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季风 从海上来
课后自由活动,初中教室前的黑板报下站着几位老师和一些同学。文涛正在抄写他一篇新作:《踏脚石》
——由马老所想起
随着文涛粉笔下飞出的个个隽秀的正楷字,有人在轻声诵读:
……
赞美攀登者
莫过于赞美
征服珠峰的人
颂扬胜利者
莫过于颂扬
战场凯旋的战士
然而,然而
我的赞美和颂扬
却要从教师唱起
他是‘踏脚石’
他肩上正走来
一代新人
……
马家骥在人群之外心情极不平静。他多年来听惯了对师者的轻蔑、谩骂和呵斥,对这颂扬之词极不习惯。可是,对眼前这样一个满怀热情的青年,又能说什么呢?星期六晚上,他在文涛舍下守了空房,第二天就竞赛课问题他们深谈了近三个小时,对所要讲授的课文《观沧海》所涉及的内容,认真交换的看法和意见。对文涛的准备他表示满意,并建议文涛尽快拿出教案初稿,在星期例行教研会上征求意见。可会议一开场,主角一个空场,另一个罢唱。让马家骥很是恼火。加之肖一鸣那副诸葛亮城楼观山景的得意相,尤如火上浇油 。他真想马上就找到文涛狠狠批评他一顿。
这会儿,马家骥就是带着此种情绪来找文涛的。一见此状,他只好压下心中的火,转身想悄悄离开。
“哎,马老。别走哇!快看看,你上报啦!好文采,身手不凡!”
马家骥回头见肖一鸣从人群中挤出来,面有几分揶揄之色,便正色说:“肖老师应该实事求是,过头话说不得。”
“对,对。马老到底是马老。”肖一鸣谦恭地应了一句,接着说:“诗人的灵感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大自然。您不知道吗?上午没参加会是因为双双牵手远足于碧霄峰,采风去了。”
说者意在此,听者心在彼。肖一鸣这番不咸不淡的话,给了马家骥一个重新认识问题的信息。他明白了,文涛之所以没到会是事出有因,哪里是如肖一鸣说的那样,是去游山玩水,而他是为了在竞赛课上更好地讲解曹操《观沧海》的诗境,去实地领略碣石观海景色了。
马家骥心情平复了,文涛是个有心计的人……
他还能说什么呢?是去指责文涛?还是抢白面前这个人?当然都不能。对肖一鸣,他当年不也是手把手,脸对脸的教吗?而他不也曾用甜言蜜语赞扬过自己吗?对比之下,马家骥真有点可怜肖一鸣,可怜他没有文涛那种做人的气质与敢做敢为的豪气。
马家骥直面对着肖一鸣,许久。
肖一鸣脸色潮红,低低垂下了头。
啊!踏脚石
我愿做那
踏脚石——
不知是哪个孩子还在诵读……
诗情在马家骥这已近老朽的心中涌起一阵共鸣。
( 2016年于昌黎西苑初稿;2024年8月再稿)
(未完待续)
作者系昌黎人,1969年参军,1976年退伍,退休前任昌黎一中副书记,并兼任碣阳中学校长。
作者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