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与你共读
王阳明作为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在明代历史乃至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对王阳明的相关研究,早在明代就开始了,此后 500 余年持续不断。
进入 21 世纪,王阳明更火了,关于王阳明的研讨会多了,学术组织多了, 史料整理多了,出版论著多了。以论文言之,笔者通过中国知网以“王阳明”为主题词简单搜索,1980年仅有 8 篇论文;其后,1990年52 篇,2000年101篇,2010年433篇,2015年639 篇,2019年高达 960 篇。
普通读者对王阳明的关注也超乎想象。最近几年,笔者在国家图书馆和几所高校做明史讲座时,王阳明是读者必问的话题。
更让笔者吃惊的是,一次面向企业界、文艺界人士的讲座上,许多人能大段大段地背诵王阳明的原话,对阳明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评论起来,头头是道。
近年来的王阳明热,颇有穿越之感, 仿佛让人一下又回到了晚明时代。
确实,阳明心学在晚明风靡一时,他的著作是士子必读之书。王阳明及其学说不仅影响了明朝百余年,而且作为程朱理学的继承与发展,在中国儒学发展史和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史上,都处于重要的地位。阳明学既是那个时代的思想产物,又是那个时代的文化标志。王阳明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且持续散发出耀眼的光辉。
首先,王阳明准确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王阳明生活的成化、弘治、正德和嘉靖时期,官僚政治腐败,社会矛盾激化,边防形势紧张,民族关系复杂,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国家统治秩序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作为一名有良知和责任心的官员,无论是在刑部、兵部任职,还是谪居龙场边陲之地,王阳明都是一身正气:在其位,谋其政,忧国忧民。 他系统地提出了“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理论体系,成为认识、分析和解决时代问题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王阳明的思想是对程朱理学的继承,他也倡导天理和人欲。
但朱熹所谓的天理是一种超现实的客观存在,要人们绝对服从抽象的“天理”,不符合社会实际。王阳明则认为“人心”是主体,心是万物的主宰,充分肯定人的主体性。他强调知行合一,人心本良知,格物而致知,强调人存在的意义。王阳明主张“致良知”,认为只有疗救人心,才能拯救社会,只有每一个人去掉内心世界的“恶欲”和“私欲”,才能解决现实问题。
王阳明肯定了每一个人的感性认识,更贴近生活,远比朱熹的冷冰冰的教条更有人情味。他在从政时非常善于洞察人的内心世界,走进每一个人的真实生活,所以能成功地化解许多复杂的社会矛盾,创造了令人仰慕的政绩。
在王阳明这里,“人欲”战胜了“天理”,这是明代中期以后商品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的需要,也是时代的呼唤。因此,王阳明“心学”一经提出,便迅速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或学子蚁聚,或异议蜂起,风气大开,正如《明史·儒林传》中所言,“门徒遍天下,流传逾百年,其教大行,其弊滋甚。嘉、隆而后,笃信程、朱,不迁异说者,无复几人矣”。
其次,阳明心学是解读明中后期社会的一把钥匙。
阳明心学兴起后,明清学者们对理学的陈庸空疏之风予以抨击,大力提倡实学,办实事,经世之风大盛。“经世”主张做学问要能够治国安邦,有利于国计民生,“实文、实行、实体、实用,卒为天地造实绩,而民以安,物以阜”(《颜元集·存学编卷一·上太仓陆桴亭先生书》)。王阳明在《传习录》中也要求人们“日用事为间,体究践履,实地用功”(《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做到“讲之以身心,行著习察,实有诸己”(《传习录中·答罗整庵少宰书》)。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社会上掀起实学潮流,海瑞、戚继光、张居正等关心民瘼,针对时弊,在政治、军事、经济领域进行过诸多改革。
阳明心学也影响到文学艺术和社会风气。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艺术形式,文艺作品源于生活,反映的是时代精神风貌。明前期文学艺术主要体现的是程朱理学思想,“台阁体”文风是那个时代的主旋律。
英宗正统之后,“台阁体”走向衰落。此后,阳明心学在文学艺术领域发挥了巨大影响。“士为风俗先”,随着心学的传播,士人群体的价值观和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而带动整个社会风尚的变化。
市民生活方式转变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变化;商品经济的活跃,刺激了物质和文化消费的增长;社会财富的增加,让人们对物质享受的要求越来越高, 民风由简入奢,雅俗互现。这一时期,在物欲的洗礼和人性解放的大前提下,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呈现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心学的影响无处不在。
再次,阳明心学开启晚明启蒙思想的大门。
阳明心学倡导的是自我的体验,潜藏的语意就是个人的想法与欲望亦可成为天理。这一反传统的精神在客观上起到冲破思想禁锢的作用,还以其极大的随意性,为后世学者偷换天理和良知的内涵,宣传自己离经叛道的“异端”思想创造了条件。
王阳明之后,心学遂分途两端,一种是走向对人本性的超现实探索,另一种是走向经世务实之路。故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黄宗羲评价说:“阳明先生之学,有泰州、龙溪而风行天下,亦因泰州、龙溪而渐失其传”(《明儒学案·泰州学案一》)。
所谓“风行天下”,是指阳明后学在晚明社会广泛的影响力,自王艮发端,后学门人,发皇张大,一代胜似一代,颜、何一派流入“狂禅”,再至李贽,遂成万众瞩目的“异端”。李贽继承了泰州学派“百姓日用之学”的观念,认为真正之“道”,是穿衣吃饭, 是人伦物理,强调物质生活对人的重要性,不可脱离人的衣食住用谈伦理道理。他的学说在当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在麻城讲学时,“儒释从之者几千万人”(沈瓒: 《近事丛残·李卓吾》),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讲,当时整个湖北士人趋之若鹜,“一境如狂”(《日知录集释·李贽》)。
此后,李贽却被视为明朝“第一思想犯”,他的思想被一些人认为走向阳明心学“破心中贼”的反面,故可谓“渐失其传”。但李贽的批判精神鼓励后来者以各种方式对传统思想进行反思和批判,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人就深受其影响。可以说,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王阳明的“心学”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
他开创的一代学术新风不仅浸润了明代近百年的儒学,在明清之际掀起了一股近代的启蒙思潮,对清初理学的转型,以及乾嘉考据之学也有学术理路上的影响。 因此, 读懂了王阳明,读懂了阳明心学及其传播和影响,也就读懂了明代中期以降的历史变迁和晚明社会的近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