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创作形式训练艺术工作营》
授课教师:蔡梦霞
✦
✦
专家介绍
✦
✦
•
✦
蔡梦霞,1972生于广西南宁,祖籍江苏泰州。先后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书法专业博士,导师薛永年、王镛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博士后,合作导师杜大恺教授。作品多次参加全国书法篆刻展,五届中青展获奖。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书法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女书家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特聘研究员,京华印社副社长,中安联合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合作导师。
✦
✦
工作营主题
✦
书法创作形式训练艺术工作营以书法研究生一年级为主,从书法实践的角度进行,与古为徒,以史为戒,深入研究古代经典书法,守正创新,重新融合书法各形式类型以转化进入书法艺术创作,提高研究生一年级的创作思维及艺术格局,并结合近现代书法的研究成果继续走向实验与探索,以寻找书法在下的意义。"古代书法形式鉴赏"学术讲座配合书法创作形式训练艺术工作营,给学生提供对古代经典书法作品形式的梳理,深入探索书法形式的不同类型,入古出新,为书法创作的学习带来更多的帮助和启示。
✦
✦
工作营回顾
✦
11月7日下午,蔡梦霞老师在书法系系办开展讲座,主题为“古代书法形式鉴赏”,整个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从经典名家书法比较展开对书法形式的认识”、“从名家墨迹以外了解书法形式的不同”以及“书法形式的提炼”。
首先,从角度和目的的不同对古代书法史中留存下来的作品划分为“经典”与“实用”两部分,并提出书法的“形式的一般概念——形式的哲学概念”,其概念包括“外形”与“相对外形而言”两部分,指出写字须有感受。再从用笔、结字、整体三个方面梳理了我们需对书法的基本认识——书法是一种审美,也可以说是无数种审美的生发。第一部分“从经典名家书法比较展开对书法形式的认识”包含“经典书法的精微对比”和“各朝代书法经典的背景”,依次从晋唐到明清朝代中经典的名家作品论述各个时代、各个书家、各种书体的宏大与细微方面的异同以及它们之间内在的关联。第二部分“从名家墨迹以外了解书法形式的不同”以载体的不同论述古代“自然状态下”的书法,例如金石、砖瓦、简牍、残纸等,这种状态下自然生发的“审美元素”能更能激发我们想象力和思维的转变。第三部分“书法形式的提炼”从五个方面展开论述,深入理解古人的线质和造型,提出章法转变要合度,核心是内在规律的一致。结合古代经典作品和学生临习作业对比,直观、深入的展示了当下我们如何对古代书法形式进行取法。
此次讲座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经典书法作品进行系统梳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古代书法的形式美与风格多样性。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书法形式,为学生打开视野,以“入古出新”的方法,带来更多的学习启示和创作灵感,激发他们在新时代背景下不断创新和丰富书法表现形式。现场各位同学聆听认真,对“书法的形式”有了全面且深入的了解,也为下面的实践课程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1月8日至9日,蔡梦霞老师在书法系教室开展“书法创作形式训练”课程,围绕书法实践展开深入的艺术探究。课程以古代经典作品,如《散氏盘》《张迁碑》等,引导学生研习古代经典书法作品的形式内容,在守正创新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各种书法形式,进而将传统技艺转化为创作力量。工作营通过系统的训练,学生既拓展创作思维,提升艺术格局,又加深理解在现代书法语境中书法如何探索新的可能性。同时,课程结合近现代书法研究成果,鼓励学生在继承传统之余,积极尝试实验性创作,以进一步发掘书法在当下语境中的艺术意义与表达空间。
实践课程期间,同学们积极与蔡老师交流、请教,课堂氛围高涨。课程最后,同学们大致上理解和初步掌握了书法临摹与创作的方法。
现场照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END
编辑:张雯
编审:纪秋涵 王科
执行负责:王刘唯 冯润琳
指导老师:石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