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独具匠心的非遗技艺
还是历经岁月的非遗美食
都为蛇年春节
带来更浓郁的“年味”
芜湖铁画锻制技艺
(国家级非遗)
南陵目连戏
(国家级非遗)
南陵目连戏,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据南陵县志载,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和清代文学家金圣叹都曾先后来南陵观看过目连戏演出。
梨簧戏(省级非遗)
送春(省级非遗)
“送春”是弋江镇东河村春节前后一项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在形式上表现为人们敲锣打鼓,挨门挨户唱春歌。歌词为七字一句,句末押韵,内容多为祝福国泰民安之类的吉祥语。
无为鱼灯(国家级非遗)
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到正月三十,无为人都要玩“鱼灯”祈福。玩“鱼灯”的第一天叫“开灯”,最后一天叫“收灯”。
传说,北宋时包公到陈州放粮回朝后,为大放花灯,曾普召全国各地向朝廷敬献花灯。当时无为人敬献了八条鱼(“鱼灯”),得到朝廷赞扬。当年的劳动人民把玩“鱼灯”用来驱恶、求平安,称“鱼灯”是“吉祥灯”“太平灯”“幸福灯”。
丫山十兽灯(省级非遗)
“十兽灯”始创于清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90余年。“十兽灯”以神话传说中的“十兽”为蓝本,以民间歌舞为依据,戏剧人物脸谱为基调,化妆独到,十兽灯具怪异,歌舞独特,在安徽乃至全国民间灯会中均极为罕见。
陡岗板龙灯(市级非遗)
滚龙灯(市级非遗)
“滚龙灯”是繁昌民间舞蹈的一个重要项目。繁昌人尤爱在节日里或喜庆盛典之际,舞龙助兴。
荻港镇的滚龙灯已有百年历史,龙灯分龙头、龙尾和龙身若干段,由篾扎布糊而成,贴金黏纸,龙段内点灯,舞动时配以唢呐、锣鼓,夜晚再配以焰火,场面壮观,气氛热闹。
历经千年岁月的非遗美食
是舌尖上的智慧与传承
那千年的味道
藏在非遗美食里
春节也有滋有味
丫山藕糖(省级非遗)
丫山藕糖相传始于宋代,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外形似圆柱,粗细如手指,因有七十三孔,酷似莲藕而得名。"藕"与"偶"字谐音,寓意美好。
雍家镇玉带糕(市级非遗)
雍家镇一品玉带糕已有近三百年历史,玉带糕四周白色米粉,中间镶嵌的核桃似黄金,青梅似翡翠,莲子和橘饼如珍珠玛瑙,组织结构紧密细腻,形态美观,片片似玉带,象征富贵吉祥。
“寿记”糕点(市级非遗)
“寿记”糕点工艺系祖传技艺,至少已经历四代。“寿记”糕点以方片糕、绿豆糕、蜜仁糕,及酥糖、芝麻糖、花生糖等传统名点名扬四方,其回味悠长,传递甜蜜幸福的美好祝愿。
芜湖非遗“年味”哪里寻?
“鸠兹遗韵”芜湖非遗新春游园会
“龙腾盛世 福满弋江”第二届弋江区民俗大巡游活动
来古城 迎新年——芜湖古城祈福跨年季
时间:2025年1月29日-2025年2月5日
地点:谯楼广场、古城街区
“我们的节日·欢欢喜喜过大年”暨芜湖市春节“八天乐”系列文化活动
部分图片来源:欢乐芜湖、芜湖市博物馆
关注大江晚报 设为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