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碎碎念
文摘
生活
2024-07-27 10:10
广东
在养娃的路子上,我还是相对理性和清醒的,我不太相信早教和各种教育理论套在孩子身上,我更倾向于用适合孩子和孩子喜欢的方式去陪他成长。早教,很多时候是家长偷懒的一种方式,其实他的作用远远低于父母用心陪伴的作用。孩子的天性是喜欢玩,他们对一切事物都是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我是那种比较喜欢带孩子到户外的妈妈,因为在嬉闹玩耍的过程中他会不断发现新大陆,碰到问题他会问我,我能一一给他讲解;有时候和小伙伴玩耍过程中学会了与他人相处与合作的方式。其实,孩子小时候,父母偷过的懒,孩子会在渐渐长大的时光里用不同的方式还回来。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是需要用心,而不是钱取代一切。身边看到很多,请的保姆或让老人带的孩子,用心的还好,不用心的,就只是履行义务地把孩子带一下。有些为了自己的喜乐把小孩推到老人堆里一放,便开始聊天或打麻将,他们是解闷了但孩子在一旁傻傻地听着八卦吸着二手烟。有些,把孩子往花园一放,便不知踪影。有些,把孩子往后花园一带,看别人遛狗或狗打架,孩子是看似开心,但狗打起架来还认得了谁是主。身边从事幼儿园的朋友说,现在幼儿园的孩子中,自闭就是狂躁症的孩子还是有一定的比例,很多都要后期带去看医生调节。所以,用心带娃,真的很重要,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很重要。 除了用心,耐心也很重要。孩子的世界很单一,不懂就是不懂,不开心就是哭。不吃饭,要哄;不开心,要哄;不睡觉,要哄;哭了,要哄……玩,要陪;睡觉,要陪;看书,要陪……这种如果亲妈亲爸都做不到,还有谁能做或者有义务能做,很难,所以,自打有了孩子后,我也从一个做事风风火火的人,变成对孩子极具耐心的人。因为我的观念中,要么我选择不生孩子一辈子轻松自在,如果选择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那就做好一个父母的角色。 人生,在兜兜转转中经历了不少事物,也因为这样,我内心会渐渐趋于平静和理性,我相信自己的感受,尊重自己的感受,所以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会注意孩子的感受,有时候孩子不仅仅是讲道理的问题,在安全的前提的下,给予他足够的自由空间去体验他的情绪,孩子情绪的起伏,哭哭笑笑,都是很正常的,他会在不同的感受和事物触碰中感受这个世界的真实性,发展形成他自己的性格。很多时候,很多人对于孩子的教育不注重个体的感受和表达,注重的是面子,很小的事情就喜欢讲道理,完全忽视孩子的倾诉和情绪,有些孩子想通过哭达到某种目的,有些是通过哭表达自己的情绪,每个人都不一样,所以父母更多的是要观察孩子的需求,有些感受不要被扼杀。 看到一个博主分享了李雪的一段话,挺有感触的:鉴别一个幼儿养育得好不好,最直接的方法:把孩子抱起来,如果你感觉这孩子结实有力,那就没啥大问题。如果像软面条一样,就是被吸食得非常严重。通常软面条一样的孩子,会搭配一个“自我正确感”特别严重的妈妈。结实有力的孩子,无论困倦还是生病,眼神都不会涣散。同样的,被严重共生吸食成软面条的孩子,无论何时你都观察不到他清晰聚焦的眼神。关于吃喝,一向都是以养生为主,对于孩子的饮食,比较回归食物的原本属性。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吃喝的东西一定要好,而他们概念中的好就是纯进口、贵的,结果养着养着孩子的身体发育出现了问题。有一天和孩子逛花园的时候,有个做团购的给我推荐有机食品,经过多少项检测的。对我来说,不是否定这些东西不好,我并不会因为某种报告而会去忠实选择某种东西,报告的东西在当下社会最不值得一提,报告怎么来,水份多深,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我比较倾向于遵循食物的本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要遵循大自然的发展规律,选择属于这个气候区域和季节的食物,如果想无公害或环保,那就选择这个地区生态环境相对好的地方产的食品,比如平时的果蔬,我会选择一些粤北地区或一些农村产的了解生长情况的,并不是某些高端商超标着纯进口的就是绝佳。并不是小红书或抖音推荐的就是好,这种都是以盈利性为目的,我一般保留一定的辨别度。 工业化的时代,健康的食物确实越来越少了,工业的成分掺杂在食物中越来越普遍。前段时间,几个朋友问我要不要专门卖陈皮或三宝扎卖,我说不卖但可以有好的可以帮忙带一点,其实,这个市场的水太深了,产品还是价格,都是一个不透明的东西,卖东西是要对每个客户都负责的,而且要形成产品去销售,必须有一个量的支持,现在哪里可以找到量大而真实的东西,很难。前段时间和一个做了十几年陈皮的新会朋友聊天,他说一个月看了六十批货都拿不到很真的货,他一个朋友专门陈皮加工,一年做十几万斤工业皮,而且现在工业造假的技术越来越厉害,如果在某宝、某多、抖音乃至小红书等渠道都能买到真的,我们这些实体店又怎么可能存活到现在呢,懂的人都不会通过网上去购买这些东西,有时候他一个土生土长的陈皮人有时候都没有办法辨别,普通人就通过网络就能辨别,那都是在教学费。如果拿到假皮或差皮,他们第一时间就是切陈皮丝或包三宝,谁还能看得出?其实当你开车去新会走一圈,就会有不同感触,哪儿有那么多老陈皮,哪来那么多冬后皮,哪来那么多核心产区的陈皮。新会是个大区域,新会陈皮也有不同等级的划分,网络时代很多视频都是自导自演地达到某种目的,所以有时候,理性和学会辨别也是生活的一种技巧,和专业的人多聊天多学习。 以前在农村生活的时候,常听到一些长辈说,孩子都是“跟着好人,学好;跟着坏人,学坏。”到如今,自己有了孩子,随着孩子长大接触的东西越来越多,感触也越来越深。古语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其实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两三岁阶段的孩子,是具有很强的模仿和学习能力,他们通过观察周围人的言行举止,可以迅速模仿成为自己的行为模式,某个不文明或粗口,就是一瞬间地学会并一直记脑海里,所以很多时候家长一直坚持努力地说教成果就在一瞬间失败了。这个也是让我觉得困惑的问题,现在很多孩子的乃至家长的三观都是不太正的,成长的环境是复杂的。平时溜娃,我也比较喜欢观察周边的细节,前两天在花园玩的时候,两个三岁多的小孩在滑滑梯玩,然后下来和站在一旁的家长说我要尿尿,便站到滑滑梯旁边的沙池边上尿到沙池,且当时沙池还有很多小朋友在玩,那家长没有阻止也不以为然,尿完还对着小孩微微地笑;每每孩子看到这种行为后,我便会马上和他讲这种行为是错误和不文明的,他需要尿尿的时候应该怎么样。也是那天的下午,一个老人带着两个小孩在沙池玩,两小孩玩够了,便将沙子一铲铲地弄到滑滑梯上,老人在一旁没说也没阻止,别人擦干净了又把沙子铲过来,还将沙子弄到其他小朋友头上,我们一群家长就忍不住说了那小孩,老人就指责说这是公共场所,意思是他们的小孩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无权干涉,要铲沙就让他们铲,其他小孩就不要玩了。顿时被这种三观刷新了,便带着孩子去别的地方玩,因为这种场景看过了,又在模仿学习。所以孩子的成长环境,接触什么样的人,交什么样的朋友,对他们的性格、行为和价值观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始终相信的是,家长是什么样的人,孩子很大可能也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小孩有时候在学校被欺负,找对方家长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因为什么样的家长就会养出什么样的小孩。 孟母三迁,都听过,甚至现在孩子背的三字经“惜孟母,择邻处”。现在真正理解了孟母三迁背后的意义,对于孩子的教育,也在不断地对比和思考。不管是家庭环境,还是外在环境,对心性未定的孩子来说,都充满了未知的诱惑,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好的环境,和好的人,或许会成为孩子一生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