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年前看过纪录片《轮回》,这是一部历时5年拍摄,足迹遍布五大洲25个国家拍摄完成的,并荣获2012年柏林国际电影节影评人最佳纪录片奖。片子只有画面和音乐,没有任何对白,通过画面来展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这种表现手法或许更多地是让人自己去判断、去思考、去了解这种区域之间的文化,开始和结尾都展现了沙漠等自然景物,这就是一种循环往复的轮回。
或许许多人不相信轮回,因为他们不相信有来生。自2020年青藏之行之前,我读过许多关于藏文化的书籍和影片,目的就是为了了解更多的区域文化和历史发展,更好地了解和尊重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许多人问我是不是有信仰,没有信仰,但是会尊重信仰和敬畏自然。我是相信轮回和因果的,其实四季轮替就是轮回,白天黑夜就是轮回,日升月落就是轮回,生死是轮回......这种轮回的方式一直都在我们的身边并用不同方式演绎着,科学没有办法证明轮回的存在,但也没有办法去否定轮回的存在。其实在每个人身上,对生与死的关注,是人生的首要问题,也是所有有生命的生物共同经历的现象。生,包含人的生理生命与人生过程;死,包含人死亡的自然过程和对死亡问题的关注。回顾不同区域、不同文化的发展历史,人的生死问题,是各种宗教所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虽然不同的宗教对于生死问题有不一样的定义;许多宗教都认为人能超越死亡,获得永生。
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会有亲历事物生死的体会,比如相处多年的亲朋好友或一些熟悉的人,无论生命以哪种方式结束,都会让人有种碎不及防的感觉,引发对人生和生命的思考。人生在世,芸芸众生,会得到幸福与快乐的同时也要承受众多的苦难。生命的高贵,生活的快乐,吸引着人们努力向前;生存的艰难,人生路上遇到的疾苦,也会使人们有着面对的勇气。就比如藏族人信奉的藏传佛教,“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由于信奉因果轮回的报应观念,藏族的传统教导人们应该行善避恶。佛教十善法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欲、不镇患、不邪见。藏族人对现实生活比较容易满足,不会沉溺于享乐,他们愿意把辛苦得来的劳动成果无偿地献给寺院,把奉献看作是善业,以能修善果为乐。在佛教的层面上认为任何事物在来到这个世界前已经经历了无数的轮回,现在所有的不是起点也不是终点,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因果有报应、生死有轮回,人的生命分为过去、现在、未来三部分,人在现世中得到的幸福或者灾难都是前世行为的因果报应,而在现世的善恶行为也会成为来世的依据。《西藏生死之书》中有这样一段观点:“人之所以是一个人,是因为具备了家人、朋友、工作、爱情、梦想等因素,是这些因素区别了一个个人,也成为每个人独特身份的标识。可是这其中的任何一样都是短暂的,拥有它们时我们是一个独立的人,而当失去这些时,我们便一无所有。所以,人们从本能意识上是害怕、否认死亡的。
现代社会,人心浮躁,人与人之间不断地位名利以及利益而相处或者生活;在灯红酒绿的现实社会,各种奢靡的生活和现象随处可见,出轨、小三、离婚、家暴......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满满皆是。其实无论是感情还是生活乃至工作,人都会有贪念以及不满足。两个人的相处的问题,其实很都是双方的原因,俗话说“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中我们彼此能够相识、相知、相爱、相亲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没必要因一时之快而被诱惑而寻找刺激,为得到短暂的快乐和满足,而破坏自己已拥有的幸福。曾经在《再看《冈仁波齐》:接受、面对,理解,放下,从心而活》一文中就写到过:人生是最漫长的修行,或许我们无法做到藏民内心的坚定的信念和信仰,也不会以成为僧人为荣,但是我们可以拥有一颗佛祖慈悲大爱的心,学会坚持,对世界万物有一颗虔诚善良的心,这也是人生的一种修行,所谓的心若静,怒海亦无波。在物质主义浸泡得快要麻木的当下,我们盲目地从个人主义满足自己的私欲,有没有停留片刻去思索,有那么一两件事,是真正遵循从于自己内心?
人生的路上,每一步认真走,每一步都算数,这就是轮回,共勉!
202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