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视黄醇:从分子结构和作用机制到皮肤科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的历程

科技   2024-06-03 09:46   北京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编辑|木朵

摘 要

类视黄醇(Retinoids)是一类从维生素A衍生而来的化合物,或具有与维生素A结构和/或功能相似的化合物。根据其分子结构可分为三代。在人体内,类视黄醇与几类蛋白质结合,包括类维甲酸结合蛋白(retinoid-binding proteins)和类维甲酸核受体(retinoid nuclear receptors)。这最终导致DNA的特定调控区域被激活——被称为维甲酸反应元件——参与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和凋亡。一些临床试验已经研究了局部和全身类视黄醇在疾病中的作用,研究仍在进行中。目前,类视黄醇在医学的多个领域都有应用。本文旨在综述类视黄醇的结构、作用机制和不良反应,以及目前在皮肤病学中的一些应用。

关键词:类视黄醇,维甲酸,异维甲酸,寻常性痤疮,银屑病





引言

Part.1

背景

类视黄醇”( Retinoids)一词指的是维生素A或全反式视黄醇的衍生物,或与维生素A结构和/或功能相似的合成化合物。维生素A的首次药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当时用肝汁局部治疗夜盲症。现在我们知道肝脏富含视黄醇,只有肠内或肠外注射维生素A才能有效治疗夜盲症。1913年,麦科勒姆(McCollum)和戴维斯(Davis )首次发现了维生素A,这是一种存在于蛋黄和黄油中的营养物质,是大鼠生长所必需的。1925年,Wolbach等人发现,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小鼠体内几种上皮组织出现鳞状化生,腺体萎缩,脂肪无法储存。1930年,在体内又发现β-胡萝卜素是视黄醇的前体。后来, Karrer等人在1931年测定了视黄醇的化学结构。O. IslerW. Huber1947年成功合成了这种维生素。此后,几次试验研究了类视黄醇在治疗疾病中的作用。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许多研究发现,维甲酸可以阻止几种癌症的癌变,包括肠系癌、胃肠道肿瘤和泌尿生殖系统肿瘤[1]。目前,类视黄醇被广泛应用于多个医学领域,正在进行的研究仍在研究其未被发现的潜力。本文旨在综述类视黄醇的结构、作用机制、不良反应以及目前在皮肤病学中的一些应用。

弗图谈美
探究分子机制,原文实录,来自一群医学爱好者的文献分享,爱美者的文献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