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了解蓝信封月捐计划
👣欢迎来到蓝信封【三百六十行,行行在写信】故事专栏
本期故事来自在城管局工作的通信大使王翼凌。
王翼凌:
通信大使
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风景园林专业
现为城管局职员
与翼凌交流时,我发现她也有过一段留守经历,那时的她,不愿与爷爷奶奶诉说心事。渴望亲情的她,有时却也需要独面风雨。
在通信中,她结识了一个与自己经历类似的小男孩,与他的通信也在治愈着小时候的自己。
让我们走进翼凌和孩子的故事——
文|苗素娟
编辑|苗素娟
图|王翼凌
心事重重,却无处诉说
小时候,因为父母工作繁忙,所以我在小学期间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那段日子,父母的陪伴少之又少,很多时候心里有话却不知道该向谁倾诉。不知为何,面对爷爷奶奶,我总觉得难以启齿。
渐渐地,在成长的过程中,我学会了独立,学会了自己去解决问题。这段经历让我的性格变得细腻而敏感。我很容易察觉到别人的情绪变化,这已经成为一种下意识的反应。心思细腻的我,总是能在第一时间发现身边人的不开心,也会想尽办法去安慰他们。
如今,我在体制内工作,这个选择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因为体制内相对稳定,这让我有更多的精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孩子也在一点一点治愈我
一次偶然的机会,朋友介绍我参加了一个志愿活动,和乡村的小朋友通信。朋友说这个活动很有意义,他和匹配的小朋友聊得很开心。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也加入了进来。没想到,这一写就是一年半。
和我通信的小男孩,给了我很多惊喜。记得前几次写信,他跟我聊起家里的事情,这让我感受到他的细腻。我们有着相似的经历,小时候父母陪伴都不多,所以我特别能理解他的情绪。他能理解父母的做法,这一点让我很欣慰。他的懂事、爱学习以及对家人事情的思考,都让我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我把自己小时候的处理方式分享给他,鼓励他多交朋友,主动迈出那一步。我告诉他,我小时候有事情不会跟家里说,但是会跟同学说。朋友是很重要的,可以倾诉心事。
在这个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一开始,我觉得是我在帮助他,但后来发现,他也在治愈我。心情不好的时候,突然收到他的来信,就感觉有一个远方的朋友在跟我交流。我的生活也因此有了意义。这让我想起小时候的自己,感觉就像在跟小时候的自己对话。
父母知道我在做这件事情后,也觉得很有意义。他们说和我小时候的生活很像,我可以有更深的体会。确实,通过和这个小男孩的通信,我也在治愈小时候的自己。那时候的我,就像现在与我通信的小男孩一样,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己去处理。我能理解那些留守儿童的孤独和无助,他们渴望父母的关爱,却又不得不独自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
人皆有难,不必自苛
除了写信这个公益活动,我也比较关注青春期的孩子。因为我身边有一些亲戚的弟弟妹妹也在青春期,家长对于他们心理方面的问题不是太关注。作为旁人,我看得比较清楚,却不知道以什么样的立场去跟他们的父母说,也不知道该怎么说。所以,我只能多去关心他们,多宽慰他们。在弟弟妹妹面前,我就像是一个知心姐姐。
当我在处理人际关系感到困难的时候,想想和小男孩的通信,就会觉得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也不必对自己要求那么高。跑步、听歌、看电影这些缓解情绪的方式,也因为有了这段经历而变得更加有意义。
我更加认可自己,也更加明白什么样的经历造就什么样的人。我感谢曾经的那些经历,让我成为了现在的自己。我也会继续坚持下去,用书信温暖更多的生命。
也很欢迎,同为蓝信封志愿者的你,愿意分享自己的故事、职业、专业,为孩子提供更多元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
公益不是一个人做很多,而是每个人都做一点点。
陪伴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蓝信封行动
服务号 : 蓝信封邮筒
新浪微博:@蓝信封行动
邮箱:contact@bluelettercn.org
官网:www.lanxinfeng.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