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周易》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孔子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去积极为之。老子《道德经》第二章讲“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强调万物都有自身的规律,尽量不要干涉。经过一番积极有为之后,发现老子在原地等着他。”老子的“道”与孔子的“道”既存在区别,也有一定联系。以下是对两者“道”的详细比较:老子的“道”玄妙、抽象,具有多重涵义。他有时把“道”解释为“无”,有时又说成是“理”,有时又当作原始混沌未分的物质实体。这些解释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和冲突,但总体上,“道”在老子的哲学体系中是宇宙万物的根本,是形而上学的存在。孔子的“道”则相对平实、具体、单一得多。它主要指人在为人处事中应当遵循的道德准则、人伦秩序。孔子的“道”以“仁”为准则,“循道”即“守礼”,因此“孔学”亦称“仁学”。老子的“道”形成于天地之前,是宇宙的本源。他用“谷神”形容“道”,认为它能生天地、养万物,历久不衰,天长地久,无处不在,无穷无尽。孔子的“道”则是后天的产物。他认为“道”是在人类逐渐社会化、人际交往日益频繁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是“礼”的表现形式。在《论语·学而》中,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意味着“道”是在社会生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老子的“道”更偏重于天道,即自然之道。他强调人应该顺应天命、无为而治,融入自然,与天地同呼吸、与万物共存亡。孔子的“道”则侧重于人道,即社会伦理道德。他注重人的品格修养和道德自主性,认为完善的人格需要不断的道德培养和积累。孔子与老子都生活在变革动乱的春秋时代,他们的思想都受到了当时社会背景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在相同的时代背景下,他们的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源头,同时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及性情风格的基因。尽管孔子和老子的“道”在内涵和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但他们的终极目标是相同的,即追求社会的有序与和谐。他们都希望通过自己的思想来拯救乱世,使混乱的社会回归有序状态,人民生活幸福。“道”在孔、老哲学产生前已被广泛使用,它已成为春秋时期知识分子所共同认同的规则和范畴。孔子和老子在阐述自己的思想时,都运用了“道”这一哲学范畴,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发挥。综上所述,老子的“道”与孔子的“道”在内涵、特性、形成与来源以及侧重点等方面都存在显著的差异,但它们在共同渊源、共同目标以及哲学范畴等方面又存在一定的联系。这些差异和联系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本公众号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