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一颗跳动着的灵魂却悄然走向了终点。国家一级武术散打裁判、国家一级武术师、芜湖北城实验学校董事长兼校长李俊录日前因病在芜湖离世,年仅55岁。噩耗传来,昔日好友、同仁、学生无不扼腕叹息、默然垂泪。
李俊录有三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他是老幺。13岁那年,李俊录只身离开芜湖,前往河南嵩山少林寺武术学校习武,追寻心中侠肝义胆的武术梦。
在家乡芜湖30年时间里,李俊录一直深耕教坛,可谓桃李芬芳。他创建的芜湖少林文武学校30年来,向部队、公安部门、体育院校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培养了多位国家、省、市级冠军运动员和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在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中,获得各项奖牌800余枚。
汤玲玲是他的得意门生之一。这个当时13岁的巢湖女孩,暑假来到芜湖少林文武学校学习,最终为中国队创造了历史。2010年,她在第20届世界空手道锦标赛上夺得-68公斤级铜牌,实现了中国队在空手道世锦赛上奖牌“零的突破”,同年在广州亚运会上再获铜牌,在2014年仁川亚运会上摘得银牌,在国内赛事中18次蝉联全国空手道比赛冠军。
李俊录与汤玲玲
就在上个月,李俊录发了最后一条朋友圈短视频。视频中,树上的黄叶片片飘零,李俊录却为这条视频取名“金陵之秋,孕育生机”。是呀,秋冬蕴藏生机。待到来年春天,树上的枝叶必定会更加茂盛。
近年来,即使身体情况大不如前,李俊录依旧离不开他深爱的武术教育。对近年来网络上关于传统武术与现代搏击的激烈争论,李俊录勇敢发声,从专业的角度给出了答案。张嵘说,他上过李俊录的课。李俊录在课堂上不止一次地说过,传统武术的核心在于强身健体,武术可以育人,这是中国武术的内核,练武之人在任何地方都要站得正、行得端。武术也可以实战,进入真正的实战需要通过训练来掌握时间差和距离感。因此,李俊录自己在教学中很注重融合西方包括东南亚综合格斗的各种优点和长处。张嵘说,“他的课有理论,有实践,水平很高。”
李俊录的一位老友则评价说,李俊录是武僧,也是儒僧。虽然出身武林,但是李俊录很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尤其喜爱书法和国画,一有时间就自己写写画画,更是将崇文尚武的理念融入教学中。在学校开办了皖南地区首个小学全日制国学班,还与皖江书院联合举办“皖江伏羲夏令营”,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禅武合一、崇文尚武在这里蔚然成风。
斯人已逝,武魂永存。谨以此文,共寄哀思。
▍记者:杨友艺
▍编辑:朱辰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