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青年科技人才破土发芽,中国科协青托博士生专项报名人数已超6000人,预计支持3000人

文摘   2024-10-12 13:20   江苏  

据10月10日中国科协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透露,自9月发布以来,该专项计划已经吸引了超过6000名在读博士研究生申报,预计支持人数将达到3000人。这一举措不仅体现了中国科协对青年科技人才的高度重视,也为广大青年科技人才提供了宝贵的成长机会。

博士生专项计划是中国科协针对高年级在读博士研究生开展的托举工作,旨在通过全面优化支持对象、内容和机制,帮助更多青年科技人才“破土发芽”。中国科协组织人事部副部长宫飞在发布会上介绍,中国科协在制定该专项计划时,深入调研了国内外各类青年科技人才计划的经验做法,并广泛听取了有关方面的意见建议。在保留原青托工程项目的基础上,中国科协启动了这一专项计划,作为对人才工作深化改革的重要探索。

该专项计划具有三大显著特点。首先,普惠支持,扩大覆盖面。博士生专项计划主要针对30岁以下、理工农医类的二年级以上博士研究生,托举期不超过2年。2024年,该计划将首先在部分高校开展试点工作,支持约3000名博士生;到了2025年,计划覆盖面将进一步扩大,每年滚动支持5000名左右,每年同时在托举期内的博士生将达到1万名。这一举措旨在让学术资源更广泛地惠及有发展潜力的青年科技后备军,特别是那些尚处在职业生涯“破茧期”的青年人才。

其次,整合资源,突出支持学术成长。中国科协所属200多家全国学会为博士生专项计划提供了强大的学术支持。入选者将有机会参加中国科协年会、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等一系列重大活动,并通过加入全国学会会员、担任学术会议和学术期刊兼职、资助发表学术论文等方式,提升科研能力,坚定毕业后继续投身科技事业的信心和决心。这一特点不仅为博士生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资源,也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最后,构建链条,充分发挥科协组织体系作用。博士生专项计划在组织方式上进行了大胆创新,首次将全国学会、省级科协和高校科协纳入同一条工作链条。中国科协负责总体设计、统筹协调、组织实施和资金管理等工作;全国学会负责学术指导和托举服务;省级科协负责协调联络和本地区人才推荐;高校科协则负责人才推荐和日常联系服务工作。这一创新机制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充分发挥了科协组织体系的作用,为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中国科协青年托举博士生专项计划的实施,无疑将为我国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通过普惠支持、整合资源、构建链条等举措,该计划将助力更多青年科技人才破土发芽,成为未来科技领域的栋梁之才。我们期待这一计划能够取得圆满成功,为推动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然而,任何改革都伴随着机遇与挑战。各种青年博士项目的推出,在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引发了关于科研竞争、资源分配、评价体系等多方面的讨论。
竞争加剧与内卷现象:高额资助和荣誉的吸引力,可能使科研领域的竞争更加激烈,资源向少数优势团队集中,加剧“马太效应”。青年博士在追求科研成就的同时,需要保持定力,坚守科研初心,避免陷入无休止的竞争漩涡。
分配公平性的考验:如何确保项目资金公平、公正地分配到每一个符合条件的青年博士手中,是项目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需要建立更加透明、科学的评审机制,避免“特殊对待”和“学阀现象”的发生,确保科研资源的均衡分配。
科研评价体系的革新:项目的实施对现有科研评价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建立更加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系,不仅关注科研成果的数量和影响力,更重视科研过程的质量和创新性,确保资助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学术氛围的塑造:在追求科研成果的同时,要警惕学术浮躁和急功近利的现象。项目应鼓励青年博士潜心研究,追求科学真理,为科研事业的长期发展贡献力量。

免责声明: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END

肥肥科研随笔
分享最新的科研新闻动态,记录科研生活,追踪前沿科研进展,传递实用的研究技巧与心得,以及丰富有趣的科学知识。热切期待并诚挚欢迎大家踊跃投稿,一同分享您的科研见解与感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