帽子、门阀、考核…… 学术研究的“死亡螺旋”

文摘   2024-10-06 10:20   江苏  

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科研人员数量在近年来有了显著的增长,已经接近一千万人。然而,尽管有着如此庞大的人才队伍,我国在基础研究领域却鲜有创新突破。

以人工智能为例,过去十年中,深度学习领域涌现出了大量的经典方法和理论,但遗憾的是,我国本土的研究者在这方面的贡献几乎为零。

尽管论文产出数量众多,甚至与美国相提并论,但在实际的方法创新和基础理论贡献上,我们难以拿出令人信服的成果,显得乏力。

帽子制度

博士毕业后,科研人员便踏上了类似游戏中“打怪升级”的帽子评选之路。从35岁开始到50岁之前,他们需要每隔五年争取不同的“帽子”,并努力获取各种级别的奖项,最终向院士的宝座发起冲击。

这一制度看似为科研人员提供了明确的晋升通道,实则产生了诸多弊端。它迫使科学家每隔几年就要有代表作问世,导致年轻人不得不疯狂跟风和灌水,通过找关系在高级别期刊或会议上发表成果。

同时,每年参评帽子也让年轻人精疲力竭,他们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申报材料的凝练、国内会议的参与和关系维护上。更为严重的是,资源置换、大规模腐败等现象层出不穷,很多帽子和奖项已经沦为明码标价的生意。而那些已经获得“帽子”的人,则要通过后续的评选来“回本”,考量新人的价值,这一过程与科研、创新和基础研究本身背道而驰。

封闭的门阀

超级大帽子、不同等级的帽子以及团队制度交织成了一张庞大的关系网。在这个网络中,科研人员互相刷数据、垄断研究方向,不同关系网之间则进行资源置换、互送项目和帽子。

大团队出来的人数据看似光鲜亮丽,但实际上众多人都在固守方向、抢占资源。这种现象严重抑制了科研创新和自由探索的精神,使得科研生态变得封闭和僵化。

短期的考核

各单位的非升即走短期考核制度看似增加了单位的数据成果,但实际上是饮鸩止渴。这种制度让年轻人过早学会了跟风和灌水,培养了短平快的科研素养。他们为了在短时间内取得成果,不得不放弃对长期、深入的基础研究的追求。这种功利化的科研氛围加速了科研人员的功利化进程,不利于真正有价值的学术研究的开展。

团队制度

现代科研强调团队合作,但现有的团队制度却被异化。团队带头大哥借此脱离科研实际工作,将团队内部变成利益分配和置换的场所。他们忙于打入不同组织、占领位置和山头,以帮助带头人刷数据、搞关系。

科研人员在这种团队事务中忙得筋疲力竭,根本无暇思考问题、进行创新。这使得团队合作失去了原本推动科研进步的意义。

项目分级

我国将项目分成不同级别,并且国家项目与职称、绩效挂钩。这种制度就像放置了一个饵料,引发了内部人员的激烈争夺。为了项目分配,他们不得不进行内耗、内讧,搞平衡、进行各类答辩,写万字本子。这消耗了科研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使得他们难以静下心来做冷板凳式的基础研究。

与欧美不问资金来源的科研环境相比,我国的科研人员在项目申请和考核方面承受了更大的压力。

人才的不流动

各个单位为了不同的帽子花费大量资金,将科研人员用帽子等级锁死,不允许他们跳槽。掌权的“帽子哥”忙于拉人入伙组建大团队以获取更多利益,导致科研看似繁荣实则一潭死水。缺乏自由探索和追求真理的氛围使得科研人员难以发挥真正的创新能力。虽然各单位优势方向在表面上人才帽子众多、奖项丰富、高端论文不少,但实际上却没有任何突破和创新。

对科研人员从事学术研究积极性的影响

在这样的科研制度环境下,科研人员从事学术研究的积极性受到了严重打击。没有人愿意做长线的基础研究,也没有人关注基础科学问题。为真理四处游学的行为在利益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十年坐冷板凳式的基础研究在各种“帽子”的利益诱惑和压力下变得难以实现。这导致我国鲜有真正有价值的研究。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必须深刻反思这些制度问题并进行改革。只有重新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推动基础研究的发展,我们才能在全球科研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这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为科研人员创造一个更加宽松、自由和富有创造力的学术研究环境。

免责声明:本号对所有原创、转载文章陈述与观点均保持中立,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和交流。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更正或删除。












END

肥肥科研随笔
分享最新的科研新闻动态,记录科研生活,追踪前沿科研进展,传递实用的研究技巧与心得,以及丰富有趣的科学知识。热切期待并诚挚欢迎大家踊跃投稿,一同分享您的科研见解与感悟。
 最新文章