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民间说法,腊月二十三是灶王爷上天的日子,他作为玉皇大帝派驻在人间的监察人员,要返回天庭去进行述职报告,把驻在户的善恶情况一一反馈给玉皇,以决定该户人家在新一年中的休咎奖罚如何拿捏进行。凡人是十分重视灶王爷的汇报情况的,事先又是上供又是往他嘴上抹糖,希望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委实忙乱了一阵子。
有意思的是,中国民间的传说是很重视故事的完整性和自洽的,不能有开头没结尾,说了上句没下句。
这不是,灶王爷腊月二十三走的,转眼近半个月过去了,作为小仙在天庭过年,估计也显不着灶王爷什么事儿,汇报完工作估计就在冷宫呆着吧。也不知道灶王奶奶是否陪夫一同上天的,反正好了,正月初四,也就是今天,灶王爷从天上回来了,他重新入驻每户人家了。这不仅让灶王奶奶露出笑颜,也让家家凡人都忙碌了起来。玉帝的代表回来了,为了表示诚心接受监督,真心欢迎灶王爷归来,在北方,人们要搞卫生,特别是厨房的卫生更是搞得彻底,油污一律抹净,攒了一正月的垃圾全部扔出去,厨具等瓷器摆得端端正正,轻拿轻放,不要出现破损,更不要恶语相向。环境卫生打扫完了,人们摆上香烛,供上水果和酒等,请灶王爷归位并享用。为了让供品显得更多,人们会把剩余的整鸡整鱼之类先摆到供桌上,等第一炷香燃尽后撤下人再吃。
原本初四就是要吃“折箩”的,即把过年期间的剩饭剩菜汇到一起加热后食用。灶王爷虽属仙吏,毕竟官儿小,又赶上吃折箩的日子,也只好委屈一下了。好在此公似乎也是好脾气,从未听说他有怪罪于人的事。在中国的仙官系列中,有几位小仙属于接地气,干活多、权利少的那一类,比如土地佬,城隍,灶王爷,都属于非肥缺类。他们必须兢兢业业,详细掌握辖区内发生的事情,以备上级随时查询。我很喜欢黄梅戏“天仙配”中土地佬的造型,大脑袋小个子白发白须胖墩墩的,手拄拐杖,听到一声呼唤,就地冒烟现身听令,而且乐于成全人,是个古道热肠的老公公。我估计城隍、灶王爷的心态和土地佬差不多,有可能是他们长期与最底层的凡人打交道有感情了。凡人对他们又何尝不是如此?看来,人性,仙性,还是共通的地方多呀,就看彼此沟通不沟通,理解不理解。
欢迎灶王爷归位,不做亏心事,不怕你监查。送上一首打油诗贺年:
恭迎灶王降厨房,
火烤烟熏报玉皇。
百姓忍能食宿差,
为君扫秽灭蟑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