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在中国,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而LDL-C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主要致病性危险因素,其水平对于心血管健康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LDL-C通常被称为“坏胆固醇”,当其水平过高时,会在血管壁中积累,形成斑块,导致血管狭窄,进而影响血液流动,最终可能引发心脏病发作、中风等严重心血管疾病。研究表明,降低LDL-C水平能够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中国人群中LDL-C水平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和重要性。
在西方人群的研究中,已有证据表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风险之间存在U型关系。但这种关系在中国人群中尚未得到明确验证。针对这一情况,阜外医院的研究团队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综合分析了不同风险分层的中国成年人,旨在确定心血管死亡风险最低的LDL-C水平。这项研究成果已在JAMA Network Open杂志上发表。本文将根据该研究内容,探讨中国人群适宜的LDL-C控制目标。
在对"中国健康评估和通过全国团队合作降低风险(ChinaHEART)"项目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进行分析时,研究团队观察了3,789,025名参与者的数据。该项目涵盖中国31个省份,招募了35至75岁的居民,并根据病史和心血管风险将参与者分为低风险、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队列。数据分析的时间跨度为2022年12月至2023年10月,主要关注的终点是全因死亡率,以及特定原因的死亡率作为次要终点。
在这项研究中,近380万受试者的平均年龄为56.1岁,其中227万为女性,占60%。心血管低风险队列包括283.8万人,高风险一级预防队列有83万人,而二级预防队列则纳入了12.1万人,这些人群已有心血管疾病。
经过中位数4.6年的随访,共记录了92,888例死亡。具体来看,低风险队列有44,977名(1.58%)、一级预防队列有41,217名(4.97%)、二级预防队列有6,694名(5.53%)参与者死亡,其中包括38,627例心血管死亡。
研究结果显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全因死亡或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之间的关联,在不同风险队列中呈现出不同的模式。
在低风险和一级预防队列中,LDL-C水平与全因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脑卒中发病率之间呈U形关联,表明在这两个队列中,LDL-C水平过低或过高都可能增加死亡风险。
在二级预防队列中,LDL-C与全因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之间呈J形关联。这意味着对于已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严格的LDL-C控制对于降低死亡风险至关重要。然而,研究人员也指出,当LDL-C水平过低,低于最佳范围时,这部分人群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略微上升。
对心血管病风险等级进行具体数据分析,未患心血管疾病的低风险群体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理想水平为3.05毫摩尔/升(117.8毫克/分升);而对于未患病但风险较高的一级预防群体,该水平为2.75毫摩尔/升(106.0毫克分升);而已患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群体,理想水平则降至1.45毫摩尔/升(55.8毫克/分升)。特别指出,二级预防群体中,男性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上升与心血管死亡及全因死亡风险增加有关,而该关联在女性中并未显现,表明男性在此群体中需更加严格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研究发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分层中有着显著差异,这一发现强调了针对个体风险水平的差异性脂质管理策略的重要性,尤其是对高风险个体和糖尿病患者而言。同时,研究亦指出中国人群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最佳水平显著低于西方国家,这可能与种族差异、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相关。此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中风及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率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亦支持了这一点。
研究强调了即便在低风险群体中,早期干预和积极降脂治疗的重要性,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在二级预防群体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至1.8毫摩尔/升(70毫克/分升)以下的患者,其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均较低,而极端低水平(1.4毫摩尔/升)并未增加全因死亡风险。
本研究在中国大规模人群中揭示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并指出不同风险分层中这一关系的显著差异。在低风险和一级预防群体中,胆固醇水平低于西方国家;而在二级预防群体中,极低胆固醇水平并未带来死亡风险。这些结果对临床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突显了针对不同心血管病风险水平的个体化脂质管理策略的重要性。未来的研究将深入探讨胆固醇与死亡率关系,有效识别高风险个体,并制定脂质管理策略。同时,考虑潜在混杂因素和逆向因果关系,以全面理解胆固醇与死亡率之间的相互作用。
·END·
参考文献:
【1】Chen L, Chen S, Bai X, et al.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and Mortality in China. JAMA Netw Open. 2024;7(7):e2422558.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更多前沿资讯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