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曾经有一款让人碰一下手机就分享联系方式的应用Bump,最受欢迎时曾经是苹果app store排行第二的热门应用。不过,虽然Bump当年一度爆红,但团队很快发现它不具备长期价值。在用户访谈中,团队发现用户更喜欢的是分享照片的功能,因此决定开发新的产品Photo Roll,后来公司被Google收购,Photo Roll功能加上Google的技术能力,成为了一度增长迅速的Google Photos应用。在 Y Combinator(YC)栏目--Backstory 的最新一期节目中,Bump的联合创始人、现YC合伙人David Lieb分享了他探索创业,从Bump的一夜成名到被大公司收购后坚持自己想法,以及面对身患血癌带来的精神打击的人生经历。其中,创业时始终关注用户,快速迭代的原则,面对与大公司的意见不一致,寻找支持、建立共识,以及面对重大人生挑战,David Lieb的故事都让人很有启发。
我们整理和翻译David讲述的部分内容,原视频内容可以点击「阅读原文」链接跳转收听。
图|视频 Shownotes
Part.01
早期经历:从普通学生到创业者
David Lieb从小在德州郊区长大,父母是工程师和教师,他喜欢数学、科学和计算机。小时候总是力求在学业上名列前茅。大学在普林斯顿大学学习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后进入斯坦福大学读博士,研究AI相关项目。虽然在斯坦福遇到了一些非常厉害的人,并参与了DARPA(美国国防部下属的一个研究机构)挑战赛项目——也就是今天自动驾驶的雏形,但David很快意识到自己并不适合做学术研究,决定放弃博士学位,进入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工作。
Part.02
想法萌发:红极一时的Bump怎么来的
2005年,当时在德州仪器工作的David,看到两位25岁的年轻人以10亿美元将YouTube卖掉的新闻意识到--“他们和我并没有什么不同”。在他看来,那个时代,如果一个聪明的工程师渴望做点超越工程师本身的事情,接下来是去商学院读MBA,然后毕业后成为一家科技公司的经理。所以,David选择了去芝加哥大学商学院。
在他入学的第一周,苹果刚刚发布iPhone,所有人都在交换电话号码,互相发短信联系。在他手动输入了10个同学联系信息,并一一确认时,他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手机的计算能力那么强大,为什么我们还需要手动输入电话号码才能交换联系信息呢?这也是他想做Bump产品的灵感基础--两个手机碰一碰,即可交换联系方式。
David和他的朋友Andy决定开始这个项目。他们用晚上和周末的空闲时间,花了大约三到四周开发,并发布到App Store。2009年3月底,Bump正式上线。初期没有任何宣传,第一天只有几十个下载,第二天几百个,第三天达到上千的下载量。Bump的成功迅速引起了媒体的关注,随着用户量的增长,应用获得了更多曝光。
在创业初期,三位创始人都是工程师背景,Andy负责写代码,David负责算法和设计,Jake则帮助设计和推广产品。
Part.03
初期收获:让直觉驱动决策
Bump的早期经历让David学到了两个重要的创业理念:
1. 任何人都可以创造出任何东西。尽管没有相关经验,只凭借直觉做出的决策,也能获得成功。
2. 如果你是为自己做产品,完全可以信任自己的直觉。David和Andy的设计和决策并不是基于市场调研或外部意见,而是根据他们自己对产品的需求和体验。
第一步是找到一个困扰你的问题,第二步是去解决它。
Part.04
YC的支持:从小团队到加速成长
为了让父母和学校相信他们是在“做正经事”,David和Andy决定申请Y Combinator(YC)创业孵化器。进入YC后,他们获得了16,667美元的种子资金,David也放弃了商学院,专注创业。在Demo Day展示Bump时,它已迅速在App Store中攀升至第二大热门应用,甚至MC Hammer(美国的嘻哈歌手、舞者和企业家)投资了他们,乔布斯也把Bump放在自己的PPT里。
然而,尽管Bump快速增长,David发现,用户不会持续用它,Bump是一个好玩的应用,但它的持续价值和用户粘性依然是个问题。团队在受到投资者青睐的时候融了太多的钱,却没能回答这个最重要的问题。用David自己的话说,所有今天YC强调创业者不要犯的错误和会踩的坑,他们全都经历了一遍。他将价值、使用频次做了一个象限图,提到一些产品是高价值高频次,一些是高价值低频次,一些是低价值高频次,而创业者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自己的产品处于低价值低频次的象限里——Bump就在这里。
Part.05
二次创业:从Bump到Flock
他们回归朴实的创业方法:与用户对话。当时Bump的投入已经超过1500万美元,David亲自联系前100名用户,发现他们实际是在用它分享照片而不是交换联系方式。起初他不明白用户为什么会这么用,后来发现,更具体的场景是,通常是家庭成员用Bump给另一个家庭成员传照片。他打算开发一个专门用于分享照片的应用。于是做了Flock。
Flock是一个基于位置和社交关系的照片分享应用,它的特色是可以识别用户和哪些朋友一起拍了照片,用户可以把这些照片分享给朋友。David团队投入了大量精力改善Flock,但没有获得用户的长期使用。他也做了用户调研,意识到用户虽然回答说“很喜欢这个应用”,但其实并没有用这个产品,“我觉得让人告诉你一些不那么好听的事实,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David的方法是看数据——这是一段对团队来说很难熬的时间,团队对Flock的期待很高,但结果不尽如人意。团队自己清楚,虽然公司的另一个应用Bump下载量高,但app的商业前景并不清楚。这让他们感到很沮丧,同时也面临着资金枯竭的风险。
“我需要快点找到办法,让我这架创业的飞机不要坠毁。”David说。
Part.06
执着的成果:Google Photos
他回到YC,找Paul Graham咨询,Paul Graham是硅谷著名的创业者、投资人,Y Combinator的联合创始人。他对David 说,“你们应该做的是替代手机上的照片应用,这样大家才会更愿意使用你们的分享功能。”
最开始David觉得这简直不可能。后来想了想,iPhone自带的图片应用本身也不怎么好用,如果做一个更好的手机图片应用,也许有机会呢?
于是,他开始着手设计全新的照片应用。当时公司仅剩4-5个月的现金了。这个照片应用在内部叫做Photo Roll,虽然从没有正式发布,甚至David说只在自己的手机上用,但是他意识到自己确实做了一个分享功能很自然的照片应用。
他去找了很多公司谈,想看看有哪些人会愿意买Bump,并且看好Photo Roll的价值。结果让他又一次意外的是,没有公司看好Bump,却有不少公司觉得Photo Roll很不错。最终,他的公司卖给了Google,Photo Roll的功能结合Google的技术,成为了后来的Google Photos。
收购后也经历了一段漫长的过程。起初双方都同意的想法被搁置,Google希望将功能优先整合进Google当时力推的社交应用Google+,但David不认同,他说自己每天早上完成例行的工作,下午去找工程师、设计师讨论怎么做Google Photos,在这个合作的过程中获得了他们的支持,连这些人也一边做应用一边说,“这是我想要用的图片分享应用”。
事后总结,David说,坚持自己内心想法的动力来自他意识到在做Bump期间,自己错过了很多机会,甚至回想会觉得花了5年时间做了一个最终并没有长期价值的产品。而对比之下,如果Photo Roll可以得到Google能力的加持,Google Photos让他看到这种长期价值,也觉得后者创造的价值,是给30多位在Bump工作的员工的一份回报。因此他非常坚持一定要做好Google Photos,甚至小组负责人因为意见不合让他离开团队,他也没有放弃。他被驱逐了两次,两次他都继续在Google内部寻找支持,最终拿到了“绿灯”,允许他继续做Google Photos。
“走了这么长的路,我学到的是一个人可以冒得风险超过自己的预期和想象。只要你能扛得住,后面一定会看到很大的机会。”David Lieb说。
虽然最初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宣传,但整合Photo Roll之后的Google Photos在短短九个月内迅速发展成了全球增长最快的产品之一。在接下来不到四年的时间里,用户数突破了十亿。
Part.07
人生感悟:不要浪费时间在无意义的事情上
在COVID期间,David突然被诊断出白血病,从深受打击以为自己命不久矣,到逐渐接受现实,再到开始化疗,他度过了一段艰难的日子,意识到人生短暂,不应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于是,他做了一个重要决定——离开Google,加入YC,支持在创业前沿的创始人。他希望将自己在创业过程中获得的经验与教训传递给新一代创业者,帮助他们避开不必要的弯路,并为他们提供真诚的建议——“一些事后回头看,我希望我在创业的时候有人告诉我的建议”。
Linear Bo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