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信封职场人访谈录丨鲍瑜菁:我是有力量的

民生   2024-11-26 11:25   广东  

点击了解蓝信封月捐计划

👣欢迎来到蓝信封【三百六十行,行行在写信】故事专栏

本期故事来自德勤的通信大使鲍瑜菁。

鲍瑜菁:

通信大使

毕业于上海大学

德勤中国技术研究人员

瑜菁从担忧无法自我表达到如何意识到原生家庭问题的存在,再到与孩子建立的这段温暖关系,沉浸在瑜菁故事里的我全然忘记开头她对自己的标签是无法与人长期交流和袒露。


这段通信经历让她打破自我设限,感受到孩子成长变化,也体会到生命成长的美好。公益带来的生命触碰让她感动,她也期待未来能为更多孩子种下希望种子,传递温暖与力量。


让我们一起走进瑜菁的故事—— 


文|兰爱

编辑|林爱琦

图|鲍瑜菁


我能给孩子写信吗


我其实不是很擅长袒露这件事,在德勤工作会遇到很多公益项目,在看到蓝信封是一个心理陪伴类项目时我是很感兴趣的,因为自己在学习心理学知识。但我心里依然是有一点怵的,我担心我对孩子会不会没有话讲呢?一年半我能不能坚持下来呢?甚至如果让我写日记,我可能憋半天都写不出来写什么东西,我能写好每一封信吗?


 这种担忧并非毫无理由。毕竟,和孩子建立长期的沟通和陪伴关系需要付出时间和耐心,而我平时的工作、生活节奏也比较快。我害怕自己无法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还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项目中,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和支持。


我也担心自己的沟通能力是否足以胜任这个任务。虽说我正在学习心理学知识,但理论和实践之间往往存在差距。我不知道自己能否真正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能否用恰当的语言和方式与他们交流,给他们带来温暖和安慰。后来发现蓝信封会对志愿者提供指导,也会提供培训时我才放松了一点,大胆报名了。 


孩子无需承担大人间的问题


一开始与小朋友通信,双方都很拘谨,包括小朋友的第一封信像是按照某种指导来写的,所以我也会主要围绕小朋友的节奏,回应她的问题和分享。我还记得妹妹最开始有和我提到搬家后和爷爷奶奶一起住,还闹了些矛盾的事情,我也是更多地与她分享可以如何调整自己的感受如何尝试沟通,但我也不会继续去深挖。


这可能和我自己的经历有关吧,我相信孩子如果准备好了,她也会倾诉的。后来随着书信交流地深入,我才慢慢地能放松下来,主动地分享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经历和感受,比如怀孕后的身体变化以及成为妈妈后的心情。


但通信时我始终是很谨慎的,我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支持的角色去倾听和陪伴小朋友,虽然也会分享自己,但常常落笔时会谨慎地考虑分享的内容和方式,避免给小朋友带来不适或压力。我这种谨慎的背后,其实是一种担忧,我不希望孩子去承受大人的一些情绪和烦恼,他们应该是被支持和引导的而不是错位地成为要解决大人问题的人。


这种感悟缘于工作原因,我开始接触了大量心理学方面的知识,顺着这些线索我开始去回顾自己的经历。我的心理学老师在课上的一句“你是有力量的”给了我极大的触动,让我内心那颗想要改变的小树芽开始破土而出。或许我依然很难解决自己原生家庭的状况,但我很努力在通信中调整去给予妹妹更多的关心与爱,包括我也在思考现在女儿出生了那自己的小家庭要如何舒服地相处。


我是有力量的


我很感谢这段通信,让我逐渐打破了“自己无法与人长期通信或者表露”的标签。以前我从未有过这样长期的通信经历,一开始心里还有些担忧和害怕,但真正做起来,发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当我愿意去表达时对方是在的,是接纳的,甚至会会关心我在乎我。


在书信里,我真实地感受到小朋友的快速成长和变化,从不那么自信或者有些烦恼的状态逐渐变得更阳光地去交朋友,有想法且坚定的成长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生命成长的美好与神奇,而且自己还有幸成为“浇水人”。当初勇敢一点点报名了通信,又何尝不是给自己成为自己生命的“浇水人”一次机会呢?


公益这种生命与生命之间触碰的感觉特别美妙,未来,也许人生的下半场我会更多地投身公益,为孩子们种下希望的种子,就像蓝信封曾经带给我的感动一样。我相信,每一个小小的举动,都可能成为孩子们生命中的温暖和力量。


也很欢迎,同为蓝信封志愿者的你,愿意分享自己的故事、职业、专业,为孩子提供更多元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


公益不是一个人做很多,而是每个人都做一点点。


陪伴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蓝信封行动

服务号 : 蓝信封邮筒

新浪微博:@蓝信封行动

邮箱:contact@bluelettercn.org

官网:www.lanxinfeng.org



蓝信封书信博物馆
蓝信封行动是一家致力于陪伴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的公益机构。我们将通过蓝信封微信公众平台推送机构最新动态与方向,并及时与大家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