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重视加强青年国民身份认同!

楼市   时事   2024-07-15 10:02   中国香港  

特区政府一直致力推动香港青年做到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共同守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行政长官在上月发表的施政报告中更明确指出,特区政府将会把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不同层面加强国家历史文化和国情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在世界范围内,国民教育具有普遍性。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国在国民教育问题上有基本共识,国民教育是提升人才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特别是随着世界格局的调整,社会的变迁,为了更好地迎接时代的挑战,各国普遍重视教育和教育体制的改革, 国民教育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1985 年中英两国政府签署《联合声明》,香港进 入过渡期,港英政府开始重视国民教育。1985年港英政府发布的《学校公民教育指引》(以下简称为《指引》)确立了公民教育的基本政策,殖民教育的内容有所淡化,但未彻底纠正。例如只谈政治参与,回避、 淡化「国家」、「民族」观念,强调以香港为本位,曲解英国侵占香港的真相等。教科书将与中国有关的部分「空白化」,以割裂香港居民与中国文化的历史性联系。港英政府当时推行的国民教育是在没有国家、民族观念的前提下展开的,属「虚假的国民教育」。上述发展阶段香港国民教育处于「边缘化」状态。港英政府的殖民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和功利性质,从两个方向着手进行同化。

「宗主国化」, 即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宗主国的制度输入、文化渗透和价值移植,强化当地居民对宗主国社会文化制度的认同。「去本国化」,模糊原有的国家意识,淡化原有的民族身份。基于殖民统治需要而进行的国民教育,目的就是要保持殖民统治的合法化和正当化,使香港居民失去抵制和抗拒的内在驱动力量。港英政府的国民教育带来的消极后果明显,有调查显示,香港的年轻一代,爱国爱港程度偏低,国民意识薄弱。


在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之后,香港中小学一直沿用原有的《学校公民教育指引》,直到2007年才更新国民教育内容。香港在2011年推出「德育及国民教育课程指引(小一至中六)咨询稿,建议将此科列为必修科,并在2012年计划将此学科列为必修科。然而,部分课程内容被「妖魔化」,批评内容偏颇、注重「情感」触动、剥夺学校自主强制推行,被评为「洗脑」教育,因而激发起一些团体反对,例如「学民思潮」和「国民教育家长关注组」。这些团体发起了多次游行、示威等活动,迫使政府宣布搁置课程指引,让学校自主决定是否开展国民教育科。

在搁置课程指引之后,特区政府再没有推动国民教育,导致香港人的国家意识淡漠、民族凝聚力的松散,人们在心理结构上对本土社会文化制度和民族传统的疏离甚或隔阂。国际著名经济学家刘遵义曾在报章撰文表示,他在2004年回到香港后,很惊讶地发现中国历史已不再是中小学必修科目,而在英国、美国、日本,以及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国民历史都是必修科目,香港不应例外。这种情况能够从调查数字中看出来,根据2019年6月的调查结果,在「修例风波」期间,只有20.9%受访者表示认同自己中国人身份,创下历史新低。

回归之后,香港的国民教育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国民教育呈现出根本性的变化。在香港的语境下,国民教育有特定的内涵,即学校通过有系统的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对国家民族的认知,以及情感的孕育,帮助学生探索自己的国民身份及培养国民身份认同,旨在建立学生对国家的共同信念和价值,从而认识自己、社会和国家,并培养他们对国家的归属感、民族光荣感、承担精神和国民身份认同。


今年10月,14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其中第二条指出:「国家在全体人民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和增进对中华民族和伟大祖国的情感,传承民族精神、增强国家观念,壮大和团结一切爱国力量,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人民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

香港与祖国风雨同舟、血脉相连,在社会各界建立以爱国爱港为核心、与「一国两制」相适应的主流价值观,贯彻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当然是应有之义。其中,青年是香港的未来、希望和栋梁,也是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推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力量。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表示,由他领导的宪法和基本法推广督导委员会,明年初会成立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小组,协调政府部门和非政府机构,全方位推动国民教育。此外,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会成立弘扬中华文化办公室,负责举办推广中华文化和历史的活动,包括明年起推出的中华文化节。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2年的七一讲话指出:「青年兴,则香港兴;青年发展,则香港发展;青年有未来,则香港有未来。要引领青少年深刻认识国家和世界发展大势,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识。」以上是习主席对香港「四点希望」之一,就是要求香港做好国民教育,培育拥有国民身份认同的青年人。




本文作者

龍子明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香江评论
坐看香江風雲,洞覽九州豐韻。 來自香港商報·評論中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