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平安戏”,很出彩!

时事   2025-02-02 08:29   安徽  



灵蛇贺岁,“非遗”迎春。日前,2025年芜湖市春节戏曲晚会现场,一幕老带新、传承中创新的梨簧戏表演唱尤为出彩。梨簧戏省级“非遗”传承人们不仅唱响经典《断桥》片段,还与中江中学的学生们共同演绎《游子吟》。当清朗婉转的梨簧调遇上经典诗词,再融入优美舞蹈,韵味十足,魅力十足。



梨簧戏也称“平安戏”,源于芜湖民间的里巷歌谣,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2006年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1年被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列入《保护扶持濒危剧种名录》。


为积极开展梨簧戏保护传承工作,在市委宣传部和市文旅局的关心支持下,芜湖市艺术剧院邀请省、市级非遗传承人来院进行指导,成功复排了一批梨簧戏传统剧目走进村居、景区、校园等,全面展示梨簧戏独特艺术魅力。


“仅梨簧戏专场,这几年每年就有约100场,所到之处,吸引了众多群众驻足欣赏。”芜湖市艺术剧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在保护传承中,越来越多中青年表演者、年轻人爱上梨簧戏,带来新活力。徐叶保就是其中一位,从唱黄梅戏到唱梨簧戏,舞台上的他精心演绎,一丝不苟。


去年11月,梨簧戏走进中江中学后,在很多学生心中播撒了传统戏曲的种子,学校特成立了梨簧戏社团,徐叶保担任指导老师。“孩子们上课很积极,学得也认真,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希望。”为此,徐叶保编导了《游子吟》,邀请省级“非遗”传承人与新生代共同唱响“非遗”正潮新乐章。


对此,学生表演者黄丹青收获满满,“没想到小时候就想学的梨簧戏,现在我也有机会站在大舞台上演绎,过年团圆时我还要在亲友们面前继续唱,弘扬我们芜湖‘非遗’戏曲文化”。


《游子吟》演出现场   吴安亚 摄


这样原创、新潮的梨簧戏还有很多。入选“2023年度芜湖市戏剧创作孵化计划”的《夜空中最亮的星》融入情景剧表演,讲述了“中国好人”“红色经典宣传员”何志成的故事;《探亲记》也将现代演绎和传统梨簧戏相融,再现军人回家探亲的感人瞬间……


首个“非遗版”春节,芜湖市艺术剧院将结合文化进万家惠民演出活动,深入多个县区,将梨簧戏送到基层。


记者芮娟
图片由芜湖市艺术剧院提供
编辑:陈轶敏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注大江晚报 设为星标 



大江晚报
28载踔厉奋发、笃行不怠!1996年创刊的大江晚报,致力于关注民生、服务城市,用我们的温暖、理性,犀利、细腻,用可读可视可感可亲,打造情系百姓的现代化互联网媒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