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这款好吃的年货,流传千年!

时事   2025-01-30 08:29   安徽  



宋朝时,芜湖人春节吃什么?别的不说,藕糖是少不了的。藕糖无藕,内含孔洞形似莲藕。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款流传千年的美食年货、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丫山藕糖。


近日一早,南陵县何湾镇木山冲的非遗工作室里,声响不绝。咔嚓嚓——传承人方小龙往包装盒上盖日期,红红正正;哗啦啦——工人们给出锅的藕糖滚芝麻,利利索索;咕嘟嘟——柴火灶上的糖浆热了;嘀嘀嘀——外地年前来买糖的客人车子到了……


作为省级非遗传承人,方小龙17岁跟随父亲学艺,24岁独立经营。“以前过年挑两个小稻箩,装上30来斤的糖,到外面吆喝着卖。现在市场越来越好,一年能卖2万多斤,腊月里就要卖出六七千斤,全国各地都发货。”方小龙说,工作室现有十来个工人,一天产300多斤藕糖,“供不应求,不预订直接来买的话,过了中午就买不着了。”


丫山藕糖可谓“天选”年货,室温只有低于20℃才能生产,“温度越低,保存条件越好,口感越酥脆”。其作为年货的历史可追溯至宋代,山乡居民以大米、麦芽糖等熬制糖稀,经“九拽十八拉”,最终形成手指粗细、中间带孔的独特造型,再裹满芝麻,香脆可口。

“形带水乡色彩,味含山间花香。”这是美食家对丫山藕糖的评价。方小龙借着院中的阳光指给记者看,“藕糖的孔是有规律的,中间一个大孔,旁边围满8个中孔,每个中孔旁又有8个细孔,一共73孔。”口味上,传统藕糖裹白芝麻,近年来也推出了黑色款,裹黑芝麻,“口感更香浓些”。


从古至今,丫山藕糖都是芜湖人过年的果盘“王者”,咔咔一顿“狂炫”少不了。以前多配茶,现在名堂多了,配牛奶、饮料、咖啡都行,围炉煮茶也可。吃到下午天热黏软,就放进冰箱冻一冻,拿出来又是邦邦脆。若孩子“贪吃”心切,满嘴满手糖屑,则又别有一番嬉闹年味。

记者:程茜 文 涂志勤 摄

编辑:郭安妮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注大江晚报 设为星标 


大江晚报
28载踔厉奋发、笃行不怠!1996年创刊的大江晚报,致力于关注民生、服务城市,用我们的温暖、理性,犀利、细腻,用可读可视可感可亲,打造情系百姓的现代化互联网媒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