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项要用整个生命拥抱的伟大的事业,一头挑着学生的现在,一头挑着国家的未来。”
于漪老师的话语激励着一批又一批徐汇教育人勇立潮头、奋楫前行。我们开拓“大思政课”格局、推进数字化教育、深化“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以培根铸魂的育人初心,践行师道文化的传承创新,争做新时代“大先生”。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徐汇教育人致力于将这份责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助力青少年学生奠基启航。日前,我们精心汇编《初心·师爱——徐汇区教育系统师德师风故事集》,让徐汇教育人躬耕杏坛的动人故事成为激励更多人投身教育事业的宝贵财富。
“‘莓’不胜收”里的小故事
朱亚莲 / 徐汇区康宁科技实验小学
在学校号召下,我利用学校“智卉乐园”阵地组织队员们开展“‘莓’不胜收”项目化学习。
面对“如何栽种草莓”的问题,我带领学生发挥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测量与计算距离,让草莓“快乐”地生长。
花池边,我笑着问学生:“种草莓之前,我们要了解草莓的株距和行距,说说你们查到的资料。”
“我知道,草莓的种植间距会因具体品种和种植环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株距通常在15到60厘米之间,行距在25到90厘米之间。这样草莓就能顺利地生长出来。”学生小W滔滔不绝地介绍。
“要做到合适的距离,我们要用到什么工具呢?”
“老师,请看。”调皮鬼小Z像变戏法似的拿出了一把皮尺。
我继续问学生:“根据这个花池的大小,大家觉得株距和行距多少厘米合适呢?”
学生小L略一思索:“这个花池不大,取最小值就够了。株距15厘米,行距25厘米。”
随着小L的娓娓道来,一旁的队员频频点头。
“那就干起来吧。”话音未落,学生们雀跃不已。组长小Y拿住皮尺的一头,将另一头抛给对面的小W。“小W,你抓紧皮尺,我们要量了。对了,小S,你准备好记录。小Z,你去树下捡些树叶,到时候用树叶做好种草莓秧的位置标记。”嘿,这组长有模有样地落实了我交给他的分工任务。
于是,量距离,记录数据,用树叶标记……学生们干得不亦乐乎。
在“如何栽种与养护草莓”问题的引领下,我还指导学生结合自然课《牵牛花的一生》学习草莓移植方法;结合劳技课制作指示牌;上网了解防鸟防虫方法并动手落实,创造性地解决项目化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与此同时,结合语文学科《写观察日记》以及美术学科《盆栽植物》引导学生用文字与绘画记录实践过程,丰富活动形式。
活动接近尾声,但队员们意犹未尽,感叹道:“老师,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也可以在课堂外。用学过的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还真不小呢。”
是啊,对于教师而言,开展项目化活动也是收获不小呢。以前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疏德”“偏智”“弱体”“抑美”“缺劳”等现象,通过项目化学习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矫正,打通了“五育”间的壁垒。认知的改变,实践的探索,源于教师的育人初心。坚守这份初心,让其在项目化学习中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