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俊,现任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方向教授,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某集体ART+TECH创始人兼首席创意总监,北京媒体艺术双年展联合策展人。他以艺术家、设计师和教育者的多重身份从事艺术与科技研究、教育与实践,在实践过程中获得了较高的造诣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荣获了诸如“芭莎艺术”BBART AWARDS 2023年度艺术科技创新奖、广东美术馆第二届年度艺术家提名奖、2019年度中国艺术权利榜ART POWER 100提名奖、德国IF设计奖、德国红点奖、德国设计奖特别奖和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大奖等海内外权威大奖。艺术和设计作品多次展出于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和艺术节,作品曾参展于诸如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进京作品)、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等国内外权威级艺术展览。作为艺术家,他的研究主要关注于由虚拟和实体空间共同构建的混合空间;作为设计师,他为故宫博物院、奥迪中国研究院、时尚出版集团等机构主持了大量移动应用程序和交互空间装置的设计和研发等,并作为团队主创执行日本2025年大阪世界博览会(Expo Osaka 2025)中国馆设计项目(在研),同时主持并完成了诸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视觉设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舞台多媒体设计等国家重大项目;作为教育工作者,他是艺术与科技学科建设的推动者和践行者。当我们讨论艺术与科技,需要运用跨学科的语境来理解这个新学科产生的历史、意义和价值,也需应用跨学科的逻辑来架构艺术与科技实践和教育模式。在人类认知边界不断突破的今天,由物理媒介、生物媒介、数字媒介和意识媒介融合生成的新媒介将成为进入未来世界的接口(interface),也是艺术、科学、工程以及设计学科将共同面对的新领域,深度纠缠并高频联动的跨学科创新模式无疑是建构仅仅讨论科技在艺术上的应用是狭隘的,通过艺术来赋能科技发展才是更具建设性的思考和实践。未来世界的必由之路通过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来推动跨学科创新是这个新学科的建设目标,通过艺术想象力、哲学思辨力和科技实施力的有机组合形成复合创新力是这个新学科的培养目标。,内容将结合讲者在艺术与科技跨本课程将结合艺术工作营与讲座两种形式进行两天的授课与教学,学科创作、科研及教育实践展开,并期待触发更加广泛的思考与讨论。
11月25日晚上,费俊老师刚下飞机就赶来为同学们上课。课上老师深入详尽地讲解了艺术、哲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分析了作为艺术工作者的我们应当做的工作,并且带领同学们欣赏解析了大量优秀的艺术与科技相结合的作品。课后布置了作业,要求同学们组队完成。
11月26日,费老师带着同学们一个组一个组地过方案,指出方案中的不足,肯定方案中的可取之处,提出来了非常多具有建设意义的建议。中午安排了AI教学课,由专门的老师带着同学们熟悉AI工具的使用方法。下午对同学们制作出的作品进行详尽点评。
在这次由中费俊老师主讲的工作营课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艺术与科技融合所带来的深远影响。费老师不仅为我们剖析了科技对艺术与设计实践的深刻改变,还引导我们思考了生态、伦理、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 课堂上,老师提出的观点让我耳目一新。艺术不仅仅是美的追求,更是批判性思考的体现。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不仅为科技注入了人文关怀和伦理考量,更拓展了科技的应用场景和创新思路。央美学生的作品展示更是让我看到了这种融合创新的无限可能。这次课程不仅让我意识到艺术与科技相互交织、相互促进的关系,更让我对未来艺术的发展趋势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我认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艺术将更加注重与科技的融合创新。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为艺术创作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更丰富的手段。艺术家们将能够利用这些技术创造出更加逼真、更加互动、更加具有沉浸感的艺术作品。我认为未来艺术将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创新将成为主流趋势,人文关怀和伦理考量将成为重要价值导向,跨学科的合作与创新将成为推动艺术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将把这次学习的收获应用到我的学习和工作中,努力成为一名既有专业技能又具备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为艺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艺术与科技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两者结合的无限魅力。作为一名公共艺术专业的研究生,这门课程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体系,更激发了我对艺术创新的新思路与实践的热情。课程中,老师深入探讨了科技如何为艺术创作提供新的可能性。从艺术到科技,从社会到文化,艺术家对于人工智能的认知,数字绘图到编程,从交互设计到虚拟现实,课程中的学习都让我对艺术的表达方式有了全新的认识。我发现,科技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它让艺术不再是静态的展示,而是成为了观众可以参与、体验的动态场景。后续过程中,我们尝试将科技元素融入公共艺术作品中,我觉得这种跨领域的尝试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乐趣。例如,通过算法,传感器和编程,创作能够与观众互动的艺术装置,这种互动性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公共性。 此外,课程中的跨学科交流让我受益匪浅。与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共同探讨、合作,让我认识到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巨大潜力。我们相互学习、启发,共同探索艺术的新领域。总之,艺术与科技课程让我认识到,在当今时代,艺术家不仅需要扎实的艺术功底,还需要拥抱科技,不断创新。这门课程为我打开了通往未来艺术世界的大门,让我更加坚定地在公共艺术的道路上,探索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为公众带来更多有温度、有深度的艺术体验。非常荣幸能够参与此次费俊老师主讲的工作坊,在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媒介与设计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无论是生物媒介、数字媒介、意识媒介还是物理媒介,它们不仅改变了我们与世界的互动方式,也在不断塑造我们的认知和情感体验。这种多元媒介交织的环境为设计与产业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同时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首先,我们不得不关注情感与算法的关系。当下的算法认知情感和模拟情感正逐步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引导了人类的情感表达和认知方式。然而,模拟的情感是否能真正被人类所接受?这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伦理和哲学层面的深刻议题。其次,媒介的不断演化催生了学科与产业的重新划分。媒介材料的不同特性使得传统学科边界变得模糊,产业也因媒介的多样性而逐渐细分。学术研究与产业实践需要更紧密的协作,共同应对技术变革带来的复杂问题。同时,媒介环境的复杂性也对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行业不再局限于单一维度的思考,而需要从系统化的视角出发,整合媒介、情感、认知和技术。在这样的背景下,系统化的全链路设计师正成为行业的核心力量。他们不仅要掌握多种媒介的特性,还要在从概念到产品的全过程中提供整合性的解决方案。这种跨学科、跨媒介的设计思维,既是产业发展的趋势,也是技术与人文深度结合的必然路径。然而,我们也要看到技术发展的另一面。随着技术的迅速迭代,其发展速度已开始脱离人类对事物的直观认知。这一点带来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技术能够开辟前所未有的领域;另一方面,也容易产生“技术异化”,让人类迷失在技术构建的复杂体系中。因此,设计的核心任务之一,便是引导技术回归人类的认知与价值体系。总之,这个媒介与技术日益复杂的时代为我们带来了挑战,也孕育了无限可能。我们需要以更开放的视野,更深刻的思考,去探索媒介、技术与人类的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推动设计与社会的良性发展。2024级影视动画系 孙嘉为
编辑:王楚含
编审:纪秋涵 王科
执行负责:王刘唯 冯润琳
指导老师:石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