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团队分析近10万国人数据发现,不健康生活方式叠加高遗传风险,冠心病早发风险暴增562%!

学术   2024-11-20 20:01   广东  


心血管疾病稳居我国公民死因首位,每年约有400万生命因之丧生,占总死亡人数的超过40%。心血管病正逐渐威胁到年轻一代的健康,迫切需要有效的预防措施。众所周知,心血管病的发生主要受遗传因素和生活方式的共同影响。深入了解遗传和生活方式因素如何相互作用,及其对不同类型和年龄段心血管病风险的影响,有助于明确改变生活方式对哪些人群更为有利。


近期,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李立明与吕筠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近期在《自然·人类行为》杂志上公布了一项新研究。该研究基于中国嘉道理生物样本库中收集的96,400名志愿者的医疗和基因信息,对比了不同遗传风险和生活习惯组合人群的健康结果


研究显示,那些遗传风险较低但生活习惯不佳的人群,相较于遗传风险低且生活习惯健康的人群,他们提前患上冠心病的风险增加了25%,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上升了74%,脑出血的风险也提高了58%。而遗传风险较高且生活习惯不健康的人群,其疾病风险的增加更为显著,分别比遗传风险高且生活习惯健康的人群增加了562%、234%和553%。


然而,研究也指出,不论是遗传风险高低,只要改变为健康的生活习惯,患病风险都会有所下降。特别是对于遗传风险较高的人群,改变生活习惯后,他们在降低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和脑出血风险方面的改善最为明显,分别可以减少67.8%、57.4%和54.3%的风险。



在对这项研究的方法进行审视后,我相信大家特别关心的是研究者们是如何衡量生活习惯是否健康的。


研究团队依据先前的研究、相关疾病负担以及《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辨识出五种被认为是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①吸烟现状或因病戒烟

②饮食习惯不符合以下三项中的至少一项(日均不食用新鲜水果、日均不食用蔬菜、日均食用红肉或每周少于一次)

③运动量未达到建议最低量的一半

④体重指数(BMI)低于18.5或高于24kg/㎡

⑤腰围超过90厘米(男性)或85厘米(女性)


生活习惯的每个不良因素计1分,得分在0-1分者为健康生活方式,而4-5分则被认为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这种评价方法简洁明了,人们可以迅速判断自己的生活习惯是否健康。


至于遗传风险的评估,研究运用了由我国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顾东风教授领衔研发的多基因风险评分模型MetaPRSs。这个模型于2023年6月推出,是中国人群专属的第一个此类模型。据悉,针对中国人群的“多基因风险评估MetaPRS”检测项目已于本月中旬启动。


为了对各类心血管疾病进行更精确的遗传风险分层,研究团队分别创建了针对冠心病(CAD)、缺血性脑卒中(IS)和脑出血(ICH)的MetaPRS评分模型。研究者还验证了他们所构建的三种MetaPRSs在性能上优于其他的多基因风险评分模型。


图:研究流程


在60岁以下的人群中,相较于低遗传风险个体,高遗传风险个体遭遇冠心病(CAD)、缺血性脑卒中(IS)及脑出血(ICH)的概率分别提升了142%、96%和179%;与此同时,与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人相比较,那些生活方式不良好的人遭遇这三种疾病的危险性分别增加了262%、104%和111%


另外,和高遗传风险以及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参与者相比,低遗传风险且生活习惯健康的参与者在遭受冠心病(CAD)、缺血性脑卒中(IS)和脑出血(ICH)的平均年龄上分别提早了3.4年、6年和1.6年


图:年龄分层


在研究结论部分,科研人员深入分析了遗传因素与个人行为习惯之间叠加影响的后果。


相对于那些遗传风险较低且维持健康生活方式的参与者而言,遗传风险较高同时生活习惯不佳的个体,其提前(于60岁之前)患上冠心病(CAD)、缺血性脑卒中(IS)以及脑出血(ICH)的风险分别增加了562%、234%和553%;而对于这些疾病在较晚年龄发病的风险,也分别提高了547%、131%和255%


图:三种疾病早发或晚发的分层


在考虑遗传因素对疾病风险的影响时,研究显示,不论个体的遗传易感性如何,转向健康的生活方式都能显著降低其发病率。


以冠心病(CAD)为例进行说明。那些遗传风险较高且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群,其早发冠心病的标准化发病率高达183.9/10万人年;而遗传风险同样高但生活方式健康的人群,其发病率则大幅减少至59.3/10万人年,体现了67.8%的降低幅度。此外,从相关图表数据可以推算出,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将遗传风险较高的人群早发缺血性脑卒中(IS)和脑出血(ICH)的发病率分别减少57.4%和54.3%


此外,观察数据特别指出,中年人群在遗传风险较高的情况下,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所能获得的益处更为显著


图:标准化发病率的比较


总而言之,研究结果显示,无论遗传风险大小,不良生活方式均会提升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且遗传因素与生活习惯之间存在相互作用。遗传风险较高个体以及那些生活不健康的人,其心血管疾病更易在年轻时出现,这提示中年人群应当重视戒烟、增加锻炼、保持健康饮食并控制体重。这些小小的改变,能带来显著的健康益处。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脏预防与康复专业委员会,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会心脏专业委员会,等.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0.DOI:10.3760/cma.j.cn112148-20201009-00796.

[2].China Kadoorie Biobank Collaborative Group. Joint impact of polygenic risk score and lifestyles on early- and late-onset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Nat Hum Behav. Published online July 10, 2024. doi:10.1038/s41562-024-01923-7


注:文章内容仅作学术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更多前沿资讯


来源 | 梅斯医学
编辑 | 生物在线

授权转载及爆料请联系生物在线管理员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生物在线
提供有关生物实验方面的最新资讯、趣味研究等,是各位实验室工作者,老师同学们的交流之家。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