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不掷色子,事物自有其必然性。汪曾祺诞生于高邮,《永远的汪曾祺》歌词出自金实秋之手,细细回味,同样有一定的必然性。汪曾祺先生是全国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戏剧家、书画家,是当代中国文坛和艺坛的双重巨擘,堪称高峰中的高峰,大师中大师。他的一生是荣光与辉煌的交响曲。为汪曾祺先生创作歌词,金实秋是第一人。“高邮金实秋承其家学,长于掌故,钩沉爬梳,用功甚勤。”这是汪曾祺先生1985年年底为金实秋所编选的一部著作所作序文的开首之句,这16个字可谓对金实秋知之甚深。金实秋与汪曾祺是同乡的忘年交,在《汪曾祺全集》书信卷中,收录了写给金实秋的五封书札,据金实秋回忆,汪老先后给他写过八封信,还有三封不是失收,而是被他丢失了。在《梦断菰蒲晚饭花——忆汪曾祺先生》一文中,金实秋写到了其中汪老的两封信。后来,汪曾祺还给这位后生乡党书赠了一副嵌有其名的对联:“大道唯实,小园有秋。”因与汪曾祺先生有着较为密切的交往,所以金实秋掌握了许多第一手的资料。
从高邮走出的金实秋长期从事教育文化工作,曾任南京博物院副院长。退休后曾为江苏省太平天国研究会秘书长,汪曾祺研究会副会长。在1997年汪曾祺辞世后的这些年里,悲痛之余,为纪念和传承汪氏的文学品格及创造精神,金实秋做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推广及研究工作,由他主编或撰写的专著便有《汪曾祺诗联品读》《菰蒲深处说汪老》等七种之多,从多个侧面丰富并拓展了汪曾祺的人文世界,而歌词《永远的汪曾祺》正是缘此而生发的心血之作。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为汪曾祺画像,为汪曾祺立传,是这首优秀歌词作品的鲜明特征,也是这首歌曲的立意所在。“大运河水长又长,”第一段歌词开门见山,首句即言简意赅地展现在大运河畔锦绣风光,点明了汪曾祺故乡在高邮。在第二段歌词中,首句歌词变为“文游台畔嘉禾旺,”则是对高邮历史文脉的热情歌颂。“高邮湖波神珠亮,”“神居山上仙风爽,”后两段由远及近,再由古及今,引导我们与过去相遇,与未来相逢。每一段开篇都深情吟唱“出了个汪曾祺美名扬”,歌词在意蕴和逻辑上的承前启后,以轻松明快的民歌风格和高度凝练的歌词语境,传情达意,抒发故乡父老乡亲对汪曾祺的赞美和眷恋之情,也让歌曲更易于传唱,受到更多听众喜欢。
《永远的汪曾祺》的歌词篇幅不长,体现出词作者对主题内容生动凝练的表述。“范进中举裘盛戎,更有大名鼎鼎的沙家浜。”“大淖的巧云十一子,荸荠庵的英子小和尚。”寥寥数笔,字字珠玑,运用素描手法,刻画了汪曾祺在戏曲、小说和散文等领域的成就和辉煌,言简意赅,以少胜多,小中见大,四两拨千斤,栩栩如生地勾画了汪曾祺高入云天的艺术形象。由此作者进一步深化歌词的内涵寓意,体现出扎实深厚的理论修养和文学功底。循着笔迹,我们仿佛穿越了时空长廊,与汪曾祺并肩行进在峥嵘的岁月风云中,见证了他由大运河畔的平民子弟成长为一代文坛巨匠的非凡历程。
熟悉汪曾祺的金实秋深知,汪曾祺对家乡的水、家乡的一草一木、特产方物,挑夫走卒、平民百姓都充满了真情,其核心是爱,他在生活中和笔下的作品中还充溢着趣。明代袁宏道说过:“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山中之昧、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读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汪曾祺的灵魂正是充满着“趣”的灵魂,有情趣、风趣、乐趣、雅趣,有时还有野趣。他往往是随兴、随心、随意、随笔,兴之所到,心之所到,意之所至,笔之所至,产生了潇洒风流的气韵,幻化奇穷的趣味。于是,在第三段歌词中,金实秋巧妙地撷取汪曾祺作品中别有特色的一串故乡地名:“草巷口,上河埫,如意楼,保全堂。”……看似闲笔,却承载了不尽的情趣与文学内涵,是本段的重中之重。
汪曾祺还是一位美食家,在《故乡的食物》一书中讲述了关于故乡的各类美食小吃,倾诉了对故乡的美丽乡愁。他写花草果蔬、虫鱼鸟兽,写美食、写晨昏,皆十分温暖有趣,令人心驰神往。翻阅汪曾祺的作品,好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且饶有趣味。平中显奇,淡中有味的文字风格,备受读者的真心喜爱,并在海外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影响。金实秋自然不会遗忘汪曾祺美食家的本色,在第四段用心写下了他念念在兹的“双黄蛋,昂嗤鱼,美滋滋的咸菜茨菇汤。”菜名入词,别具一格。仅仅15个字,字字留痕,句句走心,彰显了汪曾祺追求恬淡宁静,充满闲情逸致,襟怀清雅,有中国古代名士的遗风。歌词《永远的汪曾祺》,是金实秋的倾情之作。汪曾祺是一本大书,要在一首短短的歌词中为他传神画像,实非易事。金实秋笔下的汪曾祺,生活最熟悉,情感最真挚,内涵最深厚,形象最生动。汪曾祺离开我们已经近30年,因为有人读着他,记着他,爱着他,唱着他,所以他永远活着。金实秋写到“人虽走,茶更香,”泪水打湿了脸颊,当他敲击着键盘,一段又一段从“千秋传承万人唱,”到“独领风骚永流芳,”再到“大爱深情梦故乡,”最后收笔于“烟火人间醉一场。”他写活了汪曾祺,也浓缩地写出了汪曾祺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影响。
俗话说,好马配好鞍,好词配好曲。《永远的汪曾祺》歌曲的作曲张建华也是从高邮走出来的音乐家。在里下河水滋养下成长的他,积累了大量的故乡民间民歌旋律,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和对歌曲创作的执著,几十年如一日创作了一大批自己原创的作品。他倾情谱写的歌曲《永远的汪曾祺》,旋律承载着无限的思念,每一个音符都是爱和眷恋的真挚表达,为音乐注入灵魂,如同清粼粼的里下河水滋润心田。来自高邮市音乐家协会(青橙组合)的王仁霞、郭玉芳、陈必珍、曹梦秋、郑欣、孙雨倩6位青年女歌手,以天籁之音,把浓浓乡情、淡淡乡愁用音符串联起来,幻化成清纯、俏皮、活泼、优美的旋律,沁人心脾。我们相信,这首歌曲一定会唱响里下河,响彻运河上下、大江南北,也必将在万里神州的回音壁上激荡起悠久的回声!【作者简介】葛逊,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原常务理事,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江苏省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江苏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江苏省音乐家协会原理事。原南京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创作员、东部战区政治工作部文工团一级编剧。出版散文集、诗歌集、长篇报告文学作品数十部,歌词近千首。任总编导的大型电视文献片《瞿秋白》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长篇报告文学《开埠》获国家鲁迅文学奖,长篇报告文学《九江狂澜》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歌曲《红船初心》,《雨花台组歌》《心心相印》《江南江北姐妹花》等近10首作品获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
先后担任近百场大型文艺演出和庆典活动总策划、总撰稿。主要有2015年、2017年江苏省军民联欢会文艺演出总撰稿,2018年江苏省各界人士茶话会文艺演出总撰稿,第一届、第二届中国江苏文化艺术节《同唱中国梦》广场演出总撰稿、《美德之光》——第一届至第五届江苏省道德模范颁奖仪式暨文艺演出总撰稿, 2015情动江苏·杰出国际友人颁奖仪式总撰稿,《南京牵手世界 全民共享轮滑》——2016年世界速度轮滑锦标赛开幕式文体展示和2017年世界速度轮滑全项目锦标赛开幕式总撰稿,《走向深蓝》——2017年世界海洋日开幕式总撰稿,《中华瑰宝》——2018首届中国非遗春晚总撰稿等。
创作的《长江组歌》、《永远的怀念》(周恩来组歌)、《新时代颂》组歌、《和平的祈愿》(交响合唱组歌)、《江河湖海颂》(交响合唱组歌)、《江南雨》、《红船啊红船》(声乐套曲)、《男儿梦女儿梦》、《问江南》、《绝色杭州》、《千古一帝》、《相思红豆》、《江南江北姐妹花》、《老兵》、《好兵》、《行进在回归大地上》、《做你的儿女真好》、《伟大的军队英雄多》、《风吹芦苇荡》、《梦梦相牵》、《范公堤》、《家乡家香》、《黄土亲》、《数鸭蛋》等歌曲广为传唱。
【高邮文联】文坛速递|全国文联系统2024年征稿启事(15)【高邮文联】文苑艺录|陈庆荣:岁月静好——全省书报刊年会暨书报刊收藏展印象
【高邮文联】文艺评论|争当新时代的“德艺双馨”文艺轻骑兵
【高邮文联】文脉风物 | 馆藏精品:《医学指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