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开会 (第1121会 至 第1125会)

文摘   2025-01-28 19:26   辽宁  

文/慧广法师   



萝卜开会信徒问题
1121会
修持一个法门如果短期内没有明显特殊的宗教体验,会不会是方法不得法或者业障太深,资粮还不够呢?
1122会
师父,世间的文化可以广学多闻,修行的时候是否一门深入最为稳妥呢?恳请师父慈悲开示。
1123会

请问师父什么是即身成就?如何即身成就?

1124会您好,法师,请问佛教中有没有扩大心量的方法呢?
1125会师父,从一件事中发现自己贪婪的习性,应怎样改掉?




《萝卜开会》 | 第一千一百二十一会
2016年11月9日

一信徒问师:修持一个法门如果短期内没有明显特殊的宗教体验,会不会是方法不得法或者业障太深,资粮还不够呢?

师答:很多人会把宗教体验认为是受益的标准,这是不对的。宗教体验不一定是什么神秘的感觉,而是心的变化,智慧和慈悲的增加,行为利众等等。所以,只要你觉得自己比过去更加慈悲,更加有智慧,更加愿意帮助别人,这就是最好的宗教体验,它跟身体的感觉,所谓的“神通”没有必然的关系。

若是一些人因为身体敏感而出现了一些非正常的感觉,但是他的心变不了,这种修行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最重要的宗教体验是智慧的增加,而不是身体的感觉,一种修行体验如果没有和智慧、慈悲、行为利众结合起来,是没有意义的,一定要明白这一点。






《萝卜开会》 |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会
2016年11月10日

一信徒问师:师父,世间的文化可以广学多闻,修行的时候是否一门深入最为稳妥呢?恳请师父慈悲开示。

师答:世间的文化需要包容,需要海纳百川的胸怀。但是,信仰为什么需要一门深入呢?因为我们的信仰是一种选择,选择是有所拒绝,有所坚守的。拒绝一些自己不能接纳的东西,坚守一些自己认为值得坚守的东西。一定要明白信仰不是一个大杂烩,它必然有所坚守,有所拒绝,一门深入下去,这样才能趋近善,远离恶。

我见过一些佛子,信所有的教,拜所有的老师,学很多法,到处结缘,最后这些人连基本的心都控制不了,基本的做人准则都做不到。因为,他不知道拒绝,不知道修行需要一门深入,到处乱跑结缘,直至失去生命中的美好时光,最终一辈子一事无成。这种人很多,当看到一些四处乱窜的佛油子,我们要警惕,这些人不是真正的信仰者。真正的信仰者就是一种坚守和拒绝。这种坚守的勇气和拒绝的智慧,就是来源于我们一门深入后所积攒的福德和智慧。





《萝卜开会》 |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会
2016年11月11日

一信徒问师:请问师父什么是即身成就?如何即身成就?

师答:即身成就包括两个层次,第一种指的是生命,这个生命结束之前,完成自己实现觉悟,做最好的自己,达成解脱;第二种解释是当下成就,细胞的生生灭灭构成了身体时时刻刻都在变化。所以,佛教认为把当下放下,当下便是解脱。安住每一个当下,从当下出发,达成觉悟,这是根本意义上的成就。

我们修行注重两个方面的成就。第一个是把自己的人生作为修行的道场,把世界作为调心的道具,用一生的时间去实践自己的真理,把修行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第二种就是顿悟解脱。一念觉悟,一念成就,当下放下,当下即解脱,这一种适合一些顿悟顿证之人。其实,许多时候,我们不要寄希望于将来,更不要寄希望于来世,而是应该把握当下。




《萝卜开会》 | 第一千一百二十四会
2016年11月12日

一信徒问师:您好,法师,请问佛教中有没有扩大心量的方法呢?

师答:放大心量有几个方面:首先,先确定自己这辈子大的志向,因为有了一种大的志向才谈得上大心量。如果没有大志向的人,只是一个平庸的人,无论如何心量也不会放大;第二、必须明白世界上的很多东西都会消失,许多人正因为明白这点之后,就不再执著眼前的一些得失;第三、学习孔夫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要把自己不愿意的事情强加在别人身上。最重要的是发大心,发大愿,心量自然慢慢就大了。     

在佛教的修行体系中训练心量的方法主要是发四无量心:就是愿一切众生具足乐及乐因;愿一切众生永离苦及苦因;愿一切众生不离无苦之乐;愿一切众生远离爱憎住平等舍。四无量心就是最大的心愿,我们每天都会念诵它,通过这种修行,并不断地重复,当诵到一定的时候,它渐渐就会变成自己生命的一种程序,变成自己本有的智慧。此外,佛教的法门里还会进行专门的发愿文念诵,也是通过不断地重复,让它慢慢变成自己生命的一种程序和智慧,心量自然就大了。

但是这个过程需要我们有不怀疑的心态和不间断的行为,只有这两者合一才会有效果,不然的话,就只是锻炼了口才而不会产生效果的。





《萝卜开会》 | 第一千一百二十五会
2016年11月13日

一信徒问师:师父,从一件事中发现自己贪婪的习性,应怎样改掉?


师答:能够发现自己贪婪的人,是一个能自省的人。想要改进自己贪婪个性的人,证明他已经向信仰走了第一步。贪,是人的一种本性,如何清除它?首先,要拥有明白一切都在变化的智慧,自己得到的或是别人得到的一切都在变化,都会过去,都会变成别人的,一切都会留给世界。人总免不了生老病死,当明白这一点之后,生活中的物需只要够用就行了。其次,仅仅明白这个道理还不够,还需慢慢地戒除自己的贪婪,在行为中实践这种智慧。

同时,要训练一种让心属于自己的智慧。刚开始你可能会觉得很勉强,但慢慢地,通过帮助别人,利益他人,让分享成为生活中的一种习惯。你可以分享给别人真理,分享给别人自己用得着或用不着的东西,这都是一种分享。渐渐地,你会在分享中变得很快乐,你会发现越分享越富有,当明白这个道理之后,贪婪就会慢慢消失。这需要一个过度,更需要我们时刻的自省和努力!








隆福寺是我们的心灵与精神家园,

期待着您的关注与护持,

让有缘人共沾法喜,同获法益!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冀(2023) 0000061


萝卜开会问题征集可发送至 longfutemple@163.com


隆福寺长明灯楼
廊坊市隆福寺-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冀(2023)0000061。 位于:廊坊市安次区北史家务乡古县村,隆福寺的兴建缘由,一是为了弘扬佛法,续佛慧命;二是为了护国安邦,文化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