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的发展一直以来都在追求更薄的层厚更高的分辨率,而今天介绍的脑表面成像却是采用较厚的层厚,利用部分容积效应,使图像看起来更立体,能直观显示颅内占位性病变的位置关系,还能直观显示老年脑中的脑沟增宽。
脑表面成像,SAS(Surface Anatomy Scanning),就是基于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进行扫描,使用较厚的层厚得到立体直观的图像,而且扫描时间特别快,不到20s就能得到单方位的SAS图像。
SAS该技术十分简单,没有太复杂的参数和过多注意事项,我也只是想通过这篇文章让大家认识更多的图像,为数不多的基础序列,通过不同参数的不同组合,可以得到不同部位不同效果的图像,磁共振学习的乐趣也在于此。
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平时在序列中的缩写一般为SS或SSH,表示Single Shot,联影为ss-fse,GE为SS-FSE,飞利浦为SSh-TSE,西门子为SS-TSE。
单激发序列有以下特点:
①扫描速度快,通常为秒级扫描;
②一次90°射频激发脉冲后接着多个回聚脉冲,一次90°射频激发脉冲采集完整个K空间需要的回波信息;
③回波链较长,回波间隙较短;
④图像权重为T2WI对比,常用于MRCP、MRM等重T2水成像;
⑤由于只有一个90°射频激发脉冲,理论上来说TR是无穷大,但综合考虑图像对比、扫描时间以及图像SNR,会设置一个相对的TR值。
以下为自己画的单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的脉冲示意简图,90°射频激发脉冲后有多少个回聚脉冲,就表示回波链有多长。
图1: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脉冲示意简图
SAS序列的参数就是扫描层数为1层,采用较厚的层厚,大概为30mm左右,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层厚,扫描方位没有什么限制,看看感兴趣在哪就扫哪。扫描时间较短,所以分辨率信噪比可以设置高一些。可能会有老师注意到该序列的TE较长,这是因为需要较长的回波时间来实现重T2的权重对比。图2:联影磁共振SAS序列常规卡、拓展卡参数
与常规的FSE序列计算扫描时间不同,单次激发FSE序列的扫描时间与回波链ETL及回波间隙ES有关,扫描时间TA=ETL*ES,同时还要考虑其他影响扫描时间的因素,比如激励次数、扫描层数、加速因子等,就像上图中看到的使用了1D的FAST加速。还有我也有一个疑问,单激发中的TR时间是否表示了序列的扫描时间,以这个序列来看TR为8000ms,平均次数为1次,换算下来和扫描时间差不多,希望有老师能够解惑。图3:SAS序列回波链、回波间隙、扫描时间
以下为SAS的图像定位,上下左右前后一共扫了6组序列。 图4:SAS序列定位
定位就是采用冠状位COR,在颅脑矢状位图像上将基底动脉包含就行。图8:BPAS序列定位及反色图像
以上就是单激发序列及脑表面成像的简单介绍,原理定位扫描都十分简单,但目前应用较少,感兴趣的老师扫描颅脑若发现占位性病变或老年脑可以试着加做一下这个序列,这种直观显示的磁共振图像一目了然,可能更受临床医生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