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儿童心灵,促进心理健康
小学时期(6~12岁)是人的行为、性格和智力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根据艾里克森心理发展的八阶段理论,这一阶段的儿童在小学接受教育,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感(如孩子的学习上经常无法顺利完成任务,多次受到批评等)。当儿童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他们就会获得“能力”的品质,否则这个孩子以后做事情就会畏缩、不自信。那么低年级的孩子会表现出怎样的心理特征,我们又应该如何引导呢?
一年级
心理特征:
沟通方法:
心理特征:
二年级学生已差不多习惯了小学的学习生活,但大体上说,对标准的认知不深入,动作不到位,行为不规范。他们习惯了过集体生活,喜欢和小伙伴一同活动;逐步拥有自我控制的能力,好表现自我,竞争观念和上进心有一定的发展,能建立短期的奋斗目标。此阶段是小学生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自控力不强。好奇、好动、好模仿,思维的直观性、具体性、形象性仍然是其共同的特点。
沟通方法
三年级
心理特征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转化的阶段,能开展相应的抽象思维,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模仿性强,是非观念欠缺;想象能力也由模仿性和再现性向创造性的想象转化;集体主义情感有一定的发展,良好的道德品质还在形成,但极不牢固。情感非常容易激起和爆发,不懂得控制,不考虑行为后果。尽管能从事需要相应意志支配的工作,但意志还很弱,自觉性、主动性、持久性都较弱,碰到困难和磨难,往发生摇摆不定。
三年级学生自我认知逐步发展,逐步掌握道德原则的评价标准,评价能力逐步发展起来,通常是提出自我的看法,但不懂得全方位地评价一个人的行为。道德感、正义感逐步萌芽,但道德认识水平仍较低,辨别是非的能力也不强,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沟通方法
此阶段是孩子情感发生变化的转折时期,从情感外露、浅显、不自觉向内控、深刻、自觉发展。但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情绪控制能力有限。普遍出现马虎大意,做作业磨蹭等不良习惯,需高度重视及耐心纠正。由于交往范围扩大,认识能力不断提高,孩子遇到的各种困扰也随之而来,开始产生不安情绪,需要家长悉心陪伴和耐心引导,及时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要引导孩子认识各种心理现象,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清积极与消极、乐观与悲观、自尊与虚荣、自豪与自傲等不同心理品质的界限,让他们通过合理释放、调节升华自己的情感,减少心理压力和紧张感,学会多方面、多角度看问题,胸襟宽广,能容人容事,情感丰富。
四年级
9-11岁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关键期,处于儿童期的后期阶段,大脑发育正好处在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于从低向高的过渡期,生理和心理变化明显,是培养学习能力、情绪能力、意志能力和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
四年级学生正处在由儿童期向少年期转化的阶段中。他们的独立观念逐渐加强,早已无法满足于纯粹地听老师的话,也无法满足于接受课堂教学。他们爱着课外读物,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产生爱好。同学之间在学习方面发生了较显著的差异,兴趣爱好也有一定的分化。他们对集体生活早已尤其熟悉和习惯,愿意参与集体活动,也慢慢树立起集体荣誉感,并拥有广泛交友的意愿。他们的活动区域比过去扩大,接触社会比过去多。但他们看问题依然尤其天真,对复杂的事尤其分辨不清,对生活的基本准则尽管了解,但通常无法自觉执行,自控力较弱。
孩子已经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有了自己的想法,但辨别是非的能力有限,社会交往经验缺乏,经常会遇到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果不注重引导,孩子可能会因为一些小困扰逐渐失去学习兴趣。
五年级
心理特征
五年级学生逐渐进入到少年期,身心的成长正处在由天真趋于自觉,由依赖趋于独立的半天真半成熟交错的矛盾时期。品德心理上具备下列特点:能认识和掌握相应的道理观念,对社会现象逐渐关注,逐渐有独立见解,但他们的见解极易受外界影响左右而常常变化。道德感情逐渐善变并且不轻易外露。逐渐以相应的道德标准来评价人、事或社会现象,但仍有单一化。
对学校的教学内容趋于思考选择接受。已有的行为习惯逐步稳定,但对新提出的行为要求则容易知行脱节。第二信号系统逐渐占优势,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一定的加强,对新鲜事物逐渐思考、追求、探索。学习的爱好更加广泛。同学间逐渐进行个人简单交往,通常侧重于情感而辨不清是非。自我意识有一定的成长,逐渐侧重衣着打扮,自尊心更进一步加强,自主性要求逐步强烈,但依然缺乏自律意识的能力。竞争意识增强,不甘落后。更关注学习成绩,对于学习优秀的同学开始产生敬佩之情。独立能力增强,喜欢自发组成小团体。不轻信吹捧,自控能力逐步增强。
沟通方法
鼓励做事情的坚持性,帮助孩子建立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自我意识发展。孩子的自尊心往往都很强,如果父母只因为孩子获得好成绩而夸奖孩子,会让孩子觉得取得好成绩才是好孩子,而好成绩往往不是完全可以由孩子的努力来控制的,所以孩子会更容易不安。如果父母能看到孩子的努力,夸奖他做事情的过程,往往会让孩子更有动力继续去努力做事。
六年级
心理特征
孩子开始进入青春早期,青春期是少年向成年过渡的阶段,相当于小学后期和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自主意识逐渐强烈,喜欢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其他事物,有时还对师长的正当干涉感到反抗抵制。情绪不稳定,注意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自我意识、评价和教育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发展,初步形成了个人的性格和人生观。但意志力仍不够坚定,分析问题的能力还在发展中,所以遇到困难和挫折容易灰心。
他们在小学里处在哥哥姐姐的地位,一方面对母校与老师充满感情,另一方面又无法满足于小学生活,憧憬进入到新的更高一级的学习环境。独立观念和成年人感加强,他们不想要老师家长把他们当小孩看待,但他们在独立处理人际关系和其他实际问题上还很不成熟,还要成年人的引导和帮助。接触社会的面比过去广,吸取的信息也越来越多,对社会现象和国内外新闻比较关心,但选择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还不强,还不善于正确地进行判断与分析。仰慕英雄和名人,爱抄名言名句,想当英雄,但在生活中却又缺乏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对小学生的行为习惯要求尤其熟练,但又不会觉得不屑做或无法坚持做;同学间在学习方面的差异已较显著,部分同学有松懈厌学情绪。
沟通方法
此阶段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关注学习的同时,还需有健康的心理发展。家庭应该是孩子说心里话的地方,家长常跟孩子聊天,把说话的机会多留给孩子,让孩子敞开心扉,尽情表达自己,不做过多评判。特别是父亲要跟孩子作有益的思想交流,不能因为忙碌而缺席孩子的成长。当孩子说话时,家长倾听时是最美好、最温馨的。
扫码关注我们
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编辑:赵芸
审核:吴明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