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东风起 大雨将至
语文教学“对擂”赛分析会,在马家骥的主持下开了一个下午。严峰、景春出席会议。
“对擂”赛评委组组长,代表评委就文涛、肖一鸣的“对擂”课进行分析发言。从教材的选择、理解以及教案的形式、内容,讲授知识的准确性、系统性都做了详尽的分析、比较。对文涛予以肯定,结论恰到好处;对肖一鸣批评中肯,意见不失公允。
肖一鸣倦在角落里没说一句话,脚下散乱着烟蒂。他输了,觉得自己是个败阵的伤兵。
严峰代表学校发言,肯定了这次活动。同意由文涛代表学校参加市“语文教学之星”竞赛。
在马家骥总结之后,景春随后也做了发言。这种教学研究会议,作为学校党支部副职的领导是没必要讲话的。今天,不知为什么非要说上几句。他的话就好似在肖一鸣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
“三中全会后,党的政策好。各行各业步入正轨。我们学校也一样,这次语文教学‘对擂’赛活动,必将推动我们学校的教学工作……
“年轻教师文涛在这次活动中,积极进取,表现不凡。通过评委的结论足以说明,他的教学能力、水平强过对手!我们学校语文教学后继有人……
“他的课堂教学,朝气蓬勃,少有迂腐……
“我同意严峰同志的意见,由文涛代表学校出线参赛……”
景春喋喋不休……
严峰紧锁眉头思忖,此人真的是思想意识问题,难改啊!
肖一鸣真想哭。分析会怎么散的,他都不清楚。
“啪!”办公桌上的水杯被震翻了。肖一鸣用力拍打桌子,自语道:“我这不是神使鬼差吗?!”他心里明白,要想捞回面子只有硬着头皮往前走了。
在通往校长办公室的路上,他步子踉跄。
办公室里只有严峰。看样子,他像是在专门等肖一鸣。
“肖老师,坐吧!”严峰指着对面的椅子。
……憋了很长时间,肖一鸣才像孩子似地喃喃道:“校长,我的请调报告怎么还不批?”听得出,话是从心里挤出来的。他认定了这阴差阳错。
“一鸣同志,你真是这样想的吗?”严峰递过一杯水,语气平和地问他。
他勉强点点头。
严峰站起身来,走到他跟前,动情地说:“说实话,从见到你的报告那天,我就没认为这是你自己的本意。肖老师,我断言:这是神使鬼差!”
“神使鬼差”这几个字正中要害。肖一鸣在这个‘严老头’面前,心理防线彻底崩溃。
“肖老师啊,丢下四十往五十里走。一把子年纪了,怎么就不如一个孩子?!”这软中带硬的话,让肖一鸣犯琢磨。
“请调工作是自己的本意,还是有意无意受人影响?
“谁告诉你校务会的内容?谁说我要彩球选婿?
“谁对你说市里点名要你出线参赛?
一句紧接一句,就如同浪潮拍打肖一鸣的心。肖一鸣觉得此时自己的心冷缩成一团。回答什么?说什么?这一切都是“神使鬼差”呀!
“肖老师啊,振作精神吧,旺年不常在呦!”
肖一鸣点点头。
严峰把两份报告递到肖一鸣面前,诙谐地说道:“魂兮,归来兮……”
“校长,你也懂诗?”肖一鸣问。
“你们熏的。”
“我们?”
“对,你们!”
肖一鸣接过报告,揉搓着塞进口袋。
景春碰巧推门进来,看到此景,忙转身想退出去。
严峰叫道:“景春同志,县委通知,明天你到组织部参加“说清楚”会儿。记住这次一定要抓住重点,把“文革”中那些事抖落干净,再不能蜻蜓点水。”
严峰说到此,有意看了肖一鸣一眼。肖一鸣又瞥了景春一眼。三个人的目光各有深意,是意会?还是心领?抑或是在有意和无意之间?
你知,我知,他知……
( 2016年于昌黎西苑初稿;2024年8月再稿)
(未完待续)
作者系昌黎人,1969年参军,1976年退伍,退休前任昌黎一中副书记,并兼任碣阳中学校长。
作者系列文章:
2、小说连载:东风雨(六)
3、小说连载:东风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