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编辑:徵蔚
文/张华
初秋,我站在沱江边,火辣辣的太阳,火辣辣的晒。吊脚楼沐浴在金色阳光下,妩媚多姿。
绿悠悠江水,从两岸吊脚楼中间,穿城而过。吊脚楼一幢挨着一幢,像两条中国龙,静卧沱江两岸。它们向前或向后延伸,在蜿蜒曲折的江湾处,仍见不到尽头。如此成规模吊脚楼群,世界罕见。
我慢步凤凰古城江边石板路,仔细端详吊脚楼下木柱子,发现有的木柱子直立着、有的斜着、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木柱子挺直高贵的脊梁,不管风吹雨打,电闪雷鸣,顽强支撑在吊脚楼横梁处,岿然不动。这不正象征着土家族、苗族、汉族儿女,为了改善居住条件和环境,所表现出来的不屈精神?
木柱子最显著特点,就是不管地形地貌多复杂,高低起伏落差多大,它会顺势而为,即使深入水中,仍服从吊脚楼整体结构,找到适合自己的立足点和位置。红花还得绿叶配。木柱子就是鲜艳红花中的绿叶,甘当配角,无怨无悔。
正因为木柱子顽强支撑,才形成今天湘西州凤凰古城吊脚楼独特景观。
傍晚,太阳落山,我慢步走进土家族湘菜馆,这家湘菜馆,是典型的吊脚楼,除了少数砖石外,几乎全是木头结构。靠街那边,地基坐实在陆地上;靠沱江边,数根木柱,顽强支撑着吊脚楼。吊脚楼厚重的建筑风格,独特而隽永。
湘菜餐馆两楼一底,楼上两层是正厅,依房屋结构,摆放餐桌和餐椅。有的地方摆着八人坐餐桌,有的地方是四人坐餐桌,还有的地方是十二人坐餐桌。有的地方因为上楼楼梯的遮挡,楼梯那面的餐桌,还看不见,只能听见食客,隐略传来的说话声。
这又是吊脚楼独特之处。也就是说湘菜餐馆房屋结构的不齐整,是由于不规则地形地貌造成的。
这家吊脚楼湘菜馆,既处在街的拐角处,又处在石板路上梯坎后的平台处,临街地方,可以拾阶进入吊脚楼内,临江面也有楼梯,可以进入吊脚楼。这仅仅是湘西州凤凰古城,众多吊脚楼中,一种建筑形式。
底层就是湘菜馆厨房,炒菜声,在这个傍晚炊烟乍起的时候,声声入耳,菜香扑鼻。
我与当地一位食客,共坐一桌,他也是一个人,我也是一个人,两个孤单的男儿,坐在同一桌,独饮独酌,酒过三巡,话匣子就打开了。
据他介绍,湘西州凤凰古城,吊脚楼构造精巧,材料多为木材和竹子,经过匠人精心雕琢,显得古朴典雅。
楼体一般分为三层,底层多用于存放杂物或饲料,养牲畜;二层为居住层,设有堂屋卧室、厨房等,是家庭的核心区域;三层多为阁楼,用于储存粮食或作为晾晒衣物之用。
此外,吊脚楼屋顶多采用青瓦覆盖,形成一片片错落有致的“鱼鳞”,既美观又实用,能有效抵御风雨侵袭。
如此居住条件,着实令人艳羡。大庇凤凰古城各族儿女,尽欢颜的浓浓韵味,在这里得到具体诠释。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简介
往期回顾
原创作品授权发布
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投
稿
须
知
1、作品必须原创首发,投稿即默认授权发表,题材不限。要求300字以上,以WORD附件形式发至投稿邮箱,并附上作者简介及照片,文责自负。
2、《三秦文学》投稿邮箱:sanqinwenxue@163.com。
3、赞赏金额的一半作为作者的稿费归作者所有,一半作为平台运营费用,稿费低于二十元者不予发放。赞赏到账后三日内,作者不主动与平台联系、不领取稿费者视为自动放弃。
4、由平台主播诵读的作品,赞赏发放比例为:作者30%,主播20%,余50%为平台运营费用。
5、您的投稿一周内没有采用,请另投它处。
6、因作者原因要求删除已发作品的,需向平台支付费用,每删一篇200元。
7、主编微信:15705450195,qq:406073222
诗词群群主:珊瑚在网,微信:baojishanhu
三秦文学
欢迎关注
获取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