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质觉”的发现与营造》
主讲嘉宾:保科丰巳
✦
✦
专家介绍
✦
✦
•
✦
1953年出生于日本长野
✦
✦
课程内容
✦
本艺术工作营主要对应研究生美术学专业方向在当代艺术背景下,探究“艺术材料学”的方法论及其实践应用。课程通过从哲学观到艺术实践观的转换应用训练,联结语言学、材料学、现象学、关系学、美学等多个学科、从五感直觉焕发联觉功能,觉悟材料性格在不同画面及场域中的发挥及思想表达。通过对材料物理属性的外在性格呈现,考察及研讨其内在人文属性中哲学观与思想性的传递,及其在造型美术及空间参与艺术中涉及到的现象学、关系美学等的影响。逐渐建立艺术材料学中质觉-性格-场域-时间四者互为的流动的审美艺术观,从而引导艺术材料语言的认知与实践。
本艺术工作营课程属于一门跨学科、综合通识系统的理论+实践类课程。
✦
✦
课程回顾
✦
保科丰巳老师从自己过往考学的经历为切入点,讲述60年代的具体派、70年代的物派到后物派的发展,并介绍自己人生中所遇到的三次转折机会,讲述自己一路来的感受,从西方以及日本东亚美术为起点介入课堂,讲述东方哲学所带来的不同于西方的艺术,讲解了东亚美学与东方哲学的相关之处。老师结合自己过往作品为大家讲解后物派的相关知识,并通过示范讲解为大家说明物品在环境之中的存在关系,诸如纸的各类特性以及如何打开物体与场域之间结合等。
保科老师通过场域中的物质、空间关系讲述纸张和粘土在空间中的存在以及与场域的联系,讲述一个小的物体如果能等比例放大十几米那么它是否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成为一件乐观的作品,提示同学们如何生发对作品的想法,开放同学们的思维,引导同学们开始进行实践创作。
课程的后半段保科老师带领同学们来到了蔡家坡,大家一起在乡村漫游散步,寻找自己觉得有意思的属于这个地方的风景、其他地方可能看不到的风景或者事物。鼓励同学们可以动笔写下来,也可以照片记录、录音、或者实物展示拿过来。让大家讲述哪个有意思,有什么样的发展或与某些事物相遇,让自己如何有灵感激发。
同学们布置展览现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部分同学作业照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
合影
✦
✦
✦
课程感谢分享
✦
保科豊巳老师是后物派代表性人物 ,他的作品核心以东方文化为轴、关注自然与人类处境,赋予水墨艺术现代性。
在课堂中我对后物派有更深入的了解,其重点在于关系性以物质为中心做作品,后物派并不是要创造新的形式,而是要揭示材料本身、物质和空间的关系、与空间连接的场所或场域的关系。其创作核心是物质、关系性+空间、场两者之上再基于身体性+基础教育形成新的表现。
保科豊巳老师讲述创作作品是可以先进行身体的或者艺术性装置表现,再融入传统艺术技术。要注重当下的第一直观感受才是创作的中心,同时提出后面课程练习以我们的身体、场域为基准,强调当下感觉。不要把思考(代表欲望、愿望就不纯粹了)放在前面作为创作出发点,要真诚纯粹的去做作品。
这节课堂中,老师带领我们运用黏土、石头、木头、纸张等多种自然材质去进行创作尝试,十分有趣!课堂中老师提到:艺术家为什么热爱废墟一类的东西作为创作?他说就像瓶装水到在桌子上后,桌子上的水是没有指向性的水,没有被制作或者功能化的,丧失了目的性,而我们就可以在这个物质纯粹的基础上再进行创作。保科豊巳老师特殊的思考视角和细心的解释打开了我思考设计作品及创作的新思路,受益匪浅!
2024级影视动画系 卢虹朵
很高兴能参加本次工作营,此次课程历经两个星期让我得以了解到不同于视觉传达设计方向的知识,保科老师将他对于“物派”“后物派”的知识生动形象的讲解出来,并且将他有趣的作品生动形象的给学生们进行展示,如:生命の光を見る,思考する井戸。同时在老师讲解“物派”内涵时所强调对于材料,人,环境有了新的理解和表现形式,他将人的身体,感受与所做的装置和其所在的场景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新的整体一达到一个“无形式”的内容表达,这是“后物派”所要追求和表达的内容,他将物质作为表达内容的媒介来进行创作,使“感受”这一内容得以具象化的表达出来,这是在过去我所学的课程内容中从未接触过的知识,使我受益匪浅,同时老师对于艺术中东方美学的表达也有别样的见解。在课程中的实践体验也是极其有趣的,使用不同材料的组合运用与场景融合给我提供了新的认识。总而言之,本次课程将我带入全新的领域,是我得以接触跨学科课程的第一步,希望今后还有机会可以参加。
2024级 设计艺术学院 吴卓凡
这次的工作坊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保科老师的指导下,我知道了物体与场域之间还存在着特殊的关系,物体在我们的布置下不仅仅只有塑造造型这一种选择,而是通过思考,探索物体和环境之间的联系与影响。
我也第一次了解到“物派”这一概念。物派作品大量使用未经加工的木、石、土等自然材料,尽可能避免人为加工的痕迹,以极端单纯化的组合手法为主要特征,注目于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空间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场”的变化作为作品因素之一加以考虑。通过这一概念的指导,我和同学们在蔡家坡也进行了实践,我们的艺术装置由倒置废弃塑料椅、瓜果、石头和玻璃组成三角关系。利用简单组合,关注物体联系与空间变化,以极简形式展现世界“真实”,引发对存在的思考。
很幸运能够选择上这次工作坊,也很荣幸能够受到保科丰巳老师的教导。
2024级设计艺术学院 张雨溪
END
编辑:肖子曦
编审:纪秋涵 王科
执行负责:王刘唯 冯润琳
指导老师:石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