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之行:千年诺邓

文摘   旅游   2024-04-07 20:50   广东  

   在巍山吃完午饭后,便驱车前往诺邓。对于诺邓的认识,开始于电影《遥远的诺邓》,也曾写过一篇影评对于我来说,骨子里就充满着文艺的性格,对于一些民俗或者文艺类的文学或者影视作品我都喜欢看。还有就是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也有关于诺邓的镜头。以前,因为没有涉足过诺邓,看《遥远的诺邓》后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个人的理解上,当踏进那片土地看过、了解过之后,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天晚上,半夜醒来重看了一遍《遥远的诺邓》,只为了第二天去看看电影场景出现的地点。

     曾在一篇文章中看到这样一句话:传统村落被称为“民族的记忆”,它是社会的细胞、中国乡土文化的缩影,是我们民族的“根”,对于这种描述我是认同的,无论古代还是现代,文化就是一个人、一个地方的内涵,对于孩子的教育,我是主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比如现在主流的直播行业,同样是直播同样是一个平台的,为什么董运辉可以做到受欢迎且不会过气,很重要一个因素就是个人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修养。走过了诺邓这片土地后,也我深刻理解了电影《遥远的诺邓》中老是对文物的舍命维护及保护(曾写过的影评《遥远的诺邓》)。对那文物的保护实际上是对人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 、物质实体和文化的保 护, 也是他们对祖辈血脉延续的印证和情感寄托,那些都所承载着他们历代传承下来的文化的“根”。诺邓村因盐业而兴,在不允许私人开采盐矿资源的时代背景下诺邓村民依然选择留守住那 口流滴千年的古盐井。诺邓村民通过农业、 食品加工(诺邓火腿)、休闲康体服务等新兴生计模式而得以生存,在诺邓这片止地上继续默默的坚守着。

     诺邓古村,位于云南大理云龙县城西北面的山坡上,“诺邓”是白语“naodeng的音译,意 为有老虎的山坡。整个村子依山而建,一条诺邓河把村子分为南北两边。高的是北山,低的是南山,山谷低处,诺水河畔,便是已有千年历史的古盐井。“诺邓”最早记载于唐朝樊结的《蛮书》(公元863年),在距今1161年中 ,“诺邓”村名未曾改变,因此被称为:千年白族村;它是滇西著名的盐井产地,据《蛮 书 》记载 , 最迟在唐代便已有制盐活动了。诺邓村(白族村)至今仍保留着本民族语言、 节庆、服饰、饮食等方面的民族文化。关于盐井,传说是一个牧羊人发现的他的羊群总爱跑进一条沟谷去舔食地上渗出的泉水,每次都要扬鞭催赶才肯离去。牧羊人满腹疑惑,就用手指蘸了点泉水尝尝,发现那泉水是咸的,后来人们闻讯在这里开凿盐井,取水煮盐,也因为诺邓盐洁白细腻,质量上乘,很快扬名滇西盐商们也蜂拥而至,沿着崎岖的驿路把诺邓盐贩卖到四面八方,这也让诺邓成为茶马古道的重要一站。

      我们把车停在了山脚下的停车场,不收费。然后收拾行李步行进村。由于预定的民宿是在山顶上的,先生抱着孩子,我拿着行李,沿着古道不行到民宿,一路大喘气,很多有行李箱的游客会用骡子拉,诺邓很多人家都养马和骡子,靠它们驮运物品上下山。我们选择走路,为了看看这个神奇的古村。导航的线路显示只有几百米,但是走起来远远不止几百米的时间,而且导航也显示不了准确的地址,村子是没有公路,还是沿用以前的古道。

     想拍诺邓的全景,是在村子对面山腰的观景台上,我们把东西放在民宿后,又步行下山,看看村子的全景。一幢接一幢依山而建的房子,高低错落,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状如蜂巢。或许是因为复杂的地势,才迫使不得不沿着山形层层递升,感觉就像前面人家的后墙连着后面住户的院坎,后面住户的大门远远看去就像开在前面人家的屋顶上一般。依山而起,就是这样的一个山村,带上历史累积的厚重感,满眼红泥墙青灰瓦,没有雕饰的色泽,经年流逝,愈久愈深,厚重、气派,而质朴。

     行走在村落间,不得不感叹在如此千山万壑之中,可以出现及保存着这样一座千年历史,并且曾是富甲一方的村落,确实让人称赞,不过这也是“靠天吃饭”的体现,天赐的天然盐井,才让这里得以繁荣千年,至今这口盐井依然有卤水(就在村口的小房子里),真正的千年的供养,这种大自然无私的馈赠,令人动容(村口南坡有一所龙王面,但是这个龙王庙有点不一样,其他地方祭龙王,都是祈求龙王下雨,以求风调雨顺。诺邓却相反,祭龙王是为了求龙王少下雨。因为只有雨水少,盐井的卤水(即咸井水)才有较高浓度,才能熬出更多食盐。所以诺邓的龙王,不再是喷水的龙王,而被称为“卤脉龙王”)。盐作为人类“生命之本”,是人类生存的刚性需求,从古希腊人把盐奉为神赐之物到古埃人 在制作木乃伊时对盐的运用,再到古代东方智慧里对盐药用价值的肯定,到中国历史上曾出 现用井盐抵御细甸海盐入侵,稳固边疆。因丰富的盐矿资源和四通八达的交通,使这个在大山腹地的村富甲一方。所谓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推动了诺邓白族文化、盐井文化的发展,也因 为贸易的往来,让诺邓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他们在守住了自身文化的同时包容并蓄外来文 化的长处,使得其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延续。在诺邓井对面,我们看到一个制盐的人家,他们把井里打出的盐水在大锅里熬,大锅是烧柴的,炉灶边堆放着整齐的木柈子,灶中炉火熊熊。熬好的盐会装进一个圆台形容器中压成型,据说诺邓的盐最适合腌制肉类和咸菜,所以诺邓火腿极佳的口感自然是离不开诺邓盐,还有诺邓的气候,这里气候温和、雨量适中,霜期较短,适宜腌制品的储藏保管。上山进村的路口,有不少摊位在出售诺邓盐和用诺邓盐腌制的火腿和咸肉。我们晚餐是在民宿大姐家里吃的,蒸诺邓切片火腿和腊味,味道确实非常鲜美。

     我们所住民宿大姐的丈夫也是个大家族,是进士的后代,她还带我们参观了她的老宅和火腿房。门廊里悬挂满的火腿,让我几乎叫了起来,真的百闻不如一见,不得不再次回想起《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词:“海拔1800米的河谷渐渐温润起来,上千条诺邓火腿开始长霉,这种霉菌存在于火腿的整个深度发酵过程,藏匿在深山里的美味正在慢慢生成。”。大姐家里也是黄氏家族,而黄氏家族是诺邓的大家族之一,祖先原来是福建的客家人,在诺邓产盐初见规模时,被朝廷派到诺邓来做盐务官,是诺邓的首任盐官,黄氏祖先在任职九年后,因所辖盐课任务未能完成,遂留其子孙在诺邓补征盐课,自己告老回归福建了。黄家祖先娶了当地的白族姑娘,在诺邓定居下来,改为白族。诺邓村有大约20个姓氏,形成于元、明、清时期,其中很多姓氏的村民,其先人原来分别来自江西、河南、江苏、福建、四川,以及云南省内的大理、洱源、邓川等地,都是到此为官,从而留下了子孙后代在这里,诺邓作为盐课司所在地,更是独领风骚,东通大理、昆明,南至保山、腾冲,西接六库、片马,北连兰坪、丽江,成为滇西北商业中心之一,这也体现了诺邓的包容性的,正是这种包容性,才让这古村得以发展和延续。

     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文化的发展,资料说在古代,居住在盐井的人自称为“井上人”,以有别于“山里人”。“井上人”相当于是从事的是工商业,即使是一般的工人,也比“山里人”的收入多,所以在诺邓,见不到茅草房,全是清一色的瓦房;“井上人”不种田,马帮驮出去的是盐,驮回来的是大米;“井上人”唯有读书高,于是在诺邓不但生产盐,还盛产文人;于是我们会看到诺邓会有很多文庙、武庙和书院,小小的诺邓出了“二进士、五举人、贡爷五十八、秀才四百零”,康乾年间的举人黄桂,更是名噪一时的饱学之士,被誉为“滇中儒杰”;这对于一个边远山村来说,确实是非常了不起的。资料显示,云南诺邓目前完好保留有60多座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40多座民国时期的民居建筑和20多座古庙宇。有保留完好的祠堂、衙署、庙宇等,这里原汁原味地保留了原始古建的风貌,看到的就是一种立体的历史。一早起来,我们便上山走一走,在古村的山坡出村的路上,有着“滇西第一木牌坊”,这是一座精雕细刻、精美绝伦的石基木结构飞檐斗拱的建筑,它是孔庙的棂星门,也是玉皇阁山门,过了此牌坊,石块路分两路而上,一是通文武二庙,另一是斜插玉皇阁。玉皇阁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是当地较为代表性的一处古建筑,玉皇阁在村子的山坡之上,需要爬山才能到达,山路比较陡。玉皇阁大殿顶层上现存的藻井绘画“二十八星宿图”可称为“诺邓一绝”,还有文庙和武庙,在古代按明朝礼制,县一级地方才有文庙,但诺邓是个例外,从资料上介绍说这是因为这里出了两个进士,因此被特许盖文庙,文庙的院墙上有两个窗洞,说一般文庙墙上是不能开窗的,但如果有进士就可以按进士的数量开窗,诺邓出了两个进士,所以墙上开了两个窗洞。文庙中孔子像两边的柱子上是有楹联的,文庙旁边还有供着关公老爷的武庙,据说文武双全是诺邓人教育后人的宗旨。还有一个就是上山的阶梯以前是台梯子集市,因地处台梯状山坡而得名,很难想象,这样的陡坡曾经是集市,这或许是因为诺邓就是建立在一个山坡上,当时熬制出来的盐以及米、肉、火腿、酱菜,加上来自周边各地的土产、百货,在此交易,即便是陡坡和路窄,也不影响盐业的发展(据说农历的初一、初八、十五、二十三,是诺邓的集市日)。

     第二天的早晨,我们看完村子的玉皇阁、文庙等,就从诺邓村里出来前往下一站。在诺邓,出了古村之外,还有一个值得看的就是太极奇观,也有人称之为太极锁水图。太极奇观在云龙县城北面,不过我们要上山的观景台去看才可以看到全景。它是诺邓河在与澜沧江支流沘江交汇的地方,绕了一个S形的大弯,形成了类似道教“太极图”的地貌奇观。据说这个天然太极图南面山头有云龙县城石门镇的虎头山道教建筑群,东面山头则有诺邓村的玉皇阁道教建筑群,这不得不说是“天人合一”的自然景观与和中国道教中的神宫神殿联在一起,体现了古代道教文化理念。

(20240407,待续未完......)





时光Yan语
用文字记录生活的每一个瞬间,人生境遇中的一切事物加以文字的记载,都会得到理解,生活中的很多艰难和不解,都可以通过文字产生新的理解。平淡最美,简单最好,有爱有善有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