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30日,山西省召开全省领导干部会议。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姜信治出席会议并宣布中央决定:骆惠宁同志任山西省委委员、常委、书记,王儒林同志不再担任山西省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消息传来,很多人颇感意外。
因为两年前,山西省先后有8名省部级高官落马,发生了“塌方式腐败”。王儒林从吉林省委书记任上,调任山西,接替袁纯清,出任山西省委书记。
而此时,王儒林刚满63岁,离65岁正部级退休年龄还差两年。很多人都在问,到底什么情况?
2014年9月1日,王儒林连秘书都没有带,只身赴山西,临“危”受命,成为反腐“重灾区”山西的省委书记。
就职发言时,王儒林说:“正视问题不回避、惩治腐败不手软、反对‘四风’不反弹,革弊立新、激浊扬清,努力开创山西弊绝风清的新局面”。在出席晋商大会时,他透露,解决山西的问题,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015年9月1日,王儒林入晋已满一年。在官场“塌方式腐败”、经济“断崖式下滑”的山西,这一年里,王儒林以“救火队长”之姿,重整山西官场,直面经济转型挑战。
在反腐风暴下,山西是受到重创的省份之一。2014年9月山西省委重大调整后,人事冻结,截至2015年4月17日,山西空缺省管干部311名(不含虚职)。其中,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免职造成空缺的有34个。
所以山西选官一直备受外界关注。在2015年全国两会上,王儒林坦言,如何选人用人是目前面临的最棘手问题。王儒林现场表态“这些岗位不能长期空缺”,同时也提出了要求:不能今天提上来,明天又“进去”了。
他举例称,在一个腐败“重灾区”的市,为寻找县委书记的人选,省委组织部在该市与622人进行直接谈话,据此拟成名单。然而排第二位的官员,在半个多月时间内就被牵扯进去了。还有一个自荐者,排位靠前,还打包票没问题,推荐他的人也不算少,结果一个月内也掉进去了。
随着山西省多位副省级干部的落马,一些官员甚至担心山西会有一场大规模的运动式审查。对此,王儒林也作出承诺,我们绝不会搞政治运动,也不会搞人人过关。
2015年8月16日,王儒林介绍,“今年以来,我们省委常委会先后研究了9批干部,其中提拔重用了95人,把山西因为各种原因空缺干部的主要岗位基本配齐了。”
但同时,山西的经济却面临着“断崖式下滑”。
据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山西GDP同比增长2.7%,仅比倒数第一的辽宁高0.1个点。而山西官方数据显示,自2014年8月以来,全省财政收入连续11个月累计负增长,11市中有8个市出现下降,86个县出现负增长。
从上到下,山西官员为发展而焦灼。2015年8月21日,某市委书记一句话,在一些地方官员微信中流传:“你要招商引资,连瓶汾酒都不给人家喝,怎么能体现出热情好客?我们要大胆去工作,去开拓,只要别装错兜、别上错床就行!”
"上海观察"曾有分析文章透露,在王儒林调任山西省委书记那年的夏天,一名已经退休的吉林省委老领导与中组部人员有过交流。这名老领导是往届中共中央委员,曾一手提拔王儒林。中央考虑调动省委书记需要倾听他的意见。
该老领导对王儒林的评价是:"一是政治立场坚定","二是有大局观念","三是能驾驭好四大班子","四是廉洁奉公,主要是对家人和身边的工作人员","五是懂经济","六是有自身魅力"。
这自然都是加分项。
彼时山西深陷两大困境:腐败严重、经济低迷。综合上述信息来看,王儒林是治晋的合适人选。
数据显示,自王儒林2014年9月履新至2016年1月,山西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案28668起,处分31164人,包括结案处理和正在立案查处的厅局级干部129人,移送司法机关34人;结案处理和正在立案查处的县处级干部1565人,移送司法机关157人。
山西官场基本实现了由乱到稳的转变。
但近两年过去了,虽然腐败现象得到了明显遏制,但经济低迷的问题,反而有加重的迹象。
中央为何要在此时着急“换人”?
一是形势比人强,王儒林在山西取得了的显著反腐成绩。但此时,全国反腐形势在众多不同层级官员落马后,也由高压渐次走向相对"低压"态势,虽不时还有"老虎"落马,但密集程度、整体层级及数量,已有不小降幅。某方面来说,山西官场乃至整个国内官场,虽仍不时有官员落马,但已渐趋稳定。
二是目前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巨大,发展依然紧要,尤其伴随反腐形势趋稳,更多的注意力自然转移到经济发展上。
其实,经济发展的步调一直被强调要稳当、加速,而革弊立新、激浊扬清的反腐目的之一是改善和创造更好更健康的营商环境,服务于经济发展。某一时期,反腐的步调可以迈得比经济发展稍快些,但最终还是经济发展呈现引领之势。
对目前的山西乃至全国来说,都是如此。
在王儒林入晋时,山西经济颓势明显。2014年山西上半年GDP增速为6.1%,位列全国倒数第三,前三季度山西GDP增速也在全国倒数三名之内,最终山西2014年全年GDP增速为4.9%,只比年初既定目标"9%"的一半多一些,在31个省区市排名中垫底。
2015年山西GDP增速为3.1%,颓势更剧。2016年一季度为3%。严峻形势不言而喻。
反腐之余,王儒林也明白提升经济的重要性。其力主加大脱贫攻坚、城中村改造等工作力度,并力图改善官员与民营企业的关系,提振民营经济的活力;提出把旅游业作为非煤产业的首位产业;2015年8月,时任国资委主任张毅亲自带领58家央企集体入晋洽谈合作。这是近年来该省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一次重大招商引资活动。此次洽谈共签约47个合作项目,总投资约1555亿元,拟引资973亿元。
种种努力之下,山西却一直未能止住经济下坠的势头,"最困难时期"的声调一直在回荡。
不管是外部大环境不好,还是内部问题积弊已深,或者自身分身乏力难以顾及……诸多主客观因素的辩解,依然回避不了王儒林没有撑起提振山西经济这一重任的事实。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它是一个国家繁荣发展的基石,也是每个人生活的基础。经济还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社会关系、文化水平,以及国家间的关系。
虽然王儒林在反腐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作为省委书记,也应当为地方经济的不断下滑承担相应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