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研质量已「超美超欧」?
楼市
社会
2024-06-27 10:00
中国香港
对上一期《经济学人》,封面题为《中国科学的崛起》,内文《中国已成为科学强国》引述数据指,中国科学家近来已进占高质素科学界别顶尖,由美欧日主导的旧科学世界秩序即将落幕。 |
| |
按作者国籍划分的「High-Impact Papers(最具影响力论文)」,中国于2010年的全球占比不足 10%,但到2020年已升穿40%;此消彼长,美国和欧盟则从千禧年之初共占近90%,后者至今仍维持在30%左右,前者则从近60%之多,于2020年首次跌穿40%。而对科学期刊《自然》的论文刊登贡献,于 2014年相关「《自然》指数」初发布时,中国的贡献度不足美国的三分之一;截至去年,中国已经超越美国,同时也超越欧盟。文章引述荷兰的 Leiden Ranking排名指,以科研产出数量计算,首十间大学中国已占其六。 《经济学人》强调,中国论文存在滥竽充数情况,但以上指标已在质素上把了关,亦即由量到质均已「超美超欧」。文章最后表示,几乎没有现象表明中国科学巨头不会继续壮大,并以一位牛津大学教授的话作结:「认为中国奇迹有限制是极不明智,因为目前为止这没有任何限制。」
对上一期《经济学人》指,中国已成科研超级大国,科学论文质量已经「超美超欧」。再细察看,甚么范畴领先较多?甚么原因驱使致胜?文章引述科学期刊《自然》的统计指,以「最具影响力论文(High-Impact Papers)」全球占比看,中国在物理科学、化学、地球与环境科学俱处领先地位,美欧则仍在普通生物学和医学科学上占优。其中,中国作者占了物料科学逾80%,远高于美欧不足20%,其余在物料科学、工程学等,中国占比亦达70%;反过来,美欧在太空科学的占比超过80%,中国只有20%。文章表示,中国的强大工业根基,有利于大规模生产科研成果,而金钱、设备、人才等三个领域亦为关键。其中,OECD的数据显示,以PPP(购买力平价)计算,2012年中国于大学及政府的科研开支约600亿美元,仅相当于美国一半;到2021年,前者相关开支已翻倍至逾1400亿美元,后者则仅微增至1300亿元左右。中国已拥有世界级的超级计算机、天文望远镜、暗物质探测器等设备,而在中国积极吸纳人才包括「海归」的同时,文章就非议美国反过来赶跑中国科学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