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刷到一则消息,胡歌官宣了新剧《楠丁格尔先生》,引起轩然大波。
初看名字,我觉得很奇怪,一个伟大女性的故事要由一名男演员来演绎?况且南丁格尔也不是这个楠,还用了先生二个字。
先生这个称呼近年来争议很大,虽然有一小部分人知道,建国之前,这是一个不分性别,男女通用的称呼,但事实不止于此,在不同时期,指代的身份也不同,它指代过老师,医生,道士,妓女等等,在民国时也指代过有学问,品行道德令人尊敬的女性。
但那都是历史称呼,如今,说起先生,毫无疑问会认为这是一个男人,婚帖,请柬上的张先生,李女士,不会引起任何歧义。
处在什么时代,就用什么时代的语言,不需要故弄玄虚整些虚头八脑的东西,我不认为这部剧的创作者会给观众科普“先生”这一称呼的发展历史,我也很怀疑他们了解的有没有那么清楚。
这是一部商业电视剧,不是文化宣传片,挂上“先生”二个字,看起来实在很别扭。
由于历史发展原因以及文化水平差异,单就剧名,一部分观众看来,是给伟大女性南丁格尔冠上男性性别,另一部分观众看来,先生是对南丁格尔的尊称,但剧情是讲男护士的故事,无论怎样都不伦不类。
创作团队完全可以学一下《姥姥的外孙》,在平实的讲述中,迸发巨大的情感力量,而不是靠南丁格尔的楠,和先生两个字博眼球。
也可以看看《里斯本丸沉没》,站在人的角度,真实讲述故事,也能打动观众。
并且爱奇艺作为一个这么大的平台,根本不需要在名字上做文章,主创们也应该知道,收视率的关键在于宣发,在于故事好坏。
创作团队自认为聪明,取了一个投机取巧的名字,没想到引发众怒。
观众们愤怒的是什么呢?
一方面是对演员蹭流量,吃性别红利的愤怒。
有网友很犀利,总结胡歌演过的一些角色,李娜丈夫,张桂梅丈夫,现在是南丁格尔护士,下一步是不是要演居里夫人丈夫。
胡歌对剧名当然没有决定权,但侧面也反映了观众对演员选择角色的不满,毕竟他曾经是很多人心目中的白月光。
我对胡歌的滤镜还停留在《仙剑奇侠传》风流倜傥的李逍遥和《琅琊榜》智计无双的梅长苏上,但是后来发现,他的舒适区和统治区,还是在古偶剧,先前积攒的好感,也在《县委大院》这种不接地气没有代入感的正剧中消耗殆尽。
很明显可以看出来胡歌在转型后的力不从心,但他也没有沉下心来打磨演技,靠着高光时期留下的余温和讨巧的角色,掩盖了实力上的不足。
任何时候,演技都是演员的保护色,如果能力够强,只要不是太过分,观众还是愿意买账,心甘情愿送上票子。
胡歌能不能扳回这次舆论讨伐,要看他在这部剧里表现如何了。
观众的愤怒另一方面在于,男性在占尽性别红利之后,依旧不知足的挤压女性生存空间。
典型的既要有要,贪得无厌。
有些流量可以蹭,有些流量不能蹭,任何职业都要保持敬畏心,玩谐音梗也要有个度。
这个时代的女性和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一样,女性主义发展到新的高度,女性面临的生存环境更加复杂严峻。
解放妇女的口号喊出之后,从父母辈开始到现在,已经发展成两种完全不同的局面。
我们的母亲一辈,普遍20出头结婚生完孩子之后,外出打工,投入到劳动生产中,社会对他们没有生育累赘的审视。
到了我们这一代,一方面宣扬女性独立,一方面又要求女性照顾家庭,女性从踏入职场开始,就面临不公正的待遇,结婚生子之后,事业更是一落千丈,只能被迫从事一些低收入工作,甚至彻底沦为家庭主妇。
刚刚播完的《凡人歌》中,脱离职场5年的沈琳,30岁未婚未育的李晓悦,就是现代女性残酷现实的真实写照。
在这种情况下,《楠丁格尔先生》剧组蘸女性名人的人血馒头,当然会激起任何一个对现状深有感触的女性的不满。
更何况,南丁格尔女士的意义,绝不是“第一个女护士”,“提灯天使”这么简单。
她代表的是,一个女性在全面被压制封锁的时代,为了寻找自我,实现价值,对家庭,对整个社会的顽强抗争。
这超越了时空的跨度,成为女性主义发展道路上的一盏明灯,给每个想要实现自我价值,追求性别平等的女性带来强大的精神力量。
不知道那位爱奇艺的副总裁,在了解到南丁格尔四个字的真正含义之后,还会不会说南丁格尔只是个姓氏。
有些话,只能骗骗自己,骗不了所有人。
往期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