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平同志较为后悔的一位官员的人事调动是什么?
文摘
2024-11-11 18:08
江苏
有一位官员,他曾经担任过中国最大直辖市的“一把手”,但由于任职期限较短,知道的人并不多。芮杏文出生于1927年,江苏灌南县人。他少年时期就读于滨海中学,15岁的时候就已经是学校青年救国会宣传部的副部长,抗战胜利后曾远赴东北,参与开创革命根据地。建国后,芮杏文长期在化工、国防部门工作。1978年,他因为专业能力过硬,被越级提拔为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1985年6月,芮杏文调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同年,江同志赴任上海市市长。芮杏文在上海呆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做出的贡献有目共睹。在他的施政蓝图中,“东方明珠”上海应该在改革开放中重放光彩,成为一座“开放型、多功能和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有人说,芮杏文不易相处,是个性使然。他讲话开门见山,没有一句官话、套话,为人做事要求严格,一向重行不重言,不喜欢别人的阿谀奉承。不仅对部属如此,即使对北京来的元老、中央领导人或高干子弟也从不拉关系、套近乎。他后来的政治前途因此受到影响。许多熟悉他的人都说:芮杏文对具体业务更在行,对做官兴趣不大。1986年3月,上海召开第五次党代会。当时上海的经济发展已经处于瓶颈。三十多年来,国家每年40%的财政开支依赖这个城市,却没有任何投入,城市基础建设几乎一片空白。芮杏文在报告中提出“把上海建设成为开放型、多功能和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向中央政府上缴的税一分钱也不能少,上海建设的资金从哪里来?芮杏文提出了两条思路:一是从社会募集资金,二是搞土地置换和批租。同年9月,上海静安证券交易营业部开业。当时资本还是一个异常敏感的字眼。上海的股票交易顿时成为全世界瞩目的焦点,在国内也引起了激烈争论。时任央行行长就曾是反对派之一。1987年,芮杏文亲自陪同她参观静安营业部。行长在调查研究后表示赞成让股票交易继续试下去。15岁就参加革命的芮杏文大部分时间从事经济工作。解放前就在东北解放区搞工业。1950年从中国人民大学企业管理专业毕业,以后长期在化工﹑军工﹑航天﹑城市建设﹑计委等系统担任领导职务,是党内真正懂经济的少数高级干部之一。因此,他的兴趣一直在经济工作上,看重的是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在上海的这几年,作为市委书记的芮杏文却一直在抓经济﹑抓改革。芮杏文在和上海经济学家座谈时,提出马克思的“级差地租”理论,启发大家去思考如何合理利用上海的土地资源。上海黄金地段有许多建筑被大大小小的机关团体占用,风景秀丽的黄浦江沿岸都是仓库码头和工厂。芮杏文指示着手试点土地置换,把黄金地段和浦江沿岸的地皮让出来开发商业用途,以获取最大的经济回报。同时,他还在小范围内指示大家研究把土地有偿批租给外商和私人企业使用的可能性,为此还派遣市委的同志带队去香港考察港府拍卖土地的做法。后来股票交易和土地批租成为上海政府的主要财源,为上海“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奠定了经济基础。如果没有芮杏文的改革胆略和经济头脑,今日上海的成就是不可能的。然而,芮杏文并不满足于此,他将目光投向了浦东。当时浦东是一片荒凉的土地,但他慧眼识珠,料定这块土地将来大有作为,制定了详尽的开发计划。为了募集资金,他决定效仿西方资本主义市场,在上海开设证券交易所。这一决定引发了巨大争议,最终他被调离上海,安排到中央工作。芮杏文调任中央工作后,上海的发展虽未停步,但浦东的开发进程却一直滞后。后来,邓公在一次视察上海时,亲眼目睹了浦东开发进度的缓慢。他走在黄浦江边,看着对岸大片的荒地,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懊悔之情。邓公对随行人员说道:“如果当初没有将芮杏文调走,浦东的发展肯定会更快,现在这里早该是一片繁荣景象。上海的腾飞,或许会提前五年实现。”2005年6月5日,芮杏文同志因病抢救无效离世,享年78岁。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名字或许已经变得陌生,但他的历史贡献不应被轻易遗忘。作为一名精通经济的学者型官员,芮杏文提出的许多理念,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