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这一职业
承载着时代的记忆与变迁
11月8日
在专属于记者的特别日子里
60后→00后
文山不同时代的记者们
以各自不同的经历和独特的视角
讲述他们的记者生涯
诠释他们
对记者的理解与感悟
我是一名60后记者,1990年7月从云南民族学院历史系毕业后就来到原文山日报社工作。30多年来,先后任过记者部、政文部、要闻部、编辑部副主任、全媒体总编室主任,也到基层任过副乡长、宣传部副部长等职。见证了《文山日报》从铅与火到光与电、从激光照排到数字印刷,再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各个阶段,见证了《文山日报》从黑白小报到彩色大报的发展历程。
30多年来,我既当记者又做编辑。从盘龙河畔到英雄老山、从清水河畔到南溪河谷、从西畴精神发源地的石漠化治理现场到全州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施工场地、从壮乡田野到苗岭山寨……处处留下了我采访的足迹,从未停歇过采访的步伐,用一名记者必备的“眼力、笔力、脚力和脑力”采写出了一篇篇接地气、带着泥土芳香的新闻稿件。记者、编辑工作虽然辛苦,但回过头来看自己30多年来采写的稿子、编辑的稿件,深深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记录了自治州发展的点点滴滴,我对此感到欣慰。
作为一名70后的老记者,我从事新闻宣传工作20多年了,我觉得十年、二十年坚持干新闻宣传工作并不难,难的是你干了十年、二十年新闻宣传工作以后,你依然热爱这份工作,你的工作热情没有被岁月给磨灭。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固然重要,但我总觉得工作热情更重要。只有时刻保持着这份热情,你才能在时代的发展和岁月的变迁中,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不断创新,时刻保有新闻敏感性,从而以记者独特的视角来审视发展变化中的人和事,把控时代发展脉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只有这样,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不被年轻人淘汰,不被时代淘汰。
不论是在一线的采访岗位,还是在后期的编辑岗位,我将继续坚守新闻事业的初心和使命,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用心用情为大家讲好文山故事。为《文山日报》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今后我会继续怀揣热情、努力前行,报道出更具有深度和内涵的作品。
记 者:徐 敏 张传超 实习记者:阮 磊
编 辑:罗贤慧 姜婷婷
海 报:农锦庄
美 编:黄赓睿
二 审:杨 杰
终 审:代高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