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被捆绑的前半生

旅游   2024-06-25 19:48   浙江  

01

最近在看郎朗的传记,五味杂陈。

每个人的成功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每一个台前的光鲜亮丽,背后都是无数的汗水和泪水。

但是人就是很奇怪,为了一点点掌声和称赞,能忍受住那样暗无天日的漫长岁月。

也觉得,每个人的命运,像一朵云一样,漂浮不定,成功和失败或许早就写好,我们只不过是按照轨迹演绎一遍。

还有就是,孩子是没有自己的,命运完全掌握在父母手里。

02

郎朗的前半生,是成功学的完美写照,目的性,功利性非常强。

他的父亲郎国任在发现他钢琴上的天赋之后,孤注一掷,搭上自己的事业和生活,带着郎朗来到北京,一心寻找更大的机会。

但他真的是为了郎朗好吗?不是的,他把自己未竟的野心灌注到了子女身上,郎朗的成功就是他的成功,他改变不了自己,但能控制郎朗。

书里有一个细节,郎国任念念不忘的一件事是,文革时期,上小学四年级的他没有被学校毛泽东思想宣传队选中,他去找市长成立红卫兵宣传总部,最终成功。

什么样的人会对孩童时期的一点点成功念念不忘呢?

失败的人,对当下不满,又没有能力改变。但是又很不甘,内心的执念像一根刺,若隐若现的隐痛让欲望时刻翻滚。

所以当他看到郎朗展现出的一点点天赋,欣喜若狂,那是新的生命力和希望。

03

我在郎国任身上,没有看到任何父爱的温情,他对郎朗,完全是傀儡般的严格控制,还有独断和专治。

书里有一个细节,决定去北京前的那天,郎国任要求妻子在家工作挣钱,供他和郎朗在北京的生活。

不是商量,而是命令。

还有一个细节,临近春节,十岁的郎朗想回沈阳看母亲,遭到郎国任拒绝,他的理由是,时间都花在坐火车上,就少了很多练琴的时间。

最让我窒息的一个情节是,郎朗有次因为学校合唱团的排练少练了一个半小时钢琴,导致郎国任情绪崩溃,要求他跳楼自杀。

在他声嘶力竭的怒吼中,愤怒像火一样喷出来,他为郎朗放弃了工作和生活,他的妻子勒紧裤腰带生活,这一切都是为了郎朗,他是他们唯一的指望。

这让我觉得很恐怖,很多父母养育孩子,不是因为爱,而是人性里的自私和恐惧,害怕传承消失,害怕孤独无依,以及,孩子其实也是生产工具,能带来财富和名利。

04

看郎朗的故事,其实看的更多的是父子间的控制、反抗和撕扯。

他后来结婚成家,妻子年轻美貌,看起来琴瑟和鸣,岁月静好。

但我总觉得,他童年时遭受的痛苦,不可能轻易消失。在这样扭曲的家庭关系中,他的生活以及性格都有很大缺失。

他会在人群之中突然兴高采烈,自顾自开始说话,讲话前言不搭后语,郎朗的员工习以为常,他们知道,郎朗像个像孩子一样,行为没有层次,缺乏因果关系。

以及为了能随时进入练琴的高点状态,他被父亲训练出一种能随时进入亢奋的能力,即使离开舞台回到生活中,仍然控制不住这种兴奋,像狗一样停不下来。

因为完全放弃了理性,极端放纵疯狂,这种追求美的方式代价极其巨大,对人的摧残和伤害也很大。

他还会因为童年生活的缺失而去寻找一种叫"pia-ji“的童年玩具,想通过与这种玩具的再次相伴为自己唤起和保留一些什么,这些东西对一个人而言轻而易举,对他而言无比艰难,因此充满遗憾。

05

看郎朗的传记是一种很矛盾的心态,你明明知道这个人功成名就,早就拥有了轻盈的人生,和摆脱父亲控制的能力,但还是会在心里不由自主的惊跳一下。

这样的人生其实很危险,承担的不仅是自己的命运,还有父母的命运。

危险在于,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他们是命运共同体,所有的执念和生存意义,只在于成功。

如果不成功,就是信念的全线崩塌,这会摧毁一个人的生存意念。

郎朗能坚持下来,一直走向成功,其实很幸运。

这种幸运里,最重要的二点,一是对钢琴的真正热爱,让他始终保持创作激情,二是,在幼小的年纪,对压力,反抗其实是没有概念的,也没有分辨是非对错的能力,只能任由父母安排,并且他成功的年纪很小,15岁就被国际顶尖音乐学院录取,在开放友好的环境里,他接受了新的教育,开始形成独立完善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之后,开始了对父亲的全面反击。

我真正觉得残酷的是什么?

孩子天生是弱者,和父母是不对等的关系,他们的命运和性格塑造中最原始最重要的源头,都来自于父母。

无论社会地位多么低的父母,在孩子面前,都有很大的权利,任何权利的施展,都会不自觉上瘾,为人父母,自省是很重要的能力。



《玫瑰的故事》黄亦玫的职场高情商
黄亦玫VS关芝芝,20女孩和30女人的爱情
《玫瑰的故事》中那些细思极恐的情节
 《《玫瑰的故事》,黄玫瑰是个幻象
 《说说汪峰
 《章子怡,我是站在风口浪尖上的人,我是一个意外》
 《章子怡,进退自如的人生
 《章子怡的传统和婚姻

木荻
木荻的个人公众号,写点东西,共同交流,感谢您的关注VX请加:hannilaiwan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