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面之交

情感   教育   2022-10-17 23:31   福建  




                01  半面之交

 

概念:


一般是指只见过一次的旧相识。形容交情很浅。现在可用来形容人的记忆力极强。

 

来源:


据说东汉有一个奇人名叫应奉,他见多识广,最令人啧啧称奇的是他的记忆力好得惊人。


一次应奉到彭城去看望朋友袁贺,不巧当他赶去时,恰好袁贺不在,院门紧闭。应奉听到院内有动静,便上前敲门。原来袁贺家正请匠人造车,那匠人打开门,露出半面脸,看了应奉一眼,答道袁贺出去了就立刻又关上门。应奉得知袁贺不在,只得转身离去。



过了几十年,应奉路遇那位造车匠人,上前与他打招呼,匠人茫然不知在哪里见过这位先生。应奉说:“当年你在袁贺家造车,你只开了半扇门,不记得了吗?造车匠经他提醒,细细回想,确有此事,非常佩服应奉的记忆力。


半面之交的典故就是由此而来的。后来人们就把只见过一面的人称作"半面之交",也作"半面之旧"。




应用:

 

清·张岱《陶庵梦忆·姚简叔画》:" 简叔无半面交,访余,一见如平生欢,遂榻余寓。"

唐·白居易《白氏长庆集·与元九书》:"初应进士时,中朝无丝麻之亲,达官无半面之交。"


                 02  一面之交


概念:

指相逢一面,交情很浅。

应用:

《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公瑾英达,郎心独见.披草求君,定交一面。" 公瑾指周瑜。披草是指未出仕之平民或称邻人常用为咏田园隐居之典。古人结草为衣,本指田夫。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区别:

“一面之交”一般只用在肯定

晋·袁彦伯《三国名人序赞》:"且观世人之相论也,徒以一面之交,定臧否之决。"

“半面之交”经常用在否定句中。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六十二回:我与道友未半面之交,此语从何而来。

 

                03  泛泛之交


 

概念:


交情不深的朋友,形容交情浅薄。 泛泛:一般,平常。



 

应用: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三十八:“朋友交游,固有深浅,若泛然之交,一一要周旋,也不可。”


鲁迅《书信集·致许杰》:“来信收到,径三兄的纪念文,我是应该做的,我们并非泛泛之交。

 

 

               04   莫逆之交


 

概念


指非常要好的朋友。莫逆,没有抵触,感情融洽。


来源:


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子讲到子祀、子兴、子犁、子来四人交谈说:“谁能以无为头脑,以有为脊背,以死为屁股,知道死生存亡为一体就可以成为朋友。”四人相视而笑,觉得莫逆于心,就相互结为好朋友。



应用:

《北史.眭夸传》“少与崔浩为莫逆之交”。


                05  独山鳌头


概念:


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鳌头:宫殿门前台阶上的鳌鱼浮雕,科举进士发榜时状元站此迎榜。科举时代指点状元。




应用:


元·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殿前曾献升平策,独占鳌头第一名。”



                   06  蟾宫折桂



概念:


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蟾宫:月宫。折桂;折断桂花攀折月宫桂花。汉族神话传说中月宫有一只三条腿的蟾蜍,而后人也把蟾宫指月宫。攀折月宫桂花。


来源:


晋武帝泰始年间,吏部尚书崔洪举荐郄诜当左丞相。后来郄诜当雍州刺史,晋武帝问他的自我评价,他说:"我就像月宫里的一段桂枝,昆仑山上的一块宝玉。"用广寒宫中一枝桂、昆仑山上一片玉来形容特别出众的人才,这便是"蟾宫折桂"的出处。蟾宫即月宫。晋武帝大笑并嘉许他。唐代以后,科举制度盛行,蟾宫折桂便用来比喻考中进士。




应用:


《红楼梦》第九回:"彼时黛玉 在窗下对镜理妆,听 宝玉 说上学去,因笑道:'好,这一去,可是要蟾宫折桂了,我不能送你了。'"亦作" 蟾宫扳桂"。

 


END






              

          喜欢请关注,转载请联系,谢谢!

女人有约
想要无可替代,就必须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