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中国传统的24节气之一,在仲春和暮春之交,冬至后的第108天。
它是根据每年的春分点来计算的,春分点每过15天就会有一个节气,清明是在春分后的第一个节气第15天,所以清明的时间在阳历4月4日至6日之间,以5日居多,不是固定在阳历4月5日,也不是以农历来决定的。
01 清明扫墓的起源
最初的清明,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
寒食节是中国古代较早的节日,传说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骊姬的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
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当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臣子介子推走到偏僻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给重耳喝了。
公子重耳知道真相后,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晋文公,他重赏了当初陪伴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
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他打好行装,悄悄带着母亲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躲在山中,就是不肯出来领赏。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于是,大火烧遍绵山,却仍见不到介子推的身影。
火熄灭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经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
晋文公见状,痛哭。装殓时,树洞下发现一血书,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即不能生火,只能吃冷食。
第二年,晋文公率领群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昭告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从此,清明节就成为了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扫墓俗称上坟,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
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02 各地不同的风俗
陕西
兴平县清明,姻亲间以纸钱相赠,且互相拜墓。洛川县清明蒸馍为食,馍四周作鸟蛇之形的装饰。据说介子推上绵山时有鸟蛇保护他,所以以此为纪念。
河北
在河北的上坟烧纸钱讲究“早清明,晚十一(农历鬼节)”。扫墓烧纸在清明前一周就开始了,而清明当天已经很少人去扫墓了。
冀南地区则选择在清明的前一天寒食节扫墓。倾城男女出城踏青、看花、挑菜、簪柳。有谚语,“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
湖南
长沙府清明插柳,称为“记年华”,永州府清明节凌晨汲水,经数月味色不变,用以造酒尤佳。新田县农谚,“清明晴,万物成”。
浙江
嘉兴县清明节吃田螺,俗话说,“清明螺,赛只鹅”。
这天用针挑出螺蛳肉烹食,称为“挑青”。
海盐县清明有龙舟之戏。绍兴人上坟时,要准备一些糖果和饼干,称为“上坟果”,发给住在祖坟附近的儿童。
舟山人到坟墓前祭奠先人,出于对先人的尊重怀念之情,人们皆先剪除杂草,修复陵木,搬土培坟,称之为扫墓。
江西
新建县清明拜扫,例用春饼。
永丰县清明扫墓以前三后七为期。
除例行的牲礼外,还以米粉作果,称为茧果,或压糯米为糕,浇上糖汁,称为“饭果”,犹有寒食之遗风。
广西
横州乡民清明节取柳叶及田螺浸水洗眼睛,据说可使眼睛明亮。
开阳县扫墓时,由值年主祭备酒食以祭。祭毕,亲友就近饮宴,称为“野餐”。
03 清明节的体育活动
清明节的习俗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放风筝、蹴鞠、打马球、插柳等活动。
相传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便锻炼身体。
因此,清明节既有祭扫新坟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
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约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
由于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也算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吧。
荡秋千
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的习俗。
宋代宰相文彦博诗《寒食日过龙门》,“桥边杨柳垂青线,林立秋千挂彩绳”。
秋千,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讳,改之为秋千。
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节人们喜欢的活动。
人们不仅白天放,夜晚也放。
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筝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
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脚去踢球。
这是古代清明节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训练武士。
打马球
这一运动形式是人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
三国曹植《名都篇》中有"连翩击鞠壤"之句。它的主要器械为球和杖。
其中的球仅如拳头大小,是用质量轻而有韧性的木料制成的,中间挖空,外边涂上颜色。一般呈红色或彩绘,与现代马球的白色迥异。
而打马球的棍子叫"球杖"、"鞠杖"。
由于球棍顶端的弯曲部分形如阴历月初的"半弦月",古代诗歌又常用"月杖"或"初月"来形容它。如蔡孚《打球篇》中有"初月飞来画杖头"。
球杖的质地有用木制的,也有用藤制的,外边裹以牛皮。
插柳
清明节有插柳植树的风习,一说是纪念发明各种农业生产工具并曾"尝百草"的神农氏;
另一说是介子推死时所抱的柳树后来复活,晋文公赐名为清明柳,并折柳成圈戴在头上,此习俗后传入民间。
清明节正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
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
谚语有“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的说法,说明清明折柳在旧时是很普遍的习俗。
据说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么插柳戴柳不仅是时尚的装饰,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
清明插柳也可能跟过去寒食节以柳枝乞取新火的的习俗有关。
今天看来,随意折取柳枝是对树木的一种损害,是不宜提倡的。
喜欢请关注,转载请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