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心光App 插画作为一家关注 AI 应用投资的早期投资机构,我们在 2024 年年初推出了专门针对 AI 应用投资的 Linear Bolt 项目(目前已投资 7 个初创公司),我们非常关注 AI 应用创业的创新、进展,和创业者的想法。因此,我们在线性资本公众号上开设一个栏目「AI 应用 100 问」,我们会邀请 AI 应用创业者——他们有可能是线性资本的被投企业创始人,也有可能是线性资本的朋友们,通过每个项目的创业故事、对行业的思考,来讨论当下 AI 应用的话题和进展。也希望可以给更多关心 AI 应用的朋友们提供一些参考。 第一篇,我们邀请线性资本被投企业「心光」创始人兼 CEO 王禹效来聊一聊为什么会在两年前就做「心光」这个产品,是否感到 AI+记录陪伴这个赛道已经有些拥挤,以及 AI 应用创业者最常遇到的 PMF 等问题。
图|苹果应用商店精选推荐
1. 线性资本:请简单介绍「心光」这个产品王禹效:我们把「心光」叫做生活伴侣,它是我们对于记录生活的全新尝试。「心光」有点像是你的生活搭子,你可以把想法感悟,生活中发生的有趣的事,吃过的美食,电影的观后感等等,全部放在「心光」中,形成你自己的人生之书。在「心光」里,你的 AI 朋友会和你分享生活。我们的用户会把 AI 朋友设置成分享生活的闺蜜,自己的偶像歌星,智慧的人生导师等等角色,陪伴温暖用户的生活。
3. 线性资本:两年前开始做,当时做 AI 应用的开发者多吗?王禹效:当时是 2022 年 5 月开始做这个项目,周围做 AI 应用开发的人还不多。直到 ChatGPT 出来之后是一个里程碑,把 AI 带到了大家的面前。
4. 线性资本:大模型算是给你们做「心光」带来了一个巨大的推动力吗?王禹效:是的。我们一直在等。我指的是我们开始这个项目的时候就知道接下来这会是一个有意思的方向,过程中会经常想的一个问题是「你的产品能力是 GPT 带来的,还是产品本身带来的?」再看 AI 这件事情,它真正发展不会是一年两年。大语言模型出现的这个时间点上,我觉得有几个预判:首先,GPT 是所有知识的集合,书本里全是知识,但是如果不读书,那一本都有没有意义。GPT 等于把所有的书都读了,具备所有的知识。知识需要逻辑,也就来到第二个预判,强逻辑,人需要用自己的逻辑把知识穿起来,知识才会变成有用的东西。第三,有了把知识串联起来的逻辑,就有了智商。第四,有了智商之后才可能有后面说的情商,也就是它能够看到你在某个时刻的感受,以及知道原因,模型变得有情商,我们觉得 GPT-4 是一个比较好的里程碑。想到这四个点之后,我们也会思考,接下来十年,AI 会变成什么?我们两三年前开始想这个问题,觉得大概率是两方面:第一,无论人愿不愿意承认,AI 多少是会比人类聪明的,也就是 Ilya 说的超智能,简单来说就是更智能的东西它会变成一个基础,做得特别不好的模型会被淘汰,因为它没有存在的理由。第二,多模态是另外一个好玩的东西,模型一定是多模态的。对有一些人来说,可能会很痛苦觉得工作会被替代,每一代科技革命都会带来这样的结果,但是也会在很多方面大幅度增强人类的能力。所以我们在做这个产品的时候,就在想有了 ChatGPT 这个东西,我们预计它会有很强的能力,那么接下来我们在做产品的时候应该做什么?有两种方案,第一是套壳,它做什么我们做什么;第二是做一个产品,大模型做不到,但是我们的能力受益于他。我们选了第二个方案,源自我们做这个事情的愿景——最终还是希望把好的东西带给用户,我的合伙人以前在大厂里做算法推荐,算法本身是中立的,今天的大模型也是,但有的人用它来做 deep fake,我们想用它来做一些积极的改变。
图|「心光」产品功能介绍
5. 线性资本:「心光」从刚开始做到现在,有什么发展的重要节点,对应着当时行业发生了什么,你们做了什么?王禹效:技术本身是中性的。我们一直很希望心光能把世界上最好的技术带给用户,让用户体验到技术进步带来的幸福感。比如我们自身在做的多平台的研发完成就是个挺好的发展节点。这和行业无关,是我们基于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在推进。当时确实是花了很多时间来布局研发电脑端,手表端,手机端等等,目的就是为了让自我表达这件事随时都可以进行。AI 行业发展挺快的, 尤其是模型侧,这部分我们在做的就是拥抱变化。比如模型侧语音能力,带入图片识别等。每次大模型侧的提升对我们自身都是重要节点,一直在保持产品的跟进。 6. 线性资本:你们的产品中有什么用户特别喜欢的功能?王禹效:用户非常喜欢的一个功能是「来信」,用户会把它设置成不同的东西,比如设置成五月天,阿信给 ta 来信了会非常开心。我觉得目前有两类产品,第一类是像 Notion,有很多记录的功能,工具属性很强,当然 Notion 的 AI 很聪明,不过它只和你有关,它没有娱乐性。另一产品是像 Character.AI,用来聊天,像游戏一样角色扮演。但是很多用户遇到的痛点是在角色扮演游戏的时候没有办法表达自己,或者说用 Character.AI 真正在表达的是你一会在扮演某一个角色。所以我们想做的是等于把它们结合,自己的记录——丢给 GPT——问它一些问题和它互动,得到一些我想要的关键信息再把它重新存到里面,这个链路在「心光」上是可以自动完成的。自我表达之后,可以深入的和它进行一些对话,结果会自动保存。 7. 线性资本:你有感觉到记录这个方向上的应用越来越多吗?有观点说人的记忆是互联网上没有且大语言模型也无法获取的数据。此外,物理世界也可以收集到互联网上没有的数据,你觉得大家为什么都在往这两个方向上去做?王禹效:的确是感觉这个方向上的产品非常多。我们最开始做的时候没有什么人在看这个方向,这里回到一个问题:这个时代究竟什么是稀缺的?当我们拥有真正超智能的时候,剩下真正稀缺的就是每个人脑子里想的东西,那么它的价值有多大?我觉得不一定是用数量来衡量。每个人脑子里的东西对每一个人最有价值,那么反而倒回来会看到的是个体的价值。在这件事上,如果我们能利用每个人自己的东西,给个体自己提供更多的价值,我觉得这是有意义的。想象十年之后,超智能可能在很多方面都超越人类,把具身智能也考虑进去,这个时候人的优势究竟在哪儿呢,人生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真正对人好玩的还是人生本身的经历。在这段经历里,技术究竟怎么给个体带来幸福感?这是我们这个行业的本质问题。我们给产品起名「心光」,指的是「心里的一束光」,我们相信个体的独特性,希望产品探索的是用自己的数据来反哺自己,把自己变的更好更快乐。
图|「心光」产品功能介绍
8. 线性资本:笔记、陪伴类的产品似乎也有一些更细分的方向上的差异,比如有的应用会偏向心理咨询,有的是陪用户玩,你看到了哪几类,「心光」在这个更具体的方向上的考虑是什么?王禹效:我觉得现在 AI 陪伴目前没有标准答案,我们看到大家都在不同的方向上做尝试。最早 Pi 这样的产品目的是为了训练一个情绪模型,还有一些产品是从人的记忆库的角度去做,有一些是角色扮演,有一些是情绪疏解。「心光」在做的是人生维度上的陪伴,更具体地说这个产品,今天发现用户已经用了一年,两年,还在继续用。人们用这个产品希望能找到朋友,想和偶像对话,想要寻求一些人生的帮助,等等。这种陪伴在时间维度上是更长的。游戏是一种短时间的刺激,「心光」这样的产品比较慢热,但用进去后会发现工具型的价值是有的,随着了解用户越多,能做的事情也就越多。当时 Pi 出来的时候我们特别想知道它会不会有大的成功,不过这类产品,数量很多,也死了不少,但是它就像草一样,长出来一茬,倒下一茬,现在到底谁选对了方向,我觉得还是不太清楚的。 9. 线性资本:那是否可以理解为,你们对产品的具体指向相对来说是模糊化的,这样可以让用户在更广泛意义上的动力上使用它,而不一定是有一个非常具体的需要了才打开「心光」?王禹效:对。不过我这个事情的理解是,用户来的时候,ta 可能有情绪,可能没有,这都正常,ta 来的时候只是想要记录一个事情,一个想法,这个对 ta 来说是灵光一现。我们在 2023 年的时候内建的一套判断系统是用来判断用户这个时候是有想法还是有情绪——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如果有情绪可能需要互动,如果只是想记录,有太多情绪回馈用户会觉得很烦,所以也等于是在设计一套系统,决定用户的这个 AI 朋友到底什么时候参与。 10. 线性资本:这样的应用设置边界感很重要,可能你不做什么比你做什么更重要。王禹效:是的。在「心光」里面,聊天对话是 2024 年 7 月才加进去的。其实大语言模型都做了这么久了,要加一个对话不是能力问题,而是一个选择。今天加的也不是那种真正的对话聊天的系统,只是为了帮助用户把一些之前有的话题往下做延伸。
13. 线性资本:最近 Character.AI 被收购对你有什么触动?你觉得对 AI 类初创公司的发展、退出有什么影响?王禹效:Character.AI 被收购我觉得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挺好的结果,他们的模式确实挺烧钱的,要批量服务很多人,要保证卡的供应才能保证模型质量。我很佩服他们,有自己的原创的想法,最早打磨了这条路,把它给走出来了。市面上产品很多,但是原创的产品并不多,Character.AI 属于少数的定义了这个类别的产品。对「心光」来说,我们还是希望能做一个服务更多用户、为用户带来更多价值把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好的产品,我是想花十年来做的,把它做成一个真正有影响力的产品。 14. 线性资本:对 AI 应用,行业内比较关注的话题就是 killer app 什么时候出现,你觉得呢?你听到的 AI 应用创业者最常讨论的话题是什么?王禹效:我觉得 Killer app 已经出现了好几个:ChatGPT,Character.AI,AI 搜索的产品,国内应该是 Kimi。不过我觉得如果把时间节点对应到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时代,2G 彩信可以发照片发语音,接着是 QQ,国民级产品,再后来是微信,Uber,Airbnb,电商产品,到 5G 的时候出现了抖音等。每一个时代,每年都会出现几个很惊艳的产品。以这个频率看 AI,进程是在加速的。而且 AI 时代我觉得会更加细分,会出现无数个 app,因为每个行业都值得被重新做一遍。很多产品或者新的东西,目前还正处于开始重新做的时间节点上,现在谈回报太早太着急了,一个新的东西出来肯定需要一些时间去了解它究竟是什么。每个时代有它幸福的点。现在这个时代,对于刚出大学想做点什么事情,特别是和 AI 相关的事情的人,是很好的时机,因为这个时代才刚刚开始,可以确定 AI 一定是我们这个时代比较重要的事情。大家今天会担心 AI 是否过热了,我认为会过热的,因为好的坏的大家都会进来看看,在不同方向上尝试,像淘金一样。金子当然永远都是稀缺的,但是进来的人多了,挖到金子的概率会大一点。 15. 线性资本:一些 AI 开发者会说投资人只看不投,而且一些全栈开发者完全可以自己做一个「一人公司」,你为什么会选择融资?王禹效:我之前教创业者做 iOS 开发,包括面试很多人,有个很深刻的感受,不是说一个人不能做一个公司,而是通才真的很少。比如学语言,学中文学久了,人会因为听中文而被「优化」到适应这个语言的表达的方式。另一方面,人也很容易给自己贴标签,「我是学 xx 的所以我只能做」这样的思维很常见。AI 反而是一个通才,它能弥补人的不足。融资这件事,我们的想法还蛮简单的。这个时代,确实有一些产品不融资也可以活得很好,这也没有问题,反而这个时候要投资会双方都比较难受。我之前做过独立产品,知道怎么赚钱,怎么带来收入。我觉得融资主要是从做这个事情的出发点看,我们希望做一个十年的尝试,把握现在的机会看看能不能做好。融资让我们更有底气,活下来这个事情很神奇,就像前面提到的淘金的例子,大家都在淘金子,谁带的水更多,谁挖得久一点。
Linear Bolt Bolt 是线性资本为早期阶段、面向全球市场 AI 应用专门设立的投资项目。它秉持线性投资的理念和哲学,专注在技术驱动带来变革的项目,希望帮助创始人找到实现目标的最短路径,不管是行动速度,还是投资方式,Bolt 的承诺是更轻,更快,更灵活。Bolt 已经在 2024 年上半年投资了 Final Round、心光、Cathoven、Xbuddy、Midreal 等 7 个 AI 应用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