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人民美学的博兴——新十年影视创作概览

文化   2025-01-04 19:38   上海  

2014 年 10 月 15 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是当代中国文艺实践的理论总结和思想升华,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思想光芒,是指导文艺工作和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对推进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意义”。回顾讲话以来的十年,中国文艺守正创新,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大发展。其中,笔者感触最深的是文艺的“人民性”得到空前重视,经过理论与创作的共同探索,可以说中国文艺实现了“人民美学”的博兴。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文艺与人民的关系,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而“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的天职”。笔者将其总结为“站在人民立场,关注人民生活,塑造人民英雄,服务人民大众”。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人民美学是否博兴的一项关键指标是看是否推出了一批产生较大社会影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而在这些作品中塑造了一批正面典型形象。对照总书记的这一要求,可喜的是,十年来,中国影视界交出了一份还算满意的答卷。当然,人民作为一个内涵丰富的政治概念,不只一副面孔,一类典型,这十年的影视界至少给我们贡献了如下几种典型形象。

首先是人民领袖形象。人民领袖形象当然不是最近十年才着力塑造的,在讲话前后的 2013 年电视荧屏上就贡献了文献史诗片《毛泽东》,2014 年则有《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近十年来,电视荧屏上不仅继续通过《海棠依旧》(2017)、《外交风云》(2019)等剧集,聚焦人民领袖在重大历史阶段的非凡表现,塑造可信可敬的卓越领导人形象,还把目光推向了领袖们的青年时代,以电影《建军大业》(2017)、《1921》(2021)、《出发》(2024),电视剧《觉醒年代》(2021)、《问苍茫》(2023)等回溯历史,探索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的成长之路。人民领袖的形象在伟大之外,更多了些青春和激情,进一步拉近了与青年观众的距离,具有更直接的人生示范作用。

电影《建国大业》


人民英雄是人民中的先进分子,是民族的脊梁,塑造生动感人的人民英雄形象,使之成为观众工作生活参照的典范、学习的标杆,潜移默化地实现艺术的教育功能是人民美学的最大特点。讲话以来十年的银幕和荧屏上,各行各业的英雄形象蔚为大观,组成了民族精神的长城和丰碑。首当其冲的是战争英雄形象。其中既有电视剧《绝命后卫师》(2016)中塑造的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英雄师长陈树湘,也有电影《金刚川》(2020)、《长津湖》(2021)、《狙击手》(2022)、《志愿军》(2023)中塑造的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集体刘关张、钢七连、冷枪五班和李默尹一家;还有《战狼2》(2017)、《红海行动》(2019)、《长空之王》(2023)中塑造的新时代战斗英雄冷锋、蛟龙突击队和试飞员群体等。新十年的战争片,在利用高科技的电影技术和合规律的电影艺术呈现极富视听冲击力的战场真实外,紧扣英雄们无所畏惧、不怕牺牲,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战斗精神,传递给身处“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中的中国人民以顽强的战斗意志和必胜的信心。

电影《长津湖》

人民英雄不仅出现在战场,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英雄模范。《中国机长》(2019)中从容应对飞机意外的机长刘长健是航空英雄,《攀登者》中征服珠穆朗玛峰的中国登山队员们是运动英雄,《秀美人生》(2020)中的黄文秀是扶贫干部中的英雄,《中国医生》(2021)中汇集在武汉的本土和全国的医生是抗疫英雄,《万里归途》(2022)中冒着战火艰难完成撤侨任务的外交官是外交英雄,《奇迹·笨小孩》中跟着时代大潮成功创业的景浩们是创业英雄,《我本是高山》中的张桂梅校长是教育界的英雄。这些新十年塑造行业英雄的影片摸索出了一些新的创作技巧,包括不掩盖英雄人物的缺陷,不忽略他们的成长,不把英雄塑造成伟光正的完美形象,使英雄人物更加真实多元;通过还原人物的真实生活环境、直观呈现人物的职业行为、专业细节,确立形象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当然,这些影片还自觉不自觉地践行了恩格斯所要求的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要求,呈现了一定的社会问题、现实困境和历史侧面,从而实现诗和史的结合。

电影《攀登者》


人民领袖和人民英雄的塑造都需要建立在对人民生活的关注上,新十年来,聚焦普通人生活的现实主义影视作品成为中国影视界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电影中,代表性的有《我和我的祖国》(2019)、《我和我的家乡》(2020)、《我和我的父辈》(2021)系列。电视剧的容量和长时段播出方式更有利于聚焦百姓生活,于是我们看到了反映义乌人创业的《鸡毛飞上天》(2015),反映包头老百姓动迁故事的《安居》(2016),反映上海白领生活的《欢乐颂》(2016),反映塞罕坝植树人薪火相传接力植树的《最美的青春》(2018),反映舞台搭建者这个小众群体生活的《装台》,反映西海固人民走出贫困的《山海情》(2021),反映光字片棚户区一家三代人半个世纪风风雨雨的平民史诗剧《人世间》(2022),反映20世纪90年代改革大潮中上海黄河路上各路生意人风生水起的《繁花》(2023),反映祖国西部边陲草原上宁静恬淡生活的《我的阿勒泰》(2024)。此外,还有一些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特殊群体,也得到了关注,例如反映企业家成长发展的《大江大河 1、2》(2018,2020),反映基层干部生活的《县委大院》《风吹半夏》(2022)等。这些电视剧,在反映生活的广度、宽度、深度和速度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使得中国的电视荧屏,从未像今天这样丰富多彩。

由于这些影视剧“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通过聚焦人民生活、关心人民疾苦、塑造人民英雄等正面典型形象,给人民以肯定和鼓舞,也自然受到了人民的普遍欢迎。上述影片在票房上都得到了较好的回报,电视剧则掀起一个又一个收视高潮。这意味着“作为文艺审美鉴赏家和评判者”的人民群众是基本满意的。由此,我们可以说,至少在影视创作领域,由于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讲话的指示,新十年来,已经初步实现了人民美学的博兴。我们期待着下一个十年,文艺界进一步深入领会讲话精神,用心探索创作技巧,始终“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人民美学有更大的发展。


本文收录于“扎根人民 与时代同行——文艺的人民性与上海城市文化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
作者 | 刘海波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会长)


上海文联
用艺术寻找诗和远方,用文艺点亮生活的角角落落。这里是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官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