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非自由基机制的论证思路能否照搬?

文摘   2024-07-26 21:04   北京  



可能看到这标题第一时间反应是 当然不能!那为什么不能?同一机制的论证手法应该都一样的,论证思路按理来说也是可以的···今天正好遇到了这样一个小问题,我就来说说我的观点:可以,但得注意你的整体结论和别人的整体结论是否一致。比如你的是自由基与非自由基混合体系,要论证某一非自由基途径,如果直接照搬纯非自由基的文章论证方法可能会出现些许不能自洽的地方。
以下讨论仅供参考,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或者驳斥观点!

今天和某同学讨论自由基与非自由基路径中,他问到个这样的问题:

对于一个过硫酸盐体系,判定发生络合的思路:就是猝灭剂没有抑制完了,就代表可能有其他的降解路径,然后就用拉曼和红外去看有没有PMS(S-O)的峰,这样对不对?

         

 

和他简单讨论后,提出我的几点思考:

1. “猝灭剂没有抑制完”实际上不能作为推测有其它降解路径的前置条件。在非均相反应中,至少在我见过的很多文献中,没有哪篇文章中猝灭剂是可以完全抑制整个体系降解的(除非浓度极高极高)。也就是说,不管自由基或者非自由基途径,还是两者都有的体系,猝灭剂实验只能判断哪种ROS在其中是否起主导作用。

2. 拉曼或者红外表征是否出现PMS与材料结合出现S-O的峰是验证表面络合的手段之一,但还应结合一些其它表征手段。

         

 

然后找他要了一下一篇这样思路的论文,经过研读和讨论后发现一个很有意思或者值得思考的点,就是别人的论证思路能不能直接拿来套用?

为什么提出这么一个点?就是发现他给我发的这篇论文的非自由基论证思路也是“参考”之前别人的,但实验结果给我一种稍微矛盾的感觉。

         

 

下面我就用我的话以及翻译来给大家介绍下这篇文章的验证过程,在文末附上这篇文章的信息,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先看完这文献后再看我下面的叙述。

正文开始!

         

 

摘要主体内容(DEEP L翻译)

开发了一种生物炭负载的片状CuO (e-CuO@BC),它通过非自由基途径表现出对过氧化二硫酸盐 (PDS) 的有效活化。活化机制被确定为 (i) 通过 e-CuO@BC 和 PDS 之间的外层相互作用形成表面键合活性复合物,以及 (ii) 通过 Cu(I)/Cu(II) 氧化还原对的循环连续产生1O2。此外,PDS 的活化主要发生在 e-CuO 的晶面 (001) 上,Cu 原子占据该晶面,Cu–O–C 键很好地促进了活化,CuO 周围诱导了富电子中心。PDS 活化产生的两种氧化物质,包括表面键合活性复合物和1O2,对富电子污染物表现出高度选择性降解。    

         

 

实验结论

1. 1O2 was the dominant reactive species in the degradation reaction. (通过猝灭剂实验表明1O2是降解反应中的主要活性物种)

2. However, a complete inhibition on 2,4-DCP degradation (i.e., a degradation efficiency close to an adsorption efficiency of 18.32% by e-CuO@BC as shown in Figure S6) was hardly achieved even with an excessive amount of FFA (Figure 2c), indicating another degradation mechanism of 2,4-DCP in addition to 1O2 attack. (使用过量的FFA也几乎无法完全抑制 2,4-DCP 的降解,推测除1O2攻击之外,还有另一种降解机制)。

图2 c

3.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the increase in ionic strength will compress the electric double layer on the particle surface, thus significantly affecting the outer-sphere interaction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 between solutes and particles; however, the increase in ionic strength will not affect inner-sphere interaction, such as covalent bonds, covalent binding, and ionic bonds. (19) As shown in Figure 3a, when the NaClO4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from 0.04 to 0.12 mol/L, the degradation rate of 2,4-DCP decreased gradually, implying that outer-sphere interaction may exist between the e-CuO@BC complex and PDS for 2,4-DCP degradation. It can be speculated that the majority of PDS was activated by CuO@BC through outer-sphere interaction rather than inner-sphere interaction, because the effective decomposition of PDS occurred only in the presence of 2,4-DCP (Figure S11).(通过离子强度实验推测大多数 PDS 是通过外层相互作用而不是内层相互作用被CuO@BC激活的,因为PDS的有效分解仅在2,4-DCP 存在下发生(图 S11)。)    

这就引出来了两个问题:

1. 猝灭剂无法完全抑制降解就能说明体系存在其它机制?就算是均相自由基体系也不太可能出现存在完全抑制的情况吧。

2. 图S11和图2c是矛盾的。本研究中提及了反应机制是存在单线态氧和表面络合机制,而且图2c表明体系是以单线态氧机制为主。那么在不加污染物的情况下,反应体系理论上也应该会持续地产生单线态氧,且单线态氧会发生自猝灭,从而引起氧化剂的持续性地消耗,不应该如图S11所示差距这么大。若真差距这么大,则表明单线态氧机制在其中作用很小,即猝灭实验不应该这么显著。

还有一种可能是该体系中是以表面络合反应为主,且FFA本身可以与表面络合物反应从而产生图2c的情况,如果是这样,那么文章单线态氧的降解贡献情况就需要再进行衡量了。       

第3点中提到了通过离子强度实验来验证表明络合,还引了篇文献,正好我也好奇这实验是怎么证明的,就点进去参考文献看了下。结果这篇参考文献就是做CuO的表面络合机制判断与研究的。再看一下细节,哦豁,这篇研究就是直接用的这篇参考文献的验证手段。从离子强度实验、PDS分解实验、红外与拉曼实验,一脉相承。但作者貌似忽略了两篇研究的结论的区别,这篇研究的结论是存在单线态氧与表面络合,而参考文献中的结论是表面络合机制。参考文献中只存在表面络合情况的话,图S11类似的趋势就很合理。    

当作者直接照搬实验思路与结论而不加调整,就会出现我刚刚提出的图S11与文章结论矛盾情况。

参考文献链接https://doi.org/10.1021/es501218f

感兴趣的可以对照看看是否是一样的论证思路

         

 

         

 

此外还发现了两个我不太懂的地方,有了解的热心朋友可以留言解答下

Q1:对于土壤污染物降解实验,粉末与土壤混合后,貌似无法正常分离测试。如何测试粉末材料对污染物的吸附?就算洗的话有可能把吸附在材料上的污染物洗下来吧?

All catalysts showed low adsorption efficiency toward 2,4-DCP as well (Figure S6).(所有催化剂对 2,4-二氯丙醇的吸附效率也很低(图 S6)。)

         

 

Q2:在催化剂经过使用后,其中一价铜占多数?理论上材料经过催化氧化后,是不是材料内的金属氛围应该偏向于氧化态?其引用的参考文献32中的铜基材料经过催化氧化后材料内的铜是以二价铜为主(Environ. Sci.: Nano, 2019,6, 105-114)。    

Based on the deconvolution of the Cu 2p envelope, the proportions of Cu(I) and Cu(II) were 48.46 and 51.54% in the fresh catalyst, respectively; after the reaction, their proportions became 55.82 and 44.18%, indicating a partial conversion from Cu(II) to Cu(I). (根据Cu 2p的解析,在新鲜催化剂中,Cu(I) 和 Cu(II) 的比例分别为 48.46% 和 51.54%;反应后,它们的比例分别变为 55.82% 和 44.18%,表明 Cu(II) 部分转化为 Cu(I)。)

         

 

本篇讨论的文章:Environ. Sci. Technol. 2022, 56, 15, 10710–10720

也可通过复制下面链接直接打开: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est.2c01759

         

 

   

以上就是这期的主要内容,感谢观看!如果觉得有帮助,可以关注、点赞、转发。期待下期再见!


END


往期推荐

材料酸性位点表征与相关研究:路易斯酸(Lewis)与布朗斯台德酸(Bronsted)

AOPs中如何更好鉴定自由基?

在非自由基活化途径中,PMSO是否能够作为高价金属氧化物的鉴定剂?

自由基与非自由基总结(附部分更新与说明

图文教程:化合物随pH值变化的形态分布图绘制



       

 

   

Nano想屁吃
偶尔学习日常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