀池改建的运动休闲公园

六工汇沉淀池广场音乐会



03

在设计创作中探寻自我表达

在行业万千变化中抵达未来



好的公共空间设计能够成为新理念、新生活、新场景和新经济的孵化器或助推器。


空间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我们现在做设计,其实也是在创造生活,设计美好生活的蓝图,用设计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美好空间的感受。


我觉得今年大赛设立了三个专项合作赛道的做法很好。事实上,看到专项赛道包括大赛组委会提供的设计基地,我觉得大赛越来越务实,赛事活动与地方发展诉求、城市IP推广紧密结合了起来,期待这一做法能持续若干年,让一系列的创意设计优秀成果能够在各地“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对促进城乡风貌和空间品质的提升会有更直观、更广泛的推动作用。我觉得这也是大赛专项赛道设计价值之一。



04

寄语



寄  语

期待设计师、青年学子在面对这个时代带来的挑战时,能够积极把握时代带来的机遇,更冷静地分析、更仔细地思考,拿出更好、更有情怀、更有理想的作品,不负时代发展需要、不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END —


免责声明:本文旨在与社会大众分享和交流,不以盈利为目的,部分内容采用了相关公开图片等。如有涉嫌侵权,敬请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予以更改或删除。


来源 | 江苏建设

作品火热报名中

 创意无限,时间有限 

 心动的你赶紧行动起来吧!

延伸阅读

01

【2024竞赛公告】第十一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竞赛公告正式发布

02

第十一届紫金奖建筑赛专项合作赛道宣介会在徐州举办

03

专项合作赛道 | 泰州“窑望古今”赛道设计任务书发布

04

专项合作赛道 | 苏州“古城新脉”赛道设计任务书发布

05

专项合作赛道 | 徐州“彭城七里”赛道设计任务书发布

06

合作赛道设计任务书发布 | 三大赛道命题精彩揭晓 期待更多创意力量点亮美好空间

07

124个设计基地 等你来挑战 | 第十一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设计基地名录正式发布!

08

火热征集!第十一届“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设计基地社会征集正式启动


AC建筑与文化
弘扬建筑文化 发布行业资讯 分享优秀设计 推介名师新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