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福书院 | 佛学讲座——《法华经》讲解(二十一)

文摘   2025-01-26 19:17   辽宁  



《法华经》讲解(二十一)
2018-10-15

方便品第二

【是法不可示 言辞相寂灭  
 诸余众生类  无有能得解
 除诸菩萨众  信力坚固者  
 诸佛弟子众  曾供养诸佛
 一切漏已尽  住是最后身  
 如是诸人等  其力所不堪
 假使满世间  皆如舍利弗  
 尽思共度量  不能测佛智】

是法不可示:这种妙法,不可以随随便便就讲给人听,为什么呢?因为言辞相寂灭:这是究竟实相的法门土,言语道断,用言语的路,没有办法能解说的了;心行处灭,用心所想的思惟,也无法想出来的。所谓口欲言而辞丧,心欲缘而虑亡。心本想要攀缘,但是连念虑、思想都没有了。

言辞相寂灭,即是没有什么可讲的。真正的妙法是不可说不可说,说不出来,它发挥于自性里面,不是从外面得来的。

诸余众生类,无有能得解:没有任何的众生,可以明白这一种妙法。
除诸菩萨众:除了已经得到大乘菩萨的果位,明白这实相的道理。

信力坚固者:他因为有坚固的信心,好像文殊师利菩萨这样的大士,才能明白这种法,能信这种法,其余的众生还是不十分明白。

诸佛弟子众,曾供养诸佛:所有佛的一切弟子众,在过去生中曾供养过一切诸佛。

一切漏已尽:已得到无漏,证到无漏辟支佛的果。住是最后身:现在是最后一个报身,再不受后有,生死永断,永远没有果报身了。
如是诸人等:像我所说的菩萨和辟支佛这一类的人等。
其力所不堪:他们也都不能明白这个佛法。
假使满世间:我假设满世界的人。
皆如舍利弗:都有如舍利弗这样的智慧。
尽思共度量:穷尽他的思想和智力,来揣测佛的智慧。
不能测佛智:也还是无法测量佛的智慧。

 【正使满十方 皆如舍利弗  
 及余诸弟子  亦满十方刹
 尽思共度量  亦复不能知  
 辟支佛利智  无漏最后身
 亦满十方界  其数如竹林  
 斯等共一心  于亿无量劫
 欲思佛实智  莫能知少分  
 新发意菩萨 供养无数佛
 了达诸义趣  又能善说法  
 如稻麻竹苇  充满十方刹
 一心以妙智  于恒河沙劫  
 咸皆共思量  不能知佛智】

佛具足圆满了权实二智。权智是随机说法,方便度生;实智是专讲实相的智慧,真实的智慧。所以他说“正使满十方,皆如舍利弗”。

前面只说满一个世界,现在说十方的世界,也就是三千大千世界,无量无边的国土十方世界的众生,都有像舍利弗一样的智慧,可是舍利弗虽然有智慧,但只是权智,而不是佛的实智。

及余诸弟子:和其他所有佛的弟子。
亦满十方刹:也充满了十方世界。
尽思共度量:挖空心思,共同来度量、揣测佛的智慧。
亦复不能知:也还是不能知道佛的真实智慧,这是指小乘声闻弟子。
辟支佛利智:辟支佛是中乘,他的智慧比声闻乘更高深一些。
无漏最后身:他已经得到无漏,即漏尽通。证辟支佛果后,再也不受果报身,所以这是最后的报身。
亦满十方界:辟支佛也充遍十方世界。“其数如竹林”:数目就像竹林那么多。
斯等共一心:假如这么多的辟支佛共同一心。
于亿无量劫:于无量无数的大劫。
欲思佛实智:欲推测佛的实智。
莫能知少分:不要说全部知道,连很少很少的一分也无法得知。
新发意菩萨,供养无数佛:初发心的菩萨,已经供养过无数的佛了。
了达诸义趣:对于佛法的道理宗趣,都通达无碍。
又能善说法:他不但通达一切诸法的意趣,而且又善于说法辩才无碍。
如稻麻竹苇:这些新发意的菩萨就像稻子、麻、竹子和芦苇那么多。
充满十方刹:充满了十方世界的刹土。
一心以妙智:大家一心用妙智慧。
于恒河沙劫:经过恒河沙那么长的大劫。
咸皆共思量:一起共同来思量佛的智慧。
不能知佛智:也还是不能知道佛的智慧。
这些都是比喻。

【不退诸菩萨  其数如恒沙 
 一心共思求  亦复不能知
 又告舍利弗  无漏不思议  
 甚深微妙法  我今已具得
 唯我知是相  十方佛亦然  
 舍利弗当知  诸佛语无异
 于佛所说法  当生大信力 
 世尊法久后  要当说真实
 告诸声闻众  及求缘觉乘 
 我令脱苦缚  逮得涅槃者
 佛以方便力  示以三乘教  
 众生处处着  引之令得出】

不退诸菩萨,其数如恒沙:有时候,新发意菩萨会退失菩提心,因为还没有真正的定力。这些菩萨则已证得三不退:
1、位不退,这些菩萨的果位在大乘上,不会退回二乘。
2、行不退,他修行精进,没有懈怠。
3、念不退,他连退转的念头都不生。
这种菩萨有恒河沙数那么多。

一心共思求:专一其心共同来研究佛真实的智慧。
亦复不能知:不退位的菩萨虽然是不退了,但是还没有得到真实的智慧。他只有权智,而佛真实的智慧,他还是不能了知。

释迦牟尼佛又告舍利弗,无漏不思议,甚深微妙法,我今已具得:这个诸法实相,真实的智慧,我释迦牟尼佛现在已经完全得到,具足无欠无余。唯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

舍利弗当知:释迦牟尼佛又叫了一声舍利弗,你应该知道。
诸佛语无异:诸佛所说的话,都是异口同音说真实语。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妄语者、无异语者,所以佛佛所说的法都是一样的。佛的真实智慧,没有人能知道,只有佛与佛之间能明白这种法。
于佛所说法,当生大信力:你应该生出大信心。
大信,就是没有疑惑心,只有信心,这个信力非常之大。为什么要称信力?因为佛法犹如大海一样,你想到达,唯信可入。唯有深信不移的力量,才能够入于佛法这个大海。你没有信力,是不能明白佛法的道理,所以说‘信为道源功德母’。信,是道理的根源,功德的母亲。‘长养一切诸善根’,你有信心才能长养善根。若没有信心,善根就不能增长,所以信是最为重要。

世尊法久后:我世尊,在最初成佛就说‘三藏教’,以教化声闻众生,可是当我说法说到最后的时候。
要当说真实:我就应该和盘托出,把所有真实的佛法,完全说出来教化实智的菩萨。
不像以前说方便法,现在说真实法了。

譬如以前你有一点毛病,可以慢慢除,不要紧。现在呢?要真真实实的去修行,一点毛病也不能够有。你要老老实实去用功修行,发大乘菩萨心,不能再像以前那样拖延时日。像阿难尊者,自以为是释迦牟尼佛的堂弟,佛可以给他三昧,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想。

修道是自己生死自己了,各人吃饭各人饱。你自己的生死一定要自己用功去修行,旁人是没有办法帮助你。佛说能帮助你,这只是个方便法,令你自己再发心修行。你自己若不修行,这就好像旁人吃饭你不能饱,所以任何事情自己要躬行实践才算。特别是我们修行,不能光求佛,不能求助于别人,一定要靠自己。

告诸声闻众,及求缘觉乘:我说四谛的法门,告诉一切声闻众。又说十二因缘法,来教化缘觉乘的弟子。

我令脱苦缚:佛的这种慈悲心,就是使得一切众生都离苦得乐,了生脱死。

因为无常迅速,你如果不修行,无常鬼是不讲人情的,等到他来请你去见阎罗王的时候,一点也不客气。你就是用几个钱来收买无常鬼,叫他延缓一个时期,让你多活几年、几分钟,那是办不到的。无常鬼他不受贿赂,无常鬼就没有这种贪心,他不贪钱的。

你说,你现在没有空修行,拼命地挣钱。钱可以在你福报大的时候有用,但如果无常来的时候、你没有这个福报的时候,你认为最重要的钱,可能对你的修行、对你的生命,一点帮助都没有。
逮得涅槃者:逮,就是到,已得到涅槃的果位。

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佛为一开三,为唯一佛乘而开三乘。三乘是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三乘最终的目的,就是佛乘。而现在到最后的时候,要说佛乘这实智的法。

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一般众生,无论到那一个境地上,他就执着于那个地位上而不移动了。甚至在地狱里的,有地狱的执着;在畜生里,有畜生的执着;在人道里边,有人道的执着;在饿鬼道里边,有饿鬼道的执着,所以说“处处着”。





(根据慧广法师开示录音整理)





隆福寺是我们的心灵与精神家园,

期待着您的关注与护持,

让有缘人共沾法喜,同获法益!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冀(2023) 0000061


隆福寺长明灯楼
廊坊市隆福寺-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冀(2023)0000061。 位于:廊坊市安次区北史家务乡古县村,隆福寺的兴建缘由,一是为了弘扬佛法,续佛慧命;二是为了护国安邦,文化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