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
审计常见问题剖析及改进建议
ADMINISTRATIVE AND PUBLIC INSTITUTIONS
在当今社会,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资金运用与管理效率直接关系到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社会福祉的增进。然而,审计过程中频繁暴露的若干问题,不仅挑战着公众的信任,也亟需我们共同面对与解决。本文将深入探讨行政事业单位审计中发现的常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旨在促进单位的透明化管理,提升服务效能。
01#
预算管理问题
Budget management issues
预算编制与执行脱节/Disconnect
between budget formulation and
execution
某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制年度预算时,未能充分考虑项目实际进展和资金需求,导致预算编制与实际执行存在较大偏差。例如,某市文化局在编制202X年度的部门预算时,计划对市内的多个老旧文化设施进行修缮和升级。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以下问题:
项目实际进展与预算不匹配:部分老旧文化设施的损坏程度远超预期,导致实际资金需求大幅增加。例如,某文化中心的屋顶修缮预算仅为50万元,但最终实际花费达到了80万元,超出了原预算30万元。
资金分配不合理:未能准确预测各项目之间的资金需求差异,导致一些资金需求较大的项目资金不足,而一些资金需求较小的项目则资金过剩。
项目变更未及时调整预算:部分项目的实施方案发生了变更,但预算并未及时做出相应调整,导致预算与实际执行之间存在较大偏差。
缺乏有效的预算执行监控:未能建立有效的预算执行监控机制,无法及时发现和纠正预算执行中的偏差。
预算调整不规范/Irregular budget
adjustment
行政事业单位在执行年度预算时,面对项目实际情况的变化,需要对预算进行调整。然而,该单位在调整预算时,未经法定程序擅自调整,且调整理由不充分,调整金额较大,引起了审计部门的关注。例如,某市属行政事业单位在年初制定了详细的年度预算计划,但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政策调整以及项目实际需求的变化,部分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与年初计划产生了较大偏差。单位领导在未经过上级主管部门审批、未经过内部民主决策程序、也未向同级财政部门报备的情况下,擅自对多个项目的预算进行了大幅调整。审计部门在后续的审计工作中发现了该单位预算调整不规范的问题。
预算绩效管理不到位/Budge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s not in place
某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了一个重要项目时,虽然在预算编制时设定了明确的绩效目标,但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绩效监控和评估机制,导致项目进展缓慢,绩效目标未能如期实现。例如,某市环保局为了改善当地水质,决定实施一项重要的水质改善项目。该项目预算总额为500万元,旨在通过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和加强水质监测等手段,在两年内使城市主要河流的水质达到国家二类水体标准。然而,由于项目团队未能建立有效的绩效监控体系,缺乏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项目进展并不顺利,资金出现了大量结余,但绩效目标完成情况不佳。
对策建议
1、加强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前瞻性
深入调研与评估:在编制预算前,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项目评估,确保预算与项目实际进展和资金需求相匹配。
细化预算项目:将预算项目细化到具体的工作内容和费用明细,提高预算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
2、优化资金分配与调整机制
资金分配合理性:根据项目的重要性和紧急程度,合理分配预算资金,确保关键项目得到优先保障。
规范预算调整程序: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预算调整,加强预算调整的审核和审批流程。
3加强预算执行监控与评估
建立预算执行监控体系: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预算执行监控平台,实时跟踪预算执行情况。
强化绩效监控与评估:建立项目绩效监控体系,明确绩效目标和评估标准,定期评估项目进展情况。
4、完善预算绩效管理
设定明确的绩效目标:在预算编制阶段,设定清晰、可量化的绩效目标,并将其纳入项目合同和预算计划。
加强绩效反馈与奖惩机制:定期对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与项目资金拨付、团队绩效挂钩。
5、加强内部控制与审计监督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明确职责分工和审批流程,确保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加强审计监督: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检查,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和问责。
02#
财务管理问题
Financial management issues
会计核算不规范/Irregular accounting practices
具体表现为入账发票缺失、借款无借款单据、无领导审批,以及车辆保养存在无维修审批单等。
例如:某市教育局下属的一所中学,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方面存在不规范现象。近期,市审计局对该中学进行了财务审计,发现了以下主要问题:
入账发票缺失:审计发现,该中学在采购教学设备、办公用品等物资时,部分款项已经支付,但对应的入账发票却未能及时提供或完全缺失。这导致这些采购款项的合法性和真实性无法得到验证,影响了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借款无借款单据:审计还发现,该中学的部分教职工因公务需要预支款项时,未按照规定填写借款单据。这些借款通常涉及差旅费、会议费等,由于缺乏必要的借款单据,使得借款的用途、金额和还款情况无法得到明确记录,增加了财务风险。
无领导审批:在审查该中学的财务支出时,审计发现部分支出事项并未经过必要的领导审批。例如,某笔大额的维修费用支出,并未见到校长的审批记录。这种无审批的支出行为违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规定,降低了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效率。
车辆保养存在无维修审批单:该中学拥有一定数量的公务用车,但在车辆保养方面存在无维修审批单的问题。审计发现,部分车辆的保养费用支出缺乏必要的维修审批单,使得这些支出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无法得到验证。这不仅影响了财务数据的准确性,还可能存在滥用资金的风险。
违规发放津补贴/Irregular distribution of allowances and subsidies
单位在发放独生子女春节费、考勤奖等津补贴时,未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导致部分津补贴发放不合规。
例如:某市文化和旅游局下属的一家事业单位,在近年来被曝出存在违规发放津补贴的问题。该单位在发放独生子女春节费、考勤奖等津补贴时,未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执行,导致部分津补贴的发放存在不合规现象。
独生子女春节费发放不合规:该单位在发放独生子女春节费时,未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进行。具体来说,单位在发放时未考虑员工的实际情况,如员工是否真的有独生子女、员工是否在职等,而是采取了一刀切的方式,给所有员工都发放了独生子女春节费。这不仅违反了相关规定,也导致了资金的浪费。
考勤奖发放标准不明确:在考勤奖的发放上,该单位也存在不合规现象。单位未制定明确的考勤奖发放标准,而是根据领导的主观意愿进行发放。这导致了考勤奖的发放存在不公平、不透明的现象,也引发了员工的不满和抱怨。
未严格执行审批程序:在津补贴的发放过程中,该单位还存在未严格执行审批程序的问题。部分津补贴的发放未经过必要的审批流程,而是由个别领导直接决定。这不仅违反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规定,也增加了资金被滥用的风险。
对策建议
1、建议行政事业单位建立严格的采购管理制度,确保每次采购都能及时获取并保存合法的入账发票。
对于已经支付但发票缺失的款项,应立即与供应商联系,要求补开发票或提供其他合法凭证。加强内部审计和财务检查,确保所有采购款项的合法性和真实性得到验证。
2、制定并严格执行借款管理制度,要求教职工在预支款项时必须填写借款单据,并明确借款的用途、金额和还款计划。定期对借款情况进行清理和核对,确保所有借款都有明确的记录和还款计划。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提高他们对借款管理的重视程度。
3、建立并完善财务审批制度,明确各项支出的审批流程和责任分工。对于大额支出或重要事项,必须经过领导审批后才能进行支付。加强对审批流程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所有支出都经过必要的审批程序。
4、制定车辆管理制度,明确车辆保养的审批流程和责任分工。每次车辆保养前,必须填写维修审批单,并经过相关部门审批后才能进行保养。加强对车辆保养情况的记录和检查,确保所有保养费用都有明确的审批依据。
5、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执行独生子女春节费的发放。在发放前,对员工的实际情况进行核实,确保只有符合条件的员工才能领取。建立并完善津补贴发放记录,确保所有发放都有明确的记录和依据。
6、制定明确的考勤奖发放标准,并经过相关部门审批后执行。考勤奖的发放应基于员工的实际出勤情况和工作表现,确保公平公正。定期对考勤奖发放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发放标准。
7、加强对津补贴发放审批程序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所有发放都经过必要的审批流程。对于未经审批或审批不完整的津补贴发放,应立即进行整改和纠正。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财务管理水平。
03#
资产管理问题
Asset management issues
资产账实不符/Assets account does not match the actual situation
单位在资产管理中未能做到及时、准确的记录和更新,导致账面上的资产数据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
例如:某事业单位在2023年度接受了一次全面的财务与资产审计。审计过程中,审计机关发现该单位在资产管理上存在严重问题,尤其是资产账实不符的情况十分突出。
审计机关在对该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清查时,发现有多台已经报废的车辆仍然挂在固定资产账上,而这些车辆实际上已经被处理或报废多年。
同时,审计还发现了一些新购置的资产并未及时入账,导致账面上的资产数据与实际情况存在明显差异。
账实不符的具体表现:
已报废资产未核销:多台2010年前购置的车辆,已在多年前报废,但单位并未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资产核销处理,导致这些已报废的车辆仍在固定资产账上占有位置。
新购置资产未入账:2022年和2023年初购置的一些办公设备和家具,由于管理不善或疏忽大意,并未及时登记入账,造成账面上的资产数据与实际资产存量不符。
资产处置不当/Improper asset disposal
单位在资产处置过程中未能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程序,例如未经批准擅自处置国有资产、弄虚作假,人为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对已获准处置资产不进行处置,继续留用、资产处置信息不公开,导致资产处置存在漏洞和风险。
例如:某县教育局下属的一所中学(以下简称“该中学”)在资产处置过程中,存在未经批准擅自处置国有资产、资产处置信息不公开等问题。这一行为不仅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也损害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未经批准擅自处置国有资产:2024年初,该中学为了更新教学设备,决定处置一批旧电脑。然而,在处置过程中,该中学并未按照相关规定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审批和备案,而是直接将这些旧电脑出售给了一家废品回收站。这些旧电脑虽然已经使用了多年,但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且按照相关规定应该进行公开拍卖或委托有资质的机构进行处置。该中学擅自处置这些国有资产,导致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资产处置信息不公开:在资产处置过程中,该中学并未将相关信息进行公开。这些旧电脑的处置过程、处置价格、处置方式等均未向公众或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披露。这种不透明的做法使得资产处置过程存在漏洞和风险,容易滋生腐败和违规行为。同时,也损害了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该中学的行为被上级主管部门发现后,受到了严肃处理。上级主管部门要求该中学立即整改,并追回流失的国有资产。同时,该中学的相关负责人也被追究了责任,受到了相应的纪律处分。
对策建议:
1、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制定详细的资产管理规定,明确资产的登记、使用、维护、报废等各个环节的流程和要求。设立专门的资产管理岗位,负责资产的日常管理和更新,确保资产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加强资产盘点和清查:定期进行资产盘点,确保账面上的资产数据与实际情况相符。对已报废或已处置的资产,及时办理核销手续,避免资产在账上长期挂账。
3、加强内部监督和审计: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定期对资产管理情况进行审计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4、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程序:在资产处置过程中,必须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进行审批和备案。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处置国有资产,确保资产处置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5、加强资产处置信息公开:在资产处置过程中,应公开相关信息,包括处置过程、处置价格、处置方式等。接受公众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确保资产处置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6、建立资产处置评估机制:在资产处置前,应进行评估和鉴定,确定资产的价值和处置方式。避免因评估不准确或处置方式不当导致的国有资产流失。
04#
公车管理问题
Public vehicle management issues
公车私用问题/The problem of using public vehicles for private purposes
部分公车被用于非公务活动,如员工个人出行、家庭旅游等,严重违反了公车管理规定。
例如:某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该局”)在近年来不断加强公车管理,但仍有部分工作人员心存侥幸,违规使用公车。2023年,该局就发生了一起公车私用的典型案例。
2023年5月,该局一辆公车被举报频繁出现在某高档小区附近,且多次在非工作时间段内出现。接到举报后,该局纪检监察部门立即展开调查。
经过调查,纪检监察部门发现该公车被该局某科室负责人李某违规用于个人出行和家庭旅游。李某利用职务之便,多次驾驶公车前往高档小区接送家人,并在周末和节假日驾驶公车进行家庭旅游。
面对调查结果,李某对自己的违规行为供认不讳。该局纪检监察部门根据相关规定,对李某进行了严肃处理。
给予纪律处分:李某因公车私用违反了公车管理规定,受到了党内警告处分。追回公车使用费用:李某需追回因公车私用产生的所有费用,并上缴国库。
公车费用管理不规范/Irregular
management of public vehicle
expenses
单位在公车费用报销上存在虚假发票、超标准报销等现象,导致公车费用支出过高。
例如:某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以下简称“该委员会”)作为重要的行政事业单位,承担着全市卫生健康工作的重任。然而,在公车费用的管理上,该委员会却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虚假发票和超标准报销现象频发,引起了上级部门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2023年,该委员会在接受上级部门的审计时发现,其公车费用报销存在以下问题:
虚假发票:审计人员在审核报销凭证时发现,部分报销发票存在明显疑点,如发票号码重复、开票单位与实际消费不符等。经过进一步调查,确认这些发票为虚假发票,系相关人员为了套取公款而伪造。
超标准报销:该委员会在公车费用的报销上,未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部分人员将个人消费、家庭消费等非公务活动产生的费用混入公车费用中报销,导致公车费用支出过高。此外,还有一些人员以“加班补贴”、“误餐补助”等名义,超标准报销公车费用。
针对上述问题,该委员会立即采取了以下措施:
严肃查处:对涉及虚假发票和超标准报销的相关人员进行了严肃查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并追回相关费用。
完善制度:该委员会修订了公车费用管理制度,明确了报销标准和流程,加强了报销凭证的审核和监管。同时,建立了公车费用公示制度,定期向全体员工公示公车费用支出情况,接受大家的监督。
公车维修保养管理不善/
Poor management of public vehicle maintenance
单位在公车维修保养上存在未按规定进行维修保养、维修保养费用超支等现象。
例如:某市交通运输局(以下简称“该局”)作为负责全市交通运输管理工作的行政事业单位,拥有一定数量的公车用于公务出行。然而,近年来,该局在公车维修保养管理上却出现了不少问题,尤其是未按规定进行维修保养和维修保养费用超支现象频发,引起了上级部门的关注和审计。
2023年,该局在接受上级部门的审计时发现,其公车维修保养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未按规定进行维修保养:审计发现,该局部分公车未按照厂家规定的保养周期和保养项目进行维修保养,导致车辆出现早期磨损和故障。此外,一些公车在出现故障时,未及时进行维修,而是拖延至严重影响公务出行时才进行处理,影响了工作效率和车辆安全性。
维修保养费用超支:由于未按规定进行维修保养,部分公车在维修时产生了较高的费用。例如,一些本应通过定期保养预防的小故障,因未及时保养而演变成大问题,导致维修费用大幅增加。此外,部分公车在维修时还存在虚报维修项目、提高维修费用等问题,造成了不必要的资金浪费。
对策建议
1、加强公车使用监管:引入GPS定位系统,实时监控公车行驶轨迹,确保公车仅用于公务活动。设立公车使用登记制度,每次使用公车需填写使用申请表,明确使用目的、时间、地点等信息。加强公车停放管理,非工作时间公车应停放在指定地点,避免公车私用。
2、提高纪律意识:定期开展公车管理规定培训,增强工作人员对公车私用危害性的认识。严肃查处公车私用行为,对违规者进行通报批评、纪律处分,甚至追究刑事责任。
3、完善公车管理制度:制定详细的公车管理规定,明确公车使用范围、审批流程、违规责任等。设立公车管理专职岗位,负责公车调度、维修保养、费用报销等工作。
4、加强费用报销审核:建立健全公车费用报销审核机制,对报销凭证进行严格审查,防止虚假发票和超标准报销。
5、完善报销制度:明确公车费用报销标准和流程,规范报销行为。设立公车费用公示制度,定期向全体员工公示公车费用支出情况,接受监督。
6、加强维修保养监管:设立公车维修保养台账,记录每次维修保养的详细情况,包括时间、地点、项目、费用等。定期对公车进行技术检查,确保车辆性能良好,预防故障发生。
7、优化维修保养流程:制定公车维修保养流程图和操作规范,明确维修保养步骤和质量要求。与信誉良好的维修保养厂商建立合作关系,确保维修保养质量。
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资金运用与管理效率至关重要。针对审计中发现的常见问题,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改进,确保预算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和公车管理的规范性和高效性。同时,加强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督,提升单位的透明化管理水平,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务课程安排
报名咨询:张老师
电话:010-5218-0735
手机:13126872555(同微信)
邮箱:3182524089@qq.com
请添加微信获取培训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