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肥胖症是指儿童体内过多的能量以脂肪的形式储存,身体脂肪重量超标并与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患风险增高相关的一种疾病。肥胖主要是吃的过多摄取的热量超过了消耗量,剩余的热量就会转化成脂肪堆积在体内。大多数儿童都爱吃油炸食品、罐头食品、加工的肉类食品、腌制食品、肥肉和动物内脏、奶油食品、冷冻甜品、方便面、烧烤、含糖饮料、零食等,这些食品摄入过多,导致饮食不均衡、脂肪摄入过多,多余的能量转化为脂肪贮存体内,最终导致儿童肥胖。
(二)缺乏运动
缺乏运动是肥胖的主要原因,多数肥胖儿童都不喜欢运动或少动,多属于单纯性肥胖。加之电子产品的流行、久坐(玩电脑、打游戏以及看电视等),活动过少和缺乏适当的体育锻炼是引发肥胖症的重要因素,即使进食不多,也可引起肥胖。运动过少会导致体重增加,体重增加后越不爱活动,形成恶性循环。
(三)遗传因素
若父母的体重超过正常范围值,子女出现肥胖的几率占有2/3;夫妻双方有一人肥胖,子女肥胖的几率达到40%。
(四)胎内因素
婴儿出生体重和孕妇营养有很大关系,若孕妇进食过多,特别是孕后期的三个月,胎儿的肥胖几率就会比较高。
(五)生理因素
自身新陈代谢亢进、内分泌失调或染色体异常,这些生理性的因素都会导致自身肥胖。
(六)继发于其他疾病的肥胖
很多儿童出现肥胖症与内分泌代谢病和遗传综合症有关。如Laurence-Moon-Biedl综合征,Prader-Willi综合征和Cushing综合征等。因长期卧床或患有脑部疾病等因素会导致继发性肥胖。
(七)心理代偿作用
有些儿童在过度紧张和沮丧后喜吃甜食或高热量食物,以此来弥补心理和情感上的失落导致暴饮暴食,引起肥胖。
二、儿童肥胖症的评判标准
儿童肥胖症的评判标准:体重超过平均体重的20%,则为儿童肥胖症;超过平均体重的20%~29%,则为轻度肥胖;超过平均体重的30%~49%,则为中度肥胖;超过平均体重的50%,则属于重度肥胖。一般考虑是由于进食较多,运动量较少,导致体内脂肪堆积较多所致。
三、儿童肥胖的不良影响
(一)发育过早
儿童肥胖如果得不到控制,可能会导致孩子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和性早熟等问题。因为儿童早期发胖可能会致使生长加速、骨龄提前,有可能导致最终身高低于普通儿童。
(二)骨骼发育异常
儿童正处于发育最充沛阶段,骨髓中含有机化合物的占比很大,承受力不足容易导致骨骼弯曲变形。肥胖症儿童体重超重的话,会对下肢造成负荷,大腿根部易酸疼,比较严重的会导致下肢骨骼弯曲变形。
(三)影响智力发育
专家试验证实,假如脑组织中含人体脂肪量过多,就非常容易产生“肥胖症脑”,进而导致儿童思维迟钝、记忆力差,活动、学习、交际能力均会降低,影响儿童智力开发。因为肥胖儿童,体表面积扩大,血液粘稠度增高以及红细胞携氧能力下降,大脑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造成肥胖儿童经常犯困且专注力不集中,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
(四)影响心理发育
肥胖儿童大多数怕冷、爱睡觉、爱吃零食、讨厌活动等,在集体生活及团体活动中也常会被同学嘲笑,造成孩子自卑心理,以至性格越来越内向。
(五)影响身体健康
过胖的体重易导致一系列的并发症,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
二、面对肥胖儿童,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怎么做?
(一)吃饭要细嚼慢咽,饱了早知道
教孩子学会放慢吃饭速度,吃饭时间可以控制在30分钟左右,太慢或太快都会对孩子肠胃吸收造成不同影响。吃的太快,大脑来不及传出吃饱信号,一不小心就吃撑了。所以吃饭时要细嚼慢咽,有利于食物中营养的吸收,也能更好的品尝食物的味道。
(二)三餐不吃撑,早餐优先行
不吃早餐或者早餐吃不好会带来很多危害,如头晕、心慌、抵抗力下降等。早餐提供的能量应占一天摄入量的25%~30%,尽量避免孩子起床太晚而不吃早餐。
(三)正确选择食材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提议,每天尽量做到食物多样,谷物粗粮为主;多吃蔬果、奶类、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烹饪时少盐少油。少吃油炸食品和甜食,尽量直接吃蔬果代替喝果汁,避免摄入过多热量和糖分。
每日膳食可将食物分为三类,分别称为绿色食物、黄色食物、红色食物。
1.绿色食物:低能量、高营养的食物,如杂粮、豆制品、大部分水果、蔬菜等,可经常食用。
2.黄色食物:中等能量的食物,如酸奶、蛋糕、苏打饼干等,可适度食用。
3.红色食物:高能量、低营养的食物,如罐头、薯条、蜜饯、甜甜圈、方便面等,应节制食用。
户外活动对所有孩子来说都非常重要,有规律的身体活动、充足的睡眠与减少静坐时间可强健骨骼肌肉,提高心肺功能,降低慢性病的发病危险。保证每天至少活动60分钟。针对肥胖儿童,所选择的运动项目应有趣味性、易于实施,以便于长期坚持,如快走、慢跑、游泳、踢毽子、跳橡皮筋、爬楼梯、跳绳等运动方式。初期运动时间可为10分钟,以肥胖儿童不感到过度疲劳为宜,每天坚持适当的体力活动,防止“越胖越懒,越懒又越胖”的恶性循环逐步达到理想的运动时间。(五)改变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
儿童单纯肥胖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改变不良的生活行为方式有利于防止肥胖。主要包括减慢进食速度、减少非饥饿状态下进食,避免边看电视或边做作业边吃东西,控制零食、减少吃快餐的次数、晚餐后不加点心等(如甜点、甜饮料、油炸食品)。此外,还包括食物烹调方式的调整(避免油炸)。
(六)心理干预
研究发现,肥胖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表现为缺乏自信、内向抑郁、受同伴歧视、伙伴关系不良、自我评价差等。心理干预目的在于激发儿童及家长强烈的减肥欲望,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增强自信心,消除自卑心理,树立健康的生活习惯。
(七)重视肥胖问题,及早就医
儿童肥胖症是一种独立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也是儿童高血压、高血脂、2型糖尿病、脂肪肝、代谢综合征等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并且会增加成年后慢性疾病的患病风险。肥胖可导致记忆力下降、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甚至轻度的认知障碍,对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
当家长发现孩子变胖时,应予以重视,可先自行通过计算身体质量指数(BMI=体重Kg/身高㎡),借助量表来判断孩子是否已经存在超重或肥胖。若明确,应及时就诊,进行肥胖相关代谢性指标的检测,如测量血压,检测血脂、空腹血糖、胰岛素、肝功能、肾功能、腹部彩超等,早期发现异常,及时干预,从而避免远期损害,并由专业医生给出健康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