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街边长绳上,悬挂着两排A4纸。上排粉色,下排蓝色。凑近一看,边上有个小启示,写着“红娘驿站”四字,原来是介绍对象的。有几个人在看,小声议论着什么。我很好奇,停下脚步仔细看来。这一下看清了,粉色纸上都是未婚女士的求偶要求,蓝色纸上都是未婚男士的求偶要求。上面除了机打的各个项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都是钢笔手填的。
我粗粗浏览了一遍,发现硬性要求千篇一律,依次为身高、体重、学历、工作单位、工资、房车情况、家庭成员以及父母有否退休金。女性方面,对男方身高要求都在1米70以上,有固定工作,工资不得低于5000人民币,要有房有车,父母必须有退休金或者保险金。男性方面,对女方的要求似乎弹性大一些。比如,对身高、工资以及有无房车都不是斩钉截铁地要求非达到若干不可,这可能也和本地男性还是普遍认为自己在婚姻中应该是付出和承担更多的一方有关系。这给我以好印象。
令人奇怪的是,婚姻本是最讲感情和人性的一件事,偏偏在粉蓝两纸打印的项目上缺位。无论男方女方,没有一个人对对方提出人品、性格、修养、德行、爱好等方面的要求,好像这些男女是AI机器人,找到个标准化了的异性就OK了。这难道不是本末倒置吗?相同条件下,为什么甲看上了乙,乙看上了丙?王宝钏看上了薛平贵?不就是淡泊名利,因人而异,看上了他(她)的气质,看上了他(她)独有的魅力甚至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眼神,一个动作以及幽默、理智、温柔等等说不出,道不明的软实力吗?爱情确实不能当饭吃,但没有情又何来爱,没有爱情又结什么婚呢?爱房子、爱车子就等于爱一个人了?那就上建筑工地和特斯拉工厂去对接得了。好像是马克思说过吧,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不道德的婚姻能够天长地久吗?能够让家庭和谐快乐幸福吗?关键的时刻,缺乏道德支撑的婚姻的房子是一定会坍塌的。
所幸,我发现有个男孩的填写颇幽默。在有无车子的问项中,他一本正经的写上:单位有车。这,可能就是他对那些在婚姻问题上的物质男女的嘲弄吧。凭这一点,我若是女孩,我肯定选他相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